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进大厂的年轻人:关于真实的大厂生活,和应该做好的准备
大力哥
共 4725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8-11 09:26
昨天晚上,一位学弟在微信上找到我,希望周末约我做一次求职咨询。他今年即将从澳洲的大学毕业,正在参加校招,想要去大厂做产品经理。
他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话,详细介绍了他之前的每一段实习经历。收到他消息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在5年前的秋天参加校招的场景,那种激动、不安、焦虑和欣喜仿佛刚刚过去不久。我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应届生们为找工作而忙碌,有些人有一份清晰地职业规划,他们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但更多人其实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跳变对他们来说仍然显得很突兀,不管他们为此做了多少准备。看到学弟的一大段消息时,我感觉到自己有必要给他们一些自己的建议,虽然这些建议不见得对每个人都适用,甚至不见得有什么作用,毕竟他们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但我知道,如果回到 5 年前,有一位前辈如果愿意给我分享一些 5 年工作经历沉淀后,对于校招生的一些建议,我会感激不已。真实的大厂生活当我在考虑这个话题时,我觉得首先要让他们知道真实的大厂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与学生生涯相比,工作生涯将长得多,如果你们在奔赴职场之前,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活没有任何概念,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先介绍下我的经历中,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部分。2017 年秋招,我拿到了美团的 offer,并在那一年冬天提前进入到公司实习,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产品经理生涯。2019 年 8 月,我从美团离职,加入创业公司。2022 年初,我又从创业公司跳槽到字节跳动。正因为我在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待过,所以能够抽离出来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大厂里的真实生活。我将它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第一,螺丝钉相信你一定听过很多人说过,在大厂里工作就像一颗螺丝钉。它貌似描述出的是一种个体在系统中的无力感,但我觉得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更全面地理解「螺丝钉」,是理解大厂真实生活的关键。首先,校招生进入大厂后,一定会面临非常精细化的分工。无论面试时面试官给你规划的蓝图多么美妙,在实际工作中,你真正能够独立负责的模块一定是很精细的。因为分工越精细,体系对于个体的依赖就越低,体系的运转就越稳定。然而,很多人入职后还是会有心理上的落差,当他们从名牌大学毕业,从学生时代的光荣身份一下子切换到螺丝钉一般的角色中时,他们对于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其次,如果将个体比作螺丝钉,那大厂就是一台精密的持续运转的机器。这意味着,螺丝钉是会被机器巨大的推力推着往前走的。这些推力有可能是一种外部资源,例如更厉害的前辈,更广泛的人脉,更多的试错机会;但也可能是一种外部压力,例如不由你说了算的项目交付时间,例如不照顾你情绪的冷冰冰的流程和规定。当你们在享受大厂优良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清楚推力有可能变成压力。最后,螺丝钉只是个体在某个体系内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但螺丝钉本身可能也有丰富的状态,有些体系内要求螺丝钉是方形的,其他体系内可能是圆形。我想说的是,螺丝钉是一种存在状态,它只是说明你必须要适应体系运转的规则,但螺丝钉并不是一种定义,并不决定了你就是这样或者那样。我曾经有种感觉,在大厂待久了之后似乎变得不会说话了。在工作中,当我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会再三思考自己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精炼程度,以及是否处于一个合适的场景中。以至于当我回归现实生活后,我有点不习惯口语表达,不知道该怎么随意而舒适地跟生活中的人去沟通。
这是很可怕的,螺丝钉只是我们在工作中的存在,不是对我们完整的定义,千万记住。第二,信心危机我见过的大多数校招生,在进入大厂后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信心危机,表现在对自己做出的成果逐渐失去信心,觉得工作太难了,与刚刚拿到 offer 时的那种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这种「难」是正常的。大厂的很多岗位都是脑力工作者,校招生在岗位上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到,且这些事情是单纯凭借体力劳动所无法解决的。
