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不进则退

雷锋网

共 5303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11-13 08:19


“嗜药成瘾”、战略摇摆、内部不齐心,在健康这件事上,阿里又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作者 | 胡喆

编辑 | 李雨晨

阿里健康于2014年借壳中信21世纪在港股成功上市,上市后4年基本注入了天猫医药馆和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的业务及资产,股价至今涨幅超过50%。

阿里健康具有宏大的使命愿景,但能否实现注定是一场马拉松,现阶段应以电商公司角度审视阿里健康,测算的合理市值在3000-7000亿之间,尚有至少3倍空间。

但这个估值真的合理么?阿里健康的对手会给它从容成长的机会么?

答案显然是不,这是一场不进则退的游戏,如果不迅速扭转局势,阿里健康可能成为下一个本地生活业务——被彻底的调整。

1


从老大变成老二

如果以笔者11月8日查询的市值为准,那么,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在当日的市值分别为1208亿港元、2246亿港元和344亿港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健康在巨头级的互联网医疗赛道上,已经被京东健康超越。

而阿里健康不仅上市早得多,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健康领域唯一的入股公司,一直被视为BAT“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现在,这艘旗舰的航速,显然不尽如人意。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和阿里健康的初心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健康从成立起,就一直没有把做围绕toC的互联网医疗增量作为核心竞争力,而这在当下已经成为巨头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共识。

想当年,阿里巴巴集团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纪有限公司进行总额1.7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收购其54.3%的股份,阿里巴巴集团持股38.1%。同年10月,中信二十一世纪正式更名为“阿里健康”。

阿里看中的,是原中信二十一世纪曾在2006年受原食药监局委托,建设并运维药品电子监管网,该网到2015年下半年基本完成建设。

入股则意味着,独家运营药品电子监管网,成了阿里健康的主营业务,而非医疗等业务,2015年的营收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阿里健康201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电子监管网的收入为2137万港元,而电子监管网以外的收入仅有991.4万港元,且大多来自于利息收入。

但这一做法很快遭到业界的不认可,阿里健康一直重申自己只是电子监管网的技术和运营支持方,电子监管码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一直归政府所有。

但有人指出,阿里健康也是医疗产业链上的“运动员”,怎么能又做“裁判员”?

事情很快发生变化,2016年2月20日,食药监总局发布的一份《关于暂停执行2015年1号公告药品电子监管有关规定的公告》使得争吵暂告平息,阿里健康也宣布,将正在运维的药品电子监管网移交还给国家食药监总局。

阿里健康眼看就要一炮而红,却失去了第一个启动级的核心业务,很快,它的兴趣向卖药聚焦。

2


卖药疑云

在失去药品电子监管业务的2个月后,2016年4月1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独家运营天猫医药保健电商业务。

而到了2016年9月12日,经过香港股东大会投票,阿里健康宣布——将为天猫医药馆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务,协助天猫发展其医药保健电商业务并收取费用。

2017年5月19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股份认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价值38亿港币的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在线业务注入阿里健康。

简单的说,这是把天猫平台上的阿里健康的医药电商业务,注入了以阿里健康大药房为主体的新平台业务模块,后者负责为天猫医药相关业务提供的代运营服务,以及医药O2O服务,重点包括和线下药店合作的送药业务等。

这是典型的集中出口、业务整合,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为了集中优质资源抗击来自京东的压力。

2017年对阿里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其业务模式基本定型,并在几条业务线持续深耕,大致确定了商业模式和营收结构。对内而言,业务线进一步清晰;对外而言,合作进一步拓宽,与医院、药企、药店等建立了良好连接,打通了医疗服务全流程,构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闭环。

同样,2016年,京东正式上线“京东大药房”,成为当时首个开展自营药品零售业务的大型综合类互联网电商平台,重点是“自营”二字。

京东擅长把事情做重的特点,在卖药这件事上,也体现的很充分。

2015年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之后,京东开始投入到药品仓的建设中,2016年4月建成的2万平仓库,全年温度控制在18到20度,湿度控制在45%到65%,24小时的数据与药监局实时联网;2016年6月为解决用户在购药过程中的疑惑,京东大药房上线全国首个COPC标准100%执业药师的服务中心,而到2017年7月广东仓分仓投入运营之后,京东大药房已经实现了北广深核心城市80%订单次日达,在保证药品品质的同时提升了用户购药体验。

