卓有成效的管理背后有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共 3583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2-06-20 11:27
之前多次聊到了科学方法(见:王慧文谈,「以科学和技术追求真理」),也聊到了用管理视角看待问题(见:今年,我尝试用“管理思维”看问题)。
那一些管理学泰斗是如何定义管理的呢?他们的管理学思想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科学方法呢?
今天通过泰勒和德鲁克的思想,看看管理背后的科学方法。
美国管理思想家泰勒,发现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有很多精力上的浪费,导致效率低、效果差。
他有一个信念,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
于是他就用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来看一个流程、一个动作,到底哪些是创造价值的,哪些是不创造价值的。
所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就是让我们在工作中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然后放大创造价值的环节。
受此影响最大的是福特,他将这个去掉了一切不创造价值环节的思想变成了流程,进而演变成了流水线,流水线的特点就是标准化。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去掉那些不创造价值、非标准的环节,留下的有价值的环节,一个接一个的串联起来,中间没有浪费,流程就非常清晰,且可复制。
通过这种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环节的流水线,福特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创造了一个福特奇迹,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的奇迹。
这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熊彼特的《社会繁荣的基础》中提到:社会的繁荣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拥有更多的创新者,大家都在想办法创造一种更好的福利和价值。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发现,可以通过完善管理达成社会繁荣、社会平等。
也就是他所倡导的卓有成效的管理。
这种管理思想包含两部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社会的繁荣,首先是技术的创新,然后还要做管理的创新。两者叠加在一起,每个人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了财富之后,就可以与劳动力进行交换,这样所有人都在交换财富,所有人都在创造财富,社会就繁荣了。
关于卓有成效的管理,德鲁克举了一个例子。
在一个图书馆中,里面有10个阅览室,在阅览室中读书的人,有人觉得热,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闷,有人觉得不闷。
所以在阅览室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觉得闷的人把窗户打开了,但那些觉得冷的人会立马把窗户关掉,最开始窗户的开与关隔得时间还比较长,后来频率越来越高,就会导致冲突,甚至怒目相向。
相信这种情况你肯定遇到过,起码在高铁上关于窗帘拉不拉、晒不晒而吵架的,我就见过好几次。
这种情况就需要管理了。
常见的管理方法就是找一个管理员,规定这个地方的窗子只能关不能开,如果想开窗子不允许,请出去。
这种做法可能有效,但这不叫管理。管理是在承认冲突、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寻找一种解决方案。而现在这种解法,其实是绕开了开窗子的问题,没有正面这个需求和问题。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会先看图书馆有多少阅览室,比如说10个,然后会调查有多少人愿意开窗子,有多少人愿意关窗子,比如比例是4:6。
然后就可以将人流导流到这些相关的阅览室了,彼此之间各取所需,不会引发冲突了。
这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思考,什么是管理者?
像流水线的工头,植物园里面的监工都不是德鲁克思想下的管理者,因为他们只会用鞭子。
用鞭子管理不叫管理,管理者应该是发现矛盾,发现冲突,然后进一步发现资源,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提出一种化解冲突,同时让资源效率最大化的解决方案,这才叫管理者。
就像他在《后资本主义社会》里提到的理念:从命令式控制到协调协同,从基于外力的强制到基于内在的信息共享形成的共识,两种不一样的管理中,后者是真正的管理。
那种和稀泥,逃避问题的人都不是管理者,他们要么视问题而不见,或者绕过问题,寻求不必要的冲突。
总结来说,对于知识型工作,真正的管理不是监管、控制,而是创造性的利用资源、利用冲突和差异,而不是消除差异,消除冲突。
当然对于小孩子或不成熟的同学,该管还是要管,该约束还是要约束,该抽鞭子还是要抽鞭子。
很多人认为管理就是要提高效率,但德鲁克认为,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创造一种想要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效率和效果的区别。
效率是过程,效果才是目的。如果过于关注效率,而与最终效果产生差异,则是南辕北辙,有目的的效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所以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效率做一件本不该做的事情。
延伸下来,我们就可以知道,领导者要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做越多正确的事情,他就越来越被视为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随着大家对他的权威性越来越认可,有些人会陷入“塑造自我正确”的定位。就是从“做正确的事”变成了“做正确的人”。进而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确性,甚至会做出一些不正确的事。
比如,有时你会发现企业中建立了很多管理制度,但随着制度越来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就越来越讲究流程,这些东西不叫管理。或者说,表面上是在做管理,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管理的目的。
所以一个领导者或者管理者要经常性的问自己:我在做正确的事,还是在塑造正确的人?