但是在「难」面前,有些人找方法去解决,但有些人却只能自己消化这种负面情绪,逐渐变得焦虑和敏感。其次,没有必要将眼前的困难,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尤其是过去背景越优秀,就越容易因为自己并不了解的困难而产生自我怀疑。就我的观察来说,真正打击人的困难往往出现在天花板上。例如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如果他的原型图画得不够规范而被批评,在我看来这都不是难事儿,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够得着去解决的问题。但如果要他去从 0 到 1 负责一个大项目,而他之前又从来没有相关经验,那这个就很难了。因为这个问题在天花板上,够不着,即使通宵加班也够不着。但天花板的问题与你的能力基本没有啥关系,一个画图画得再好的初级产品经理,去负责大项目都会经历这样的困难时刻。那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困难呢?是信息。信息是真正的壁垒。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这个初级产品经理获取了项目的背景,了解了市面上相同类型的项目一般是如何展开的,并通过跟高级产品经理的沟通正确消化了这些信息,那我理解困难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既然困难是由于信息壁垒导致的,而与你的能力无关,那你又何必觉得自己不够好呢。第三,流动性大厂生活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流动性」,也许你入职后不久,就会见到周围老员工的离职,如果不幸的话,你还可能经历裁员等。无论如何,你会发现身边不断有新同事,而你也可能会成为别人的新同事。
流动性是大厂的特征,也许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特征。4 年前我第一次面临身边同事的流动时,还会有一些不舍和难过。但 4 年后再来看,流动性教会我的是,学会跟不同类型的同事去相处。在大厂生活里,协作是一大主题。协作意味着沟通,意味着跟其他螺丝钉的相处。我自己信奉的相处之道,是「有原则的兼容」。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原则,比如给他人以尊重,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这个原则上,你得记住人是丰富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你面前都会按照你设想的模式去与你协作。例如,我见过一个年轻人,因为看不惯同组的一个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生活,从而在协作中先入为主地摆上臭脸。我觉得没必要,如果他人的行为没有影响到你,那如何生活就是他人的自由。另一方面,流动性逼得我们要摆脱特定人的依赖。有人跟自己的老板相处得很融洽,忽然有一天老板离职了,空降了一位新领导,他们就容易带着敌对或消极怠工的情绪跟新老板相处。如果你理解了流动性,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正常的。应该如何做好准备通过上面的描述你可以看到,大厂生活有其特有的规则,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规则,但真的很难。而在如何适应大厂生活上,有人选择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最终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老油条;也有人掌握规则,积极主动,最终将大厂经历变成自己的宝贵沉淀。关于如何为大厂生活做好准备,我有三个建议可以给到你。第一,职业精神我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是将自己修炼成代码,只要有明确的输入,就能有明确的输出。明确的输入,是这份工作对你的价值,比如物质回报、成就感、社会认同等等。如果工作给到了你这些,你也应该稳定地产出结果给工作本身。职业精神不是事事超预期,而是给到别人以稳定的预期。当你以螺丝钉的身份存在于体系内的某个节点时,你就应该跟随机器一起稳定的运行。有人说,那样也太压抑了,难道工作中不能有快乐激情和热血么?有,当然可以有。这些能给人正面情绪的感染力会成为你的加分项,但职业精神看重的是,当你不想工作,当你内心压抑,当你和周围环境貌似格格不入时,如何还能给到稳定的交付成果,如何还能不拖后腿。有人还说了,如果我今天身体真的不舒服,如果我今天工作效率就是很低该怎么办?是不是这样的存在本身就不符合职业精神。不,你可以有宕机的时候,你可以有休息的时候,但你应该在休息的同时考虑到如何不影响工作的进展,并真的做到。第二,降低 ego我身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前几天我发现跟我几乎同时入职的一个校招生离职了,全球 TOP20 学校毕业的,我听过他的评审,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都很好。我很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会在这个时间点离职呢。半年的工作经历其实不太会经历真正复杂的项目,但离职后将会以社招的身份参与竞争,老实说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个校招生长期以来比较难融入团队,无论是团队内部沟通还是跨团队沟通,总会有有意无意中透露自己的优越感。当然,我无意在此处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只想借此说明,如果你想要为大厂生活做好准备,降低 ego 是必须的。尤其是过去的光环带来的 ego。高 ego 的年轻人,会觉得「我总是对的」,「别人不按照我的意思来就很傻」,但我前面说过,能力在信息差面前不堪一击,客观上也许你能力很强,但你获得的信息不到位,也许你的理解才是错误的片面的。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让 ego 带着情绪走,你可能很难真正融入团队。另一方面,降低 ego 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自我,陷入自卑带来的消极情绪里,这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信心危机,前面已经聊过。我理解的低 ego,是能够抽离出来看事情的能力。我不再是眼前这个情绪上头的我,当我从我的本身抽离出来,抛弃此刻膨胀的自我去看待客观事物时,我能得出什么结论。