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主动”撤回,联想配不上科创板?
联想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连续三年徘徊在3%左右。
全文4289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文|孙美娜
编辑|张宇喆
题图|Pexels
1994年元旦,在与华为同台博弈的背景下,联想第一台交换机LEX 5000在河北廊坊开局。背靠中科院强大资源,次年LEX 5000就卖到了国字头单位。由此,联想拿到了电信通讯市场优先入场券。
然而,就在当时的项目负责人罗争为发展技术筹资时,时任联想集团董事长的柳传志一句“你们集资的事不要做了,这事我另有考虑”,将通讯大蛋糕拱手让人。
此后,联想便在“贸工技”的模式下越走越远。
彼时,刚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获得无数关注的联想恐怕不会想到,27年后,自己会在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科创板折戟,成为科创板史上最快撤回上市申请的公司。
10月8日晚,上交所官网“终止审核决定”一栏忽然发出一则公告,由于联想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登陆科创板上市的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而这距离联想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仅过去一个国庆节的时间。2021年1月12日,联想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公告计划登陆科创板,并在9月30日成功通过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10月10日,联想官方回应称:“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度,照顾说明书中的财务信息可能会在申请的审阅过程中过期失效,同时审慎考虑最新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相关情况后,本公司决定撤回中国存托凭证于科创板上市及买卖的申请。”
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次上市撤回为被动行为,或因为联想集团本身的科创“成色”不足,不符有关规定。
受撤回科创板IPO申请的影响,联想股价10月11日一度跌超17%,市值跌破9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46.76亿元),最终跌幅收窄至13.39%。10月12日,联想股价再次延续下跌态势,最终收跌1.31%。
市场看衰,股价大跌,联想集团究竟怎么了?这家近千亿港元市值的企业还有救吗?
研发不足是硬伤
“如果联想在科创板上市,将成为科创板中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最多的企业,甚至超越科创板前几家企业的总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表示。
根据招股书,2018/19财年、2019/20财年、2020/21财年,联想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和120.38亿元。
从研发投入总量来看,联想的确是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挂牌和已申请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但从研发占比来看,联想集团远远低于科创板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比例。
在此前的三个完整财年,联想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仅为2.98%、3.27%和2.92%。而截至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全部331家公司合计研发投入金额为254.03亿元,剔除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
伴随研发投入不足的,还有研发人员占比的不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拥有近10万人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近三成。而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3月31日,联想研发人员为10216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9.48%。
在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中的“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方面,联想已经达标。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联想集团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共2100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超过5项,达到科创板评价标准。
但从专利的具体构成看,联想的专利成色并不好。该公司掌握的专利大多为“非关键性”技术。
在产品系统设计方面,联想将系统小型化、能效设计、散热设计等方向作为研究重点;人机交互设计方面,聚焦触控板、键盘、摄像头、指纹识别等输入技术和音视频输出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关注碳纤维、 复合金属、皮革、可持续性材料等,主要是在产品外观、成本、轻薄化和环保等方面进行创新。
而对于核心部件如处理器及芯片、内存及存储器、显示器及软件等,联想仍然依靠从外部采购,采购费用也是意料之中的高。
在2018/19财年、2019/20财年、2020/21财年,联想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931.87亿元、1872.59亿元及2153.32亿元,占到当期营业收入的56.42%、53.1%及52.31%。
对主要供应商过度依赖的背后,反映出联想集团在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的不足。
重贸易轻技术是联想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也导致了联想研发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基数偏低的问题,即便联想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仍显得杯水车薪。
电脑“攒机商”属性强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包括柳传志在内的11名科技人员创办了联想。1994年,随着微机事业部成立,联想彻底走上了电脑制造和全球分销之路,并一路高歌猛进。
坊间流传这样一段对话:原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还在长江商学院上课时,问过柳传志一个问题,“未来的联想,是想做大还是做强?”柳传志沉思片刻后选择了“还是做大吧”。
历史上,联想的确一直专注于全球化战略。2004年12月18日,联想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这一并购被称为电脑领域“世纪并购”,标志着联想成为一家全球大公司。
