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产品思维开一家餐饮店?

共 5159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8-02 15:12

最近看到两个案例,一个案例说自己通过产品思维把地推的转化率从之前的3%提升到了20%,另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产品经理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投放的数据稳定提升了100%。


这两个案例都引起了我一些思考,通过怎样的产品思维方式能够做到这些,以及什么是产品思维。


我当时竟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什么是产品思维这个问题,就挺尴尬的。


后来我觉得想差不多了就写了这篇文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什么是产品思维,一部分是如何用产品思维开一家餐饮店。


什么是产品思维


由于我一时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就去找几个人聊了一下,看看产品老司机们对产品思维的看法,我得到这么一些反馈。


某厂产品负责人说:将需求简单快速“完美“的实现,去满足需求群体。完美这个词我没斟酌好,但是没找到好的词。


某厂资深产品如是说:这个问题好宽泛啊,到时候见面详细聊下。


某厂产品总监说:能从一系列包含各种噪音的信息里洞穿真需求,需要有思考和理解力,并且能快速落地。


我找某厂数据分析师也聊了下,看看其他岗位眼中厉害的产品经理是怎样的,我提炼了下老铁的观点:

  • 用户思维+商业化思维+本质思维+大局观,知道自己想解决什么用户的什么问题,知道产品的运作模式,能够找到未来的方向和产品的商业化方式,有逻辑思考能力,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有大局观。


聊了一圈之后,我看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达成什么共识,就去网上翻了几篇文章,感觉都没找到想要的答案。


后来我又去翻了下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里面有这么一段:

我会用5大模块一共25讲,教你怎么看到用户、倾听用户、判断用户,怎么能够与用户建立连接,并且在用户的交互反馈中去迭代和优化。


最后在群里看到飞哥(刘飞)和少楠的一个探讨,也去听了下播客,他们交流的产品思维是:

首先,肯定是能解决问题;

供给侧:标准化、规模化供给的能力、成本意识

需求侧:用户思维,产品定义,价值交付。


可以看到不同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挺大差异的,于是我就尝试着从产品人特有的一些思考和做事习惯去给出了自己的一个定义:


产品思维是一套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体系,能够从用户和需求出发,给出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先利用MVP验证猜想,然后基于数据和用户反馈进行快速迭代。


一个同事说我这个定义有点冗余,我说哈哈,能力有限,只能先提炼成这个样子了,以后再迭代吧。毕竟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都有30多讲,飞哥也专门写了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自己对目前这个定义还算满意,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 第一是这个定义体现了一些产品的重点思考方式,比如用户思维、产品化思维、MVP思维、迭代思维;

  • 第二是这个定义可以指导我进行一些实践。


先来详细看看上面那个产品思维的定义,然后再来看个案例,它里面有这么几个关键点,从用户和需求出发、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MVP验证、快速迭代。


从用户和需求出发


用户和需求是产品的起点,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忘了这一点,这也是很多项目和功能失败的原因。


根据2015年CB insights总结的146家初创企业失败的20大原因,高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没有市场需求(42%)、没钱了(29%)、团队不合适(23%)


可以说再怎么强调用户视角和需求导向也不为过,产品的核心是要解决用户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用户、场景、要解决的问题,不要主观臆测,以及从战略倒推用户需求。


美团外卖刚上线的时候,第一个商圈做的很成功,后面第2个、第3个商圈的时候大家干的很勤奋,起很早发传单,晚上复盘到凌晨1点,但是那几个商圈都不如第一个商圈做得好。