「原来我并不总是对的」,「原来是我掌握的信息有限」,「原来是我的判断错误」,意识到这些时,因为你已经抽离出来了,你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冷静地得出结论。如果你抽离不出来,那这些结论会激发你的 ego,从而带着你的情绪一起,拼命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或者所谓的「面子」,哪怕与别人起冲突也在所不惜。第三,寻找热爱终于,我们要讲到热爱了。当我刚刚毕业时,我觉得热爱是及格线,那时候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产品,我总是说因为我热爱这个岗位。而现在,我认为热爱是一种极其极其珍贵的品质。你只需要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不需要背负经济压力,你还会做现在的工作么?这 5 年间,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大部分给我的答案都是,不会。「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去开一间咖啡店」「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继续回学校读书」「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去环球旅行」那些浪漫的美好的终极愿望,与眼前的苟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少人在这样的落差里逐渐变得不再去谈热爱这件事。我不否定在大厂生活里依旧可以找到你热爱的事情,但我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真正有自己热爱的事,并且这件事能够让你摆脱经济压力,那你不应该在大厂。是的,你不应该在大厂。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你对一件事有多热爱,就有可能有多失望,在追求热爱的道路上,你的情绪一定是波动的,你需要巨大的情绪价值来填补希望背后巨大的失落感。大厂不允许这样的波动出现,它也无法给到你所需的情绪价值。为什么呢?还记得我前面说过么,体系对个体的所有要求都指向一个目的:效率。所有对人的工具化和量化,都是为了体系稳定地运行。一旦它需要给你情绪价值,就需要照顾更多人的情绪,那是违反效率优先法则的,跟大厂存在的本质是违背的。最后如果你想要进大厂,希望你了解大厂真实的生活,也希望你为此做好准备。但我真正希望的,是你可以将这段经历变成你人生中真正有用的那一部分,最后摆脱大厂,成为一个独立的精彩的个体。
熵增的社会里,个体本应该丰富而精彩。最后的最后跟学弟的求职咨询预计在明天(8 月 7 日)晚上 8 点进行,我希望改变以往 1 对 1 的形式,尝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相信他的问题背后,是很多校招生的共性问题。旁听名额不限,但参与是要付费的,这样可以筛选出真正想要参与听众。咨询时间预计 1 小时,结束后会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听众在咨询期间禁言,但是在讨论环节可以自由提问。入场费也很便宜,20 元,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如果你有兴趣,欢迎直接联系我。
他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话,详细介绍了他之前的每一段实习经历。收到他消息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在5年前的秋天参加校招的场景,那种激动、不安、焦虑和欣喜仿佛刚刚过去不久。我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应届生们为找工作而忙碌,有些人有一份清晰地职业规划,他们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但更多人其实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跳变对他们来说仍然显得很突兀,不管他们为此做了多少准备。看到学弟的一大段消息时,我感觉到自己有必要给他们一些自己的建议,虽然这些建议不见得对每个人都适用,甚至不见得有什么作用,毕竟他们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但我知道,如果回到 5 年前,有一位前辈如果愿意给我分享一些 5 年工作经历沉淀后,对于校招生的一些建议,我会感激不已。真实的大厂生活当我在考虑这个话题时,我觉得首先要让他们知道真实的大厂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与学生生涯相比,工作生涯将长得多,如果你们在奔赴职场之前,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活没有任何概念,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先介绍下我的经历中,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部分。2017 年秋招,我拿到了美团的 offer,并在那一年冬天提前进入到公司实习,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产品经理生涯。2019 年 8 月,我从美团离职,加入创业公司。2022 年初,我又从创业公司跳槽到字节跳动。正因为我在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待过,所以能够抽离出来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大厂里的真实生活。我将它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第一,螺丝钉相信你一定听过很多人说过,在大厂里工作就像一颗螺丝钉。它貌似描述出的是一种个体在系统中的无力感,但我觉得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更全面地理解「螺丝钉」,是理解大厂真实生活的关键。首先,校招生进入大厂后,一定会面临非常精细化的分工。