2013年第二季度,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生产厂商,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PC行业登顶。2014年10月,联想又宣布完成了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2020年,联想集团PC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4.0%,自2019年以来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IDC调查数据显示,联想PC产品年度销量近十年以来均处于全球前三位置。2020年全年前五大PC厂商分别为联想、惠普、戴尔以及苹果、Acer。
虽然成绩亮眼,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联想的电脑生产和制造业务,也就是电脑组装业务,类同于原料加工业务。其生产流程就是从外面采购原材料,自己组装、贴牌和销售,材料配比不同,生产出来的电脑型号也不同。
由于缺乏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联想仍处于下游生产商位置,议价能力偏弱。而上游核心零件供货商仍掌握着产业链上的话语权,议价能力较强。
从当前的业务分类上看,PC之外,联想也在大力发展移动设备(即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但PC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根据招股书,当前,联想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智能设备业务,2018/19财年、2019/20财年、2020/21财年,智能设备业务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88.20%、89.16%及 89.58%。其中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占比贡献,均超过七成。
而报告期内,移动设备(即手机业务)的收入占比却在逐年下滑,分别为12.66%、10.29%及9.33%。下滑的还有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报告期内,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收入分别为404.15亿元、382.48亿元及429.03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1.80%、10.84%及10.42%。
柳传志在2018年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曾谈到:“贸既给我们积累了资金,也给了我们发展自己的产品提供了经验,所以才有了工和技的发展,贸工技对于联想,是当年一个必经的历史过程。”
可联想早已今非昔比,充足的资金弹药已不能再成为其薄弱科技实力的理由。纵观历史和现在,联想都与科创板的“科技创新”底色有一定的差距。
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
好在联想集团早已开启了科技“自救”行动。
2019年,联想集团提出智能化变革3S战略,从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设施(Smart Infrastructure)、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三个维度发力,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成为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当前,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ISG)与方案服务业务(SSG),共同构成了联想集团三块核心业务板块,而ISG和SSG也基本代表了联想智能化变革的方向。
所谓的ISG业务,主要包括面向云厂商、传统企业用户的数据中心IT设备,例如服务器、存储等。
SSG则是联想在2021年2月全新成立的业务集团,主要涵盖解决方案、设备服务、运维服务等业务,新SSG业务集团的负责人是联想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亚太区总裁黄建恒,足以见得联想对此业务的重视。
2021年4月,在全球线上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表示,将以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导向推动联想的智能化转型,并提出在未来10年,把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成联想新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从过去只是销售数据中心、硬件设备,到如今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帮助客户建设数据中心,更帮助企业进行运维。”在公布2020/21财年全年业绩后,杨元庆对软件和服务业务如此评论。
按照规划,联想本次如若成功回归A股,拟筹集资金100亿元,55%将用于包括“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应用项目”,10%用于产业战略投资项目,35%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联想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抓手,尽管ISG和SSG业务目前对于公司的贡献有限,但我们已经能从联想最近一份财报中,看到上述业务为公司从“制造”向“智造”跃迁做出的贡献。
在截至2021年3月的2021/22财年第一财季,联想ISG业务实现了五年以来最好业绩。该业务报告期内收入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创下收购x86伺服器以来的历史新高;亏损1100万美元,同比收窄了4900万美元。
同样在2021/22财年第一财季,首次在财报中亮相的SSG业务也实现大幅增长。当季,该业务实现营收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2.64亿美元,同比增长51%。
此外,2021/22财年第一财季,联想研发支出同比增长了40%,主要投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5G、智能电脑、智能手机、混合云和绿色数据中心等高利润产品设计。此外,该公司的研发投入还用于其他提升竞争力的服务系统和工具等等。
尾声:积极信号
从“3S战略”开始,联想集团就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加速研发投入的同时积极谋求智能化转型,联想早已开始为科创“成色”补足踏上征程。
近三个财年,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始终处于上涨的趋势。也许,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还不够,科技属性的提升未达预期,但ISG和SSG业务的持续向上还是让人感受到了研发投入提升所带来的积极信号。
9月8日,杨元庆表示,联想集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研发投入翻番至200亿元。在全国工商联于近日发布的“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联想集团也跻身前十。
或许,联想“配得上”科创板的那天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
本文由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