管理者是正确的做事,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
哪怕一个执行者也要在行动前思考,思考这个选择是否在解决正确的事,或者正确的解决问题。比如在对与错之外考虑ROI。
从效率与效果的区别上,你可以发现,真正的管理其实是在管理目标。
公司中经常有非常复杂的机制、制度,或者管理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那公司是否在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不一定。
因为他们有可能已经偏离了管理最根本的主体—目标。
有些团队看上去很忙,其实是他们管理不擅,根本原因是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或者是经常切换目标,就是经常想一出是一出,这就会导致团队陷入管理的混乱中。
所以德鲁克一直在强调,管理的主体不是人,而是目标。
目标是由人定的,一个公司要想做好卓有成效的管理,首先要明确目标。
目标的制定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最开始是确定一个大致的目标,之后在实践中逐渐被修正。
如果发现资源、人力与目标之间差距较大怎么办?
那就调整目标,但前提是你有个目标在那,才可以调整。
如果没有一个根本的目标或者清晰的目标,团队之间就会产生冲突、产生争论、经常打架,那这种问题怎么解呢?
既然管理的目的是将各种差异和冲突协调起来,那协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目标。
就像两个人在吵架,表面看起来很激烈,但深挖下来可能目的层面不一致。
当你明白围绕于目标做管理,就会让原本无序、混沌的事情逐步清晰、和谐。否则就会反过来,走向更大的无序与更大的混沌。
围绕于目标做管理,就类似于以终为始,提前将终局立在那里,后续所有的动作都是服务于这个终局。
通过这个终局也就是目标来管理所有人的工作,结果导向。
目标是抽象的,管理者就是将这个抽象的目标被具象执行的代理人。
所以管理者其实也是执行者,他的一切执行动作都是围绕于目标展开的。
作为管理者,要想达成目标,首先管理的是管理者自己。
就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到的:你想卓有成效的管理团队,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人,一个组织的成功,说到底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比如时间管理、要事优先都是自我管理,管理者通过改变自己,进而影响、改变周围的人,周围的事,通过组织达成目标。
管理者的职责不是直接做事,而是让事情发生,让群众参与。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冲在前面,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因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让事情发生。
如何让事情发生呢?
就是建立一种机制、一种氛围,大家在这个机制、氛围、流程下会自然而然的运行,进而让事情发生。
以曾国藩为例,早期的曾国藩身份是一个监管者,看到什么事情都要评论一番,纠正一番。他特别爱教训别人,以至于他的弟弟们找各种理由不见他。
有一天他意识到了,如果一直这个样子,最后的效果就是人人躲着他,不愿意与他合作,教训别人是成不了事的,所以他决定做出改变。
从此之后,曾国藩变了一个人,从一个监管者、控制者,变成了一个执行者。
因为他意识到指责别人的时候,其实背后是有一个他想要达成的目标的,当你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怨气与怒气就少了。
这也是我比较提倡的目标导向。
我也有过类似的转变,如果我的目标是把事情做完,任何人、任何人的态度我都不会关注,我不会和他们吵架,而是看如何把这个事情做完,如果一个人达不到要求,就换掉,而不是在人的层面做纠结,一切以达成这个目标的结果为前提。
慢慢地曾国藩变得随和、不与人纠缠,他与目标对话,由目标来管理,他自己的ego变小了。
他可以和周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这个生态里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种都可以与他和谐共处。
在这个生态里,所有的小生态都有自己的目标,他不会纠缠细节,而是服务于目标和效果。
真正的领导者都是自我很小,而生态很大。
至此,我们了解了从泰勒到德鲁克的一些管理学思想,以及其背后的科学方法。
了解了管理本身不是人在管理,而是目标在管理。管理者其实是一个执行者、代理人,负责这个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通过自身的管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人,之后才谈得上管理卓有成效的组织,让事情发生而不是自己去做事是管理者在职责。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