无论面试时面试官给你规划的蓝图多么美妙,在实际工作中,你真正能够独立负责的模块一定是很精细的。因为分工越精细,体系对于个体的依赖就越低,体系的运转就越稳定。然而,很多人入职后还是会有心理上的落差,当他们从名牌大学毕业,从学生时代的光荣身份一下子切换到螺丝钉一般的角色中时,他们对于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其次,如果将个体比作螺丝钉,那大厂就是一台精密的持续运转的机器。这意味着,螺丝钉是会被机器巨大的推力推着往前走的。这些推力有可能是一种外部资源,例如更厉害的前辈,更广泛的人脉,更多的试错机会;但也可能是一种外部压力,例如不由你说了算的项目交付时间,例如不照顾你情绪的冷冰冰的流程和规定。当你们在享受大厂优良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清楚推力有可能变成压力。最后,螺丝钉只是个体在某个体系内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但螺丝钉本身可能也有丰富的状态,有些体系内要求螺丝钉是方形的,其他体系内可能是圆形。我想说的是,螺丝钉是一种存在状态,它只是说明你必须要适应体系运转的规则,但螺丝钉并不是一种定义,并不决定了你就是这样或者那样。我曾经有种感觉,在大厂待久了之后似乎变得不会说话了。在工作中,当我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会再三思考自己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精炼程度,以及是否处于一个合适的场景中。以至于当我回归现实生活后,我有点不习惯口语表达,不知道该怎么随意而舒适地跟生活中的人去沟通。
这是很可怕的,螺丝钉只是我们在工作中的存在,不是对我们完整的定义,千万记住。第二,信心危机我见过的大多数校招生,在进入大厂后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信心危机,表现在对自己做出的成果逐渐失去信心,觉得工作太难了,与刚刚拿到 offer 时的那种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这种「难」是正常的。大厂的很多岗位都是脑力工作者,校招生在岗位上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到,且这些事情是单纯凭借体力劳动所无法解决的。
但是在「难」面前,有些人找方法去解决,但有些人却只能自己消化这种负面情绪,逐渐变得焦虑和敏感。其次,没有必要将眼前的困难,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尤其是过去背景越优秀,就越容易因为自己并不了解的困难而产生自我怀疑。就我的观察来说,真正打击人的困难往往出现在天花板上。例如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如果他的原型图画得不够规范而被批评,在我看来这都不是难事儿,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够得着去解决的问题。但如果要他去从 0 到 1 负责一个大项目,而他之前又从来没有相关经验,那这个就很难了。因为这个问题在天花板上,够不着,即使通宵加班也够不着。但天花板的问题与你的能力基本没有啥关系,一个画图画得再好的初级产品经理,去负责大项目都会经历这样的困难时刻。那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困难呢?是信息。信息是真正的壁垒。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这个初级产品经理获取了项目的背景,了解了市面上相同类型的项目一般是如何展开的,并通过跟高级产品经理的沟通正确消化了这些信息,那我理解困难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既然困难是由于信息壁垒导致的,而与你的能力无关,那你又何必觉得自己不够好呢。第三,流动性大厂生活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流动性」,也许你入职后不久,就会见到周围老员工的离职,如果不幸的话,你还可能经历裁员等。无论如何,你会发现身边不断有新同事,而你也可能会成为别人的新同事。
流动性是大厂的特征,也许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特征。4 年前我第一次面临身边同事的流动时,还会有一些不舍和难过。但 4 年后再来看,流动性教会我的是,学会跟不同类型的同事去相处。在大厂生活里,协作是一大主题。协作意味着沟通,意味着跟其他螺丝钉的相处。我自己信奉的相处之道,是「有原则的兼容」。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原则,比如给他人以尊重,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这个原则上,你得记住人是丰富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你面前都会按照你设想的模式去与你协作。例如,我见过一个年轻人,因为看不惯同组的一个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生活,从而在协作中先入为主地摆上臭脸。我觉得没必要,如果他人的行为没有影响到你,那如何生活就是他人的自由。另一方面,流动性逼得我们要摆脱特定人的依赖。有人跟自己的老板相处得很融洽,忽然有一天老板离职了,空降了一位新领导,他们就容易带着敌对或消极怠工的情绪跟新老板相处。如果你理解了流动性,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正常的。应该如何做好准备通过上面的描述你可以看到,大厂生活有其特有的规则,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规则,但真的很难。而在如何适应大厂生活上,有人选择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最终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老油条;也有人掌握规则,积极主动,最终将大厂经历变成自己的宝贵沉淀。关于如何为大厂生活做好准备,我有三个建议可以给到你。