简单说,都是卖药,但京东发挥的显然比阿里好,做的也更深更透。

不过,从外部看来,阿里并没有确定阿里健康大药房作为唯一出口,是因为在做“自营”业务上,天猫的组织力和基因显然不如京东。所以,天猫需要用规模来换空间,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天猫医药馆”,也可以在淘宝APP的二级分类里找到“医药”,阿里健康还宣布,联合全球百强知名药企组建“天猫好药联盟”,为消费者提供源头好药,将天猫平台上正品、便捷、优惠,配有专业用药服务的药品,打上“天猫好药”的LOGO标识。凡是带有“天猫好药”标识的药品,消费者均可以放心地购买。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都是卖药,京东是有组织、中心化的卖药,同时也容纳一部分第三方药店;天猫是一部分自营,但更多是吸引线下药店加盟。从经营手法来看并无优劣,但从实效来看,由于京东“自营”沉淀的心智更专业,所以京东在卖处方药上优势更明显,天猫在卖保健品,甚至奶粉、蜂蜜这些泛健康商品上面更有优势。

但是,正是因为京东在医药电商更有实力,使得其赶超阿里健康成为事实,而阿里可视为一家电商公司、也可以视为医药科技公司,如果按照阿里给自己安的概念,未来还可能从产业互联网角度给B端提供智慧医院等解决方案。但就目前来说,看作电商公司似乎是更合理的描述。

但资本对阿里健康的反馈始终比较冷淡,今年5月25日阿里健康发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业绩之后,股价连跌三天,整体跌幅达10.4%,但目前市值已经跌入2000亿港元以内区间。

可能是受阿里系今年一系列负面因素影响,汇丰证券、瑞信等多家投行态度也转为保守,汇丰证券下调了阿里健康2022年及2023年纯利预测,瑞信将阿里健康的目标价由30港元下调10%至27港元。

尽管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实现营收155.18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为6.3亿元,同比增长198.5%,实现扭亏为盈。而在亏损普遍的互联网医疗赛道,能实现扭亏为盈实属不易,但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冷淡还是令人颇感意外。

3


地位尴尬

其实,阿里健康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

阿里健康在去年做了从战略、组织架构到业务逻辑的全面调整。换了CEO;把业务重心从“药”转向“医”,为此还把名字从“阿里健康”改为“医鹿”;去年中期,还发起了近五年来香港证券交易所最大规模的股票增发计划,规模100亿元……一切动作都看上去野心勃勃。

但这是否意味着阿里能反超京东、力压平安,还有待考证。

阿里健康在几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阿里健康的管理层更迭频繁,经过了王磊、沈涤凡、朱顺炎三个阶段。

要按在阿里的地位,王磊远高于后两者,自从2018年4月收购饿了么之后,王磊就成了接管大员,担任饿了么的CEO。随后,饿了么和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王磊继续担任CEO。在阿里内部曾经有说法,认为王磊是代表阿里“本土系”(相对于蒋凡、俞永福的“外来系”而言)最有实力竞争逍遥子下一代的阿里掌门的角色,但随着对本地生活领域的洗牌,王磊显然不再具备这一实力,甚至其在阿里健康的工作成绩也被翻出来,认为是业绩平平,甚至有人认为王磊应该对阿里健康在阿里内部的“三流地位”负责。

沈涤凡在王磊后管过一段时间,但被替换,现在沈涤凡又回阿里健康任2号位,这个安排显然也是业绩不佳“降级一等”式的安排,而现在掌门人朱顺炎是UC时代被永福带来的老人,但显然木有健康领域的经验和系统思考。一些接近朱顺炎的业者告诉雷锋网,认为朱顺炎谈的主要还是基于UC经验的流量思路,对互联网医疗没有系统思考……也有业者表示,朱顺炎带来了自己的旧部到阿里健康,但是与阿里健康的“老人”要有一个不易的磨合过程,调兵遣将之前仍需要扎稳根基。

如果这个观察成立,那阿里健康的领导人和团队结构将继续是困扰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另一个问题,体现在阿里健康在整合内部资源上的不利,这背后甚至有一些高层宫斗的影子。

