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宏图廖通逵:技术+营销双轮驱动,跨越卫星商业化门槛|商业航天十人谈

共 8178字,需浏览 17分钟

 ·

2023-08-19 20:19

编者按:商业航天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角逐的重要硬科技赛道之一,国家政策、技术、资本以及地方布局都为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带来了持续推力。据泰伯智库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赛道融资总额超过113亿元,较上年增长了85%。泰伯智库预测,2023年将迎来中国商业航天大年,在国家政策、关键技术和应用上均有望实现新突破。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有无数先行者们,努力探索商业航天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他们有情怀、有理想、有专注、有格局……因此,泰伯网决定挑选10位商业航天领域中的优质代表人物——其中有头部企业的领航人,也有诸多极具变革精神的公司掌舵人,更有无数潜心钻研的学者科学家。我们以独家访谈、对话回顾等方式,汇集在“商业航天十人谈”这一专题栏目中。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专题,为行业呈现当下国内商业航天的发展情况,深入探讨产业上中下游市场机遇,挖掘商业航天“量产”潜能。


迈入万物互联时代,空天信息产业成为运用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


这使得空天信息技术能快速融入到地球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去,手机直连卫星成为现实。


自2015年起,中国陆续推出各种政策和计划,扶持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航空科技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链不断完善延伸,迈向高速发展阶段,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商业航天也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航天相关企业3.5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080余家,新增企业增速6.3%。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赛道的融资总额超过113亿元,较上年增长了85%,有近一倍之多。泰伯智库预测,2023或将迎来中国商业航天大年,随着部分企业IPO开启融资规模有望创新高。


在政策、资本、市场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我国商业航天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兴赛道,优秀玩家一路涌现。凭借围绕产业生态发展规律,不断增强上游数据获取能力,加快自身平台云化转型布局,扩大下游行业应用优势,航天宏图抢先交出了亮眼答卷。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航天宏图是首批上市公司之一,被誉为“科创板卫星应用第一股”。近年来,航天宏图在资本市场表现十分优异。

据财报显示,2022年航天宏图全年新签订单总额30.7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4.57亿元,同比增长 67.32%,其中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PIE+行业、云服务三条产品线收入分别为1.90 亿元、21.88 亿元、0.7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2.06%。

细数从去年到今年,航天宏图一系列大动作更是不断引起业界关注。

航天宏图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计建设了“女娲卫星星座”,一期工程包括28颗雷达卫星组成的雷达遥感星座和10颗全色0.5米八谱段以及多光谱2米的光学卫星组成的光学遥感星座。

2023年3月30日,“宏图一号”01组SAR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意味着航天宏图将具备自主可控的卫星数据源。

近日,航天宏图又成功中标一项海外亿元级项目,将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航天宏图“女娲星座”SAR卫星与无人机航测技术,为玻利维亚国家电信和运输监管机构提供全面的频谱管理系统和高精度的地形图。

据悉,该项目是公司中标的第一个国际大型电磁频谱监测系统研制项目,也是“女娲星座”服务的首个国际遥感应用订单,国际化市场拓展取得了标志性进展。

“回顾从2008年公司创立到现在2023年,在这十五年里航天宏图经历了从单机软件到集群软件,从数据生产到服务应用,从纯粹的软件供应商变成了以数据资源要素为核心、以SaaS化服务为基本形态、以下沉型营销网络为布局点,到如今跨过了商业化门槛。”航天宏图总经理廖通逵向泰伯网表示。


基于此,泰伯网就航天宏图的发展、挑战和新机遇与航天宏图总经理廖通逵进行对话。


以下为对话原文整理:



                                                                 

从地面系统到卫星应用全产业链


泰伯网:公司正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当前的业务和产品策略是什么?


廖通逵:公司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产品形态。


第一阶段是2008年到2014年,我们通过研发出PIE平台,使得遥感领域及卫星应用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得到突破解决。


在2008年,国内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型卫星刚开始做地面应用系统,航天宏图参与了地面系统的建设,承担了遥感图像处理工作,这成为PIE1.0版本诞生的契机。实际上这个阶段是国家尝试开展让遥感走进行业应用,从高分专项中提出,从试验型转变成业务型和应用型。在此过程里,我们通过每接触一颗卫星来不断完善PIE版本。


第二阶段是2015到2019年,这个阶段对公司来说是在遥感或者整个卫星应用行业领域里实践和探索。在这四年里,由于国家的高分专项工程和空间基础设施的支持,我们在天基积累了一定的力量,各个行业也开始接纳遥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能参与到整个行业问题的解决之中。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产品的形态更多表现为PIE平台加行业应用插件的模式,开展应急应用,水利应用,土地利用、农业应用等。公司的主营业务订单和收入得到了大规模提升。


