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农业投资始于调研,忠于热爱
共 5351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2-07-27 12:54
2022年,中国进入产业发展关键阶段。外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内有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在至暗时刻,能沉下心、扎根于难而正确的事业,不仅需要超越常人的定见,更离不开一份创造价值的情怀。
全文5324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文|亿欧全球
编者按:全球和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行业在过去几年也随之变革。
中国企业正在努力适应新常态,这些常态体现在对海外上市的监管更加严格;国民经济受到了疫情冲击,家庭消费也随之减少;初创企业向价值链上游移动面临更大阻力。投资人也面临相同的境况。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VC/PE 投资者的表现如何?他们认为最棘手的挑战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与此同时,哪些新兴机会领域可以通过他们的“点石成金”,变成下一个摇钱树?从宏观环境来讲,他们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创业环境会有何变化?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中国创业创新的最新动态,是选择继续看多中国?还是也加入唱空行列?
对于这些重大问题,没有人有确切答案。但我们EqualOcean 相信,通过观察VC/PE 投资者的谋划和行动,至少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未来。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开设了一个名为“中国VC访谈”的系列专栏。EqualOcean将走近一线行业从业者,聆听他们对中国VC/PE行业的看法。
以下是本系列的第四篇,由EqualOcean采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之后整理而成。
关于「熊猫资本」和李论
熊猫资本成立于2015年,拥有人民币和美元双币基金,主要关注新消费和AI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早期投资机会,在2019年之后转型农业科技投资。熊猫资本的投资阶段覆盖天使轮到B轮,已投资摩拜单车、美团点评、菜划算、凹凸出行、开云汽车、史河科技、江融信、宠物家、博茂餐饮、费米子等数十个明星创业项目,多个项目已实现成功退出。
李论在风险投资领域有10余年经验,对新零售、消费升级、科技金融、供应链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在专职从事投资前,李论曾有成功的创业经历,所创公司被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收购。
李论在田头。
第一部分
感性地回避风险,不如理性地面对问题
2022年年中,中国VC行业正经历深度洗牌,消费是其中动荡最大的领域之一。许多重仓消费的机构正在转型求变,其中不乏有人把目光投向消费上游的农业领域。即便在这个大背景下,熊猫资本All In农业的决定也不免有些“孤勇者”的气势。
当EqualOcean问及背后考量,李论的一系列回答合乎情理,但又不止于此:“熊猫是从2019年就开始看农业,随着这两年多研究深入,越发觉得农业赛道蕴藏着巨大机会,这是一条又长又宽又没那么‘卷‘的跑道。国家政策和产业资源向农业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因为国际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中国要再向上发展一个水平,农业是最基础的实力,也是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最重要的保障。”李论翻了近十年的中美贸易协定,发现其中偏差最大的领域并不是总被拿出来说事儿的“芯片”,而是农业。
在深度研究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后,李论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数十年间飞速提升的城市化水平为过去大量依附于小地块自种自收的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受到工业化教育的新农业人口在产业转型、城市生活压力提高的背景下,又可以选择回到农村从事科技含量和产业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农业生产和管理。“如果他去操控农业无人机,或者远程监控自动驾驶拖拉机,他还算农民吗?可能就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了。”李论说。
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过去我们都觉得我国农业落后,其实东北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了,新疆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大量中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不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拿着手机在管理生产流程。”