说个最简单的问题,阿里健康并没有成功的整合阿里内部所有和健康有关的资源。

前面说的天猫好药只是表现,事实上,现在饿了么又启动了联合高德推出“地图找药”服务,近10万家在线药店接入高德。用户在高德地图搜索“买药”,即可查找附近的药店、药品,并可外卖到家。目前已有近300个城市实现24小时送药到家服务。

如果这还可以看做是俞永福的影响力对旧部朱顺炎依然有效,在本地生活服务板块和阿里健康之间建立了一些横向的联系的话,甚至有消息称,饿了么的很多送药业务后台不来自天猫也不来自阿里健康,而是由饿了么自建,所以,现在(药店、药厂)和阿里系对接是比较混乱的,啧有烦言。

其实,阿里和京东在健康业务上是很像的,都是先有一块基石业务(卖药),然后“以药养医”(非原意),逐步建立互联网医疗的资源和服务能力。

但是,京东健康对内部的资源整合是高效的,所以其掌门人辛利军升任京东零售CEO,而在业务上,阿里内部的健康业务很分散,除了阿里健康外,有一部分在阿里云,主要是ai、智慧医疗,尤其是近日有P10/P11级知名专家加入,其医疗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在钉钉也有一部分,但是彼此之间不协同,甚至对外名义上的协同也没有。

比如,今年的服贸展,阿里健康居然没有出现在阿里的展位,而阿里健康是典型的服务型业务;又比如,今年的chima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阿里是阿里云、支付宝、钉钉等三家组团参会,而却独独把阿里健康“落下”……如此种种,说明阿里健康对内的话语权、资源整合能力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力合则强、力分则弱的味道很明显。内部在健康业务上是分散的。

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阿里在构筑真·互联网医疗服务上的态度,远不如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来的认真。有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在构筑互联网+医疗的真正服务能力上比较弱,没有认真打造专家团队,第三方注册医生数量大概是京东健康的一半,阿里的互联网医院更多的是用来做处方药合规,在真·医疗服务上积累薄弱。

实际上,朱顺炎应该是提前预感到了“生存气候”的变化,把业务重心从“药”转向“医”,把名字从“阿里健康”改为“医鹿”,走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路。但是, 在医生人脉资源的积累上,它怎会赶上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对手?敢于砸钱的京东健康,在医生端的投入巨大、平安好医生App的去年末的月活跃用户数为7260万,“补课”还来得及吗?

阿里健康对待互联网医疗业务的管理混乱,也让内部员工频频对外吐槽,我们获取到的一些信息中,有自称担任过阿里健康互联网药师的员工公开发声,内容颇为尖锐,如:“作为最开始进驻的前几批药师,想吐槽几句,阿里健康说的是做健康咨询,其实和药店促销没有区别……我要是按阿里的规定做了,我以前的老师不知道还认不认我这个学生……感觉医药还是要医疗圈的人来搞,纯粹拿天猫的运营来做这个事,要遗臭万年的。”

类似的评论还有不少,其核心意思也大致明确,天猫的药师有销售导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医疗问题,有人甚至说:“到医院大几百看不了的病,到这里一咨询都解决了么?”

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上半年,曾有媒体发文,标题犀利而苦涩——别装互联网医疗了,咱们都是“卖药人。

从2014年算来,互联网医疗走过了七年之痒。10月26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互联网医疗禁止以药养医,禁止AI替代医师接诊,不能突破首诊“红线”等。

监管大锤落下,赖以维持营收和资本市场空间的医药电商被“卡脖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朱顺炎又寄希望于“保险”来促进盈利,这与平安好医生背后的“大树”相比,又有多少胜算?

不难发现,阿里健康的战略仍是模糊的,每一个方向上都有一堵墙,未来朝哪个方向走,朱顺炎本人也没想明白。我们常说,阿里经常在业务上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嗜药成瘾”、思路摇摆、内部不齐心,在健康这件事情上,留给阿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问题是,谁能带领阿里健康走出困境?



END

推荐阅读

互联网巨头的「云」动荡


逃离 AI 赛道的投资人:做局失利、破局无力

道的投资人:做局失利、破局无力







浏览 3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