第三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现在乃至更往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主要会布局卫星应用产业的全产业链。在大战略意图下,产品形态从软件变成软硬一体。明年预计将有12颗SAR卫星发射上天,届时我们应该是国内拥有SAR卫星最多的企业。从产业链的终端来说,在上市后的三年里加快平台云化转型速度,如今卫星运营端平台PIE-Engine已有20多万用户,通过对下游不同领域提供SaaS级服务,组建成我们的产品形态,即太空之中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两者都具备智能计算的模块。明年上天的SAR卫星具备在轨智能计算的功能,自研的无人机具备从拍摄到识别一体化生成的机改能力,传输链路打通,今年已经成功实现了在业务中的应用。


可以说从产品形态中已经逐步把卫星和无人机从传统的感知工具转化成了天基和空基的“大脑”,加之地面的云服务平台和下游云SaaS级的行业应用,构成一体化的产品体系。

PIE-Engine时空遥感云服务平台


泰伯网:怎么理解目前公司的定位及核心业务策略?


廖通逵:公司业务定位是以自有的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结合营销网络推动业务下沉,目前已经在全国布局了接近200个业务分支,能够覆盖所有的行政区划和单元。包括通过风险普查、数据确权或者下沉式网络建设,不断推动以遥感和北斗在内的SaaS级服务建设。


总结来说,实际上是利用独有的卫星和无人机数据资源构建了我们的护城河,未来肯定也是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来作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


泰伯网:“女娲星座”遥感卫星首发成功的意义是什么?接下来还有哪些动作?


廖通逵:一方面,在资本市场助力下,通过集中发星和建设,实现了“女娲星座”一次性发射10多颗卫星,形成了高时效高分辨率的重访能力,构建SaaS数据获取到应用的整个闭环体系,这是一个核心亮点。


第二方面围绕卫星,更加着重关注人工智能对于无人机和卫星的赋能和应用。原来传统的卫星和无人机仅仅是一个感知元素,通过相关的传感器设备,拍照获取地球环境的目标和目标的物理几何属性,能够实现推演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能够在卫星或者基站上完成智能计算分析,这是下一步要完成的重点。


同时,在现在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的背景下,着重发展天基和空基平台,如何和卫星互联网去打通,如何能够符合整个卫星互联网下一代的技术体制,使得李德仁院士提的“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应用概念早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


实际上我们现在也参与了手机直连卫星这类课题的探讨,使得更好地把我们“科技改变世界,遥感走进生活”的理念贯彻更大。遥感走进生活,首先是要把数据要素推动到生活里去,不管是手机平台还是PAD终端,是需要通过在卫星互联网大的背景下来去开展信息和要素的推动。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面向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背景下研发的测运控软件,包括卫星空间目标的监视,碰撞规避和预警等一系列平台,在国内有关单位取得了商业化的应用。


从地面上来说,进一步深化遥感大模型的应用。现在推出的“天权”遥感大模型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展了全面应用,推动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渗透和发展,这是公司整个核心的构建。最终通过我们自有的观测手段、平台和模型体系,能去复刻孪生整个地球环境,能给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服务。


泰伯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打造竞争壁垒的?


廖通逵: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公司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闭环,目前来说航天宏图应该是为数不多能实现空基和天基平台的研发运营乃至下游规模化场景化的应用;二是通过规模化数据获取能力,加之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解译和提取分析能力,提供给大家更好的智能化服务。


竞争壁垒的打造,一是从产业链闭环的角度考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公司在2019年上市以后,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的大量资金能投入到公司的整体运营中,这是首要保障。


二是对人才的招募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做这件事情的持续性壁垒和保障。


第三个是公司除了技术研发的深抓和推动以外,也非常注重市场营销网点的建设。通过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点,能快速地把最新研制的产品推送给客户,形成商业化闭环,持续为公司创造更好的发展动力。


站在商业航天量产的关口


泰伯网:如何理解中国商业航天当前的发展阶段?


廖通逵:在国内,商业航天这个概念是2015年左右开始提起的。业界普遍认为,2015年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发展到现在初具规模,至少我们现在可以欣喜地看到民营企业不断加入到国家相关重大专项建设中去,我理解这是非常好的进步。航天宏图作为民营企业之一,也承担了从卫星制造到卫星应用不同领域的任务。


但客观来说技术能力提升和进一步磨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最关键的节点和任务就是国内能不能在3~5年里围绕低轨去开展批量化低成本卫星的建设,凭此形成接下来整个相关工作的开展。


泰伯网:是否可以理解为量产是目前这个背景下比较需要突破的点?