第一,职业精神我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是将自己修炼成代码,只要有明确的输入,就能有明确的输出。明确的输入,是这份工作对你的价值,比如物质回报、成就感、社会认同等等。如果工作给到了你这些,你也应该稳定地产出结果给工作本身。职业精神不是事事超预期,而是给到别人以稳定的预期。当你以螺丝钉的身份存在于体系内的某个节点时,你就应该跟随机器一起稳定的运行。有人说,那样也太压抑了,难道工作中不能有快乐激情和热血么?有,当然可以有。这些能给人正面情绪的感染力会成为你的加分项,但职业精神看重的是,当你不想工作,当你内心压抑,当你和周围环境貌似格格不入时,如何还能给到稳定的交付成果,如何还能不拖后腿。有人还说了,如果我今天身体真的不舒服,如果我今天工作效率就是很低该怎么办?是不是这样的存在本身就不符合职业精神。不,你可以有宕机的时候,你可以有休息的时候,但你应该在休息的同时考虑到如何不影响工作的进展,并真的做到。第二,降低 ego我身边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前几天我发现跟我几乎同时入职的一个校招生离职了,全球 TOP20 学校毕业的,我听过他的评审,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都很好。我很纳闷,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会在这个时间点离职呢。半年的工作经历其实不太会经历真正复杂的项目,但离职后将会以社招的身份参与竞争,老实说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个校招生长期以来比较难融入团队,无论是团队内部沟通还是跨团队沟通,总会有有意无意中透露自己的优越感。当然,我无意在此处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只想借此说明,如果你想要为大厂生活做好准备,降低 ego 是必须的。尤其是过去的光环带来的 ego。高 ego 的年轻人,会觉得「我总是对的」,「别人不按照我的意思来就很傻」,但我前面说过,能力在信息差面前不堪一击,客观上也许你能力很强,但你获得的信息不到位,也许你的理解才是错误的片面的。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让 ego 带着情绪走,你可能很难真正融入团队。另一方面,降低 ego 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自我,陷入自卑带来的消极情绪里,这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信心危机,前面已经聊过。我理解的低 ego,是能够抽离出来看事情的能力。我不再是眼前这个情绪上头的我,当我从我的本身抽离出来,抛弃此刻膨胀的自我去看待客观事物时,我能得出什么结论。「原来我并不总是对的」,「原来是我掌握的信息有限」,「原来是我的判断错误」,意识到这些时,因为你已经抽离出来了,你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冷静地得出结论。如果你抽离不出来,那这些结论会激发你的 ego,从而带着你的情绪一起,拼命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或者所谓的「面子」,哪怕与别人起冲突也在所不惜。第三,寻找热爱终于,我们要讲到热爱了。当我刚刚毕业时,我觉得热爱是及格线,那时候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产品,我总是说因为我热爱这个岗位。而现在,我认为热爱是一种极其极其珍贵的品质。你只需要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不需要背负经济压力,你还会做现在的工作么?这 5 年间,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大部分给我的答案都是,不会。「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去开一间咖啡店」「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继续回学校读书」「如果我没有经济压力,我想去环球旅行」那些浪漫的美好的终极愿望,与眼前的苟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少人在这样的落差里逐渐变得不再去谈热爱这件事。我不否定在大厂生活里依旧可以找到你热爱的事情,但我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真正有自己热爱的事,并且这件事能够让你摆脱经济压力,那你不应该在大厂。是的,你不应该在大厂。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你对一件事有多热爱,就有可能有多失望,在追求热爱的道路上,你的情绪一定是波动的,你需要巨大的情绪价值来填补希望背后巨大的失落感。大厂不允许这样的波动出现,它也无法给到你所需的情绪价值。为什么呢?还记得我前面说过么,体系对个体的所有要求都指向一个目的:效率。所有对人的工具化和量化,都是为了体系稳定地运行。一旦它需要给你情绪价值,就需要照顾更多人的情绪,那是违反效率优先法则的,跟大厂存在的本质是违背的。最后如果你想要进大厂,希望你了解大厂真实的生活,也希望你为此做好准备。但我真正希望的,是你可以将这段经历变成你人生中真正有用的那一部分,最后摆脱大厂,成为一个独立的精彩的个体。
熵增的社会里,个体本应该丰富而精彩。最后的最后跟学弟的求职咨询预计在明天(8 月 7 日)晚上 8 点进行,我希望改变以往 1 对 1 的形式,尝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相信他的问题背后,是很多校招生的共性问题。旁听名额不限,但参与是要付费的,这样可以筛选出真正想要参与听众。咨询时间预计 1 小时,结束后会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听众在咨询期间禁言,但是在讨论环节可以自由提问。入场费也很便宜,20 元,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如果你有兴趣,欢迎直接联系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