“大家常常会‘想当然‘出很多困难,我们是深入研究后,用事实说话。”比如,作为农业领域的“门外汉”,我们会认为育种是一项时间、投入和结果都不确定的苦差事,但李论解释说,“在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下,许多农作物和牲畜的新品种育种周期是有明确范围的,并非一个‘搏运气’的事儿。”
作为一名投资人,李论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人种田”和“没有人真正会种田”的结构性问题都迎来了重大转机,也为VC和资本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
“但我国的农业自然禀赋……”,EqualOcean提出了萦绕在很多人心头对农业发展和投资最大的顾虑。这个问题李论似乎被问过很多次了,他考虑地十分深入:“自然条件不是我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一国自然禀赋上长出的是对应的成本结构,就比如国外葡萄酒产业七八成靠优质葡萄,而我国白酒业七八成靠酿酒师的工艺。我们不能桎梏在国外的成本结构体系里试图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而要站在中国的自然条件基础上优化出更匹配更高效的成本结构。”
对于中国缺少大农田的掣肘,李论说:“首先,中国的新疆、东北、华北等地都不缺大地块,这是基本面的支撑。其次,美国媒体和影视剧对我们造成了很多片面影响,其实美国大农场背后是220万个家庭农场,平均下来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的集中程度。美国发达的农业体系本质是高度社会化分工。与我国土地结构更相似的日本,从70年代早期开始,经过了一系列土地重新规划也逐步走上了高标准农业发展路线。这种思路是中国可以借鉴的,中国农业正面临社会化的时机。”
总之,李论认为,试图用现存的单一模型笼统地解读整个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势必造成误读。中国很大,各地的问题也不一样,最终中国农业体系很可能会发展为集大成者。
第二部分
单点思维不通,纵深才有突破
3月,农业无人机公司极飞科技宣布完成由高瓴创投投资的超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再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高融资记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两年来,红杉、IDG、软银愿景、百度等头部VC和CVC都在不紧不慢地布局着农业领域。
当EqualOcean和李论聊起VC圈的农业布局,李论认为自己和头部那些还是不一样。“首先他们还是投硬科技的Top down思路,只不过应用场景在农业领域;熊猫的思路是Bottom up,真正‘趴在泥土里’看到农业领域的问题,农业产业到底需要什么。其次他们在农业赛道投的是单点,用熊猫的话来说就是‘孤岛‘。”
基于这两年对产业发展规律和海外成功经验的研究,李论给中国农业开出的“药方”是产业化。过去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划分体系可能已经不适合产业发展现状,农业需要从高度碎片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前向体系来看,中国的农业需要稳定高效的工业化体系和企业化运作;从后端承接来看,农产品的发展终点是数字化、商品化、品牌化。
这在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李论举出了一个数例:在日本,鸡蛋的商品化率在40%以上,而中国只有3~5%。鸡蛋在产地就被预制加工,直接运输到终端渠道,便利店里是即食温泉蛋,家庭烹饪和烘焙企业则需要分别采购蛋黄液、蛋清液;而在中国,鸡蛋的交易链条至少五六环,田头贩子收了鸡蛋,依次转经过一道贩子、行商、新发地、坐商、二批、三批,最后才进入渠道。交易环节多不仅导致效率低下,损耗严重,更重要的是造成农产品商品化无望。
作为投资人如何把握这个发展趋势?李论认为,熊猫资本要投产业链。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李论简单回溯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当年ebay来到中国没有发展起来,因为中国人还没形成信用卡在线支付习惯,也没有DHL等配套设施。后来淘宝能发展壮大,离不开整个支付宝、快递、运营服务商等生态圈的集群效应。
以肉牛产业链为例。从育种开始,需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消费场景进行订单化育种,比如高端牛排品牌需要M3雪花牛,日料餐饮公司需要和牛,预制菜咖喱牛肉需要黄牛等。李论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类比:“只懂育种技术的在互联网公司只能做码农,懂产业链需求的才能做到产品经理。”同时,目前肉牛源头还是主要在贩子,原始粗放,质量评判也是依赖于个人经验,没有一定的标准。
每头牛一天消耗20到25公斤草料,需要有专门做青贮饲料的农企;而令各地乡政府头大的“秸秆”反而是高质量基础牛饲料,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变废为宝”。据李论说,粗饲料的85%是秸秆,而粗饲料又占到牛饲料的5/6,这些资源都可以被整合利用。
包括牛产生的粪便,在过往需要养牛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处理,但熊猫资本投的一家生物废弃料处理公司,为牛场提供回收服务,再通过生物技术把废弃料加工成有机肥。