廖通逵:可以这么理解。量产在整个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都有这个过程,比如卫星的制造,现在很多企业开展了卫星工厂,其实是为了低成本批量建设,包括很多民营火箭公司,尝试大推力或者可重复返回式的火箭,其实也是为了降低火箭的运输成本。所以大家还是在围绕低成本和批量化去开展工作,整个产业生态处于一个激活和快速转化的阶段,我相信从现在开始的未来3~5年以内,是大家聚焦去做的工作重点。


泰伯网:纵观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阶段,我们距离像Space X这种企业还有多远?


廖通逵:属于未来可期。马斯克在2002年6月成立Space X,通过十多年的迭代直到2018-2019年技术才逐渐成熟,对于国内来说,本身商业航天从起步时间节点上来说就要比Space X要晚一些,国内在2015、 2016年才大规模开展起步。虽然起点比较晚,但是我觉得实际的发展进程应该会更快些。


泰伯网:下游遥感应用爆发将为上游和中游带来什么变化?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兴应用?


廖通逵:下游应用的爆发其实是上下游互动的一个结果。


随着上游卫星建设成本、运载成本不断降低,实际上等于拥有单平方公里数据要素的成本在不断降低,这势必会导致下游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人能尝试去应用遥感数据。


举个例子,我们前不久在某个地段用空基平台做的实验,通过无人机对一个流域和水域进行在汛期来临前的密集监控,然后为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和决策支持。如果卫星成本足够低,那么卫星布设的密度肯定足够密,它的观测频次会由现在的一周一天浓缩到1小时甚至是5-10分钟这个量级,所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大,下游的场景也会更多。


所以不仅会应用到传统的自然资源、应急水利这些政府端应用,还会拓展到智能网联汽车、大智慧城市、金融保险行业、大型工业级企业、一带一路的企业等,个人可能也会大规模应用我们天基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成本的降低才有可能迎来规模化应用的大规模爆发。


泰伯网:回归到商业航天上去,发展商用航天,它最后面向的是市场,中国商用航天的市场前景如何?


廖通逵:我觉得随着下游应用的不断爆发,在3-5年以内,整个商业航空产业一定会达到一个新高度,通过大量应用的涌现,又能反向地为上游提供更好的资金和支持,能够使大家更好的去开展技术创新,去压缩成本,更多人享受到技术成本降低的硕果,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整个产业业态不断向好,收入规模和体量会得到进一步增长。


技术+营销双轮驱动  未来可期


泰伯网:建设航天强国,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廖通逵:我觉得最大的一个迫切和需求,大家还是要脚踏实地,不断去开展科技创新。只有通过这种原始性、集成性的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去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不同区域、场景、环境下去开展服务,才可能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到带来的成果,从而使得产业规模不断的提升。


泰伯网:可以理解为现在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廖通逵:是的,现在也正好到了低成本批量制造建设的关口。


泰伯网:商业航天企业实现商业闭环,靠技术创新、应用创新、还是模式创新?


廖通逵:这几者都得去结合,根据企业所属阶段、规模、形态去决定。


航天宏图是定位为上中下游,所以可能既需要有原始的技术性的创新,比如我们新上的智能计算,也需要有下游的商业模态的改变,加剧渗透云服务。


所以所处企业是什么阶段,需要开展相应的工作。天使轮的企业,可能技术创新的比例会很高;A轮+或者B轮企业需要考虑量产和商业模态的变化;成熟的上市公司,既需要维护护城河,也需要去开展规模化盈利。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单一性的答案,需要融合你当前所在的位置和技术动态来做出最适合你的决策。


泰伯网:未来十年,什么样的商业航天企业能脱颖而出?


廖通逵:一是要有很好的技术性、原始性的创新能力。因为竞争越激烈,成本加剧越大。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低成本优势,也是符合产业经济学的一个规律。


二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的拓展,需要有很强的市场营销和网络端的拓展能力。能不能快速地把先进的产品转化为现金流和利润,再反哺到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技术和营销,是一个双轮驱动的过程。


泰伯网:面向未来,航天宏图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廖通逵:通过打造规模化的星座,结合航天宏图无人机遥感网络能力,形成由天基到空基平台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分析的能力,传导到下游的云服务,能够形成云边端一体化模态。再结合PIE的能力,能够为全球更多的用户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华大北斗终止上市”辅导的真相

《精读》

老车企喊话新势力:看见我们的「高精地图数据联盟」了吗
海外遥感公司的退出 静悄悄
大模型,「看不见」的地信商业革命
特稿 | 狂潮中 一个硅谷极客的「AI饥渴」
特稿 | 元宇宙之惑:大厂撤退,政策力挺

点击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浏览 1216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