李论看来,伴随着核心的养牛企业会衍生出六七类上下游服务商,这些服务商随着技术水平和协作能力提升又会逐渐成为中国整个肉牛产业的基础设施,甚至推动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熊猫资本会沿着肉牛赛道的产业链纵深投资。不同于猪肉市场的存量改善,肉牛在中国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巨大增量。根据农业农村部出台的《推动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在过去10年间,牛肉产量年均增长4.92万吨数倍低于牛肉消费量年均增长35.39万吨,而国家又制订了2025年牛肉自给率稳定在85%、牛肉产量稳定在680万吨的高水平目标。随着终端消费价格提升创造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过去小体量散养的模式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再与规模化发展竞争了。
谈到互联网大佬转行养牛的新鲜事,李论觉得,未来中国可能还会有更多成功企业家进场做农业,他们“有钱有资源有认知”,更有希望打造出头部农业企业并带动上下游发展,助推中国农业的产业化转型。
第三部分
一边赚钱,一边实现理想
当EqualOcean问起农业领域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李论认为在肉牛产业,这也是熊猫资本重点布局的支柱之一,其他支柱包括高端猪肉、循环水养鱼、鸡、蛋及蓝莓、树莓、奇异果这样的经济作物;另一块重点布局在科技赋能,比如基因转运,现代农机,草料管理等。
后者可能与其他VC在农业领域的关注点有部分重合,但是李论认为这部分最重要的逻辑不是技术性,而是“形成闭环,从生产、养殖、选种、育种一直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虽然把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和熊猫资本的布局策略都聊明白了,但EqualOcean还是忍不住问道:“已经投的、准备投的企业里,多久能出上市公司?作为VC还是得想清楚回报周期和退出路径吧。”
李论的回答远超预期:“24个月内有两三家被投企业可以做到细分赛道头部,48个月内会有三四家公司递交申请,3年以内大概率会出现成功上市案例。当然,农业领域太大,不同细分赛道的发展速度、上市要求都不一样,很可能核心养牛企业还没上,服务商的规模体量就达标了。”
李论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能是中国经济下一个蓄水池。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可以支撑起至少超百家千亿市值的农业企业,这一未来图景已经相当明晰了。农业是基础产业,熊猫资本参与其中并不是要与国家争利。他更愿意视自己为一个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者,将代管资产投入农业现代化科技化领域,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聊到最近资本和消费者都挺买账的预制菜,李论也已经在农业领域进行了相应布局。“还是我上面说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他说。“育种开始就面向预制菜的需求,土豆炖牛肉要哪种土豆,地三鲜要哪种土豆,都不一样。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终端渠道的具体需求在源头实现精细加工,减少中间环节。比如超市里想要不同分量、粗细度和口感组合的土豆丝,那么我就给他多个SKU的土豆丝预制菜,从成本结构来说可能更便宜。辣椒、西红柿等品类也都是这样。”
“无论如何,从西装革履转到上山下乡还是太苦了吧?”EqualOcean看着李论晒得黢黑的肤色,调侃地问道。“确实就喜欢这个,2019年看了很多新赛道,唯独迷上了农业。”李论是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此番也算是回归初心。
“原先熊猫在消费领域投的挺好,有可迁移性吗?”
“还是一个长期主义吧。那几年消费项目回报周期挺短,但是消费真的要跑出品牌,过程不亚于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品牌不是只靠钱堆出来的,它像一棵种子,得自己一点点顶破土壤长出来,通过一重重考验才能越发茁壮,分销段、供应链、品牌、研发创新都不是短期的事儿。得耐得住,跟现在差不多。”
“团队适应度如何?”
“我现在和一群有热忱有情怀有耐心的人在一起。”李论自己看养牛,团队在看农用机械和循环水养鱼。“我们年轻同事到田间地头去做企业访谈,积极性一点不亚于我。国内这两个领域的项目每一个都看了,全国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应该说在这两个领域,团队的认知不输给全国任何一个投资人。农业领域的创业者也不是没有选择了才做农业,他们都是很优秀的高学历复合背景人才,学农业的、机械的、生物的,都有。”
“未来我们也会有很多5000亩以上的超级牧场。除了养牲畜,会建设的比现在欧洲的大牧场更干净更美,把露营生意也发展起来。”
李论讲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和神情都很有少年感。
EqualOcean在2022年7月推出“全球化100品牌系列专访”;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源自中国的全球化品牌,通过采访它们的核心负责人,输出行业know-how,助力中国企业/品牌全球化征程。感兴趣的企业/品牌/投资人,欢迎发邮件至lena@equalocean.com或扫描下方企微二维码和EqualOcean取得直接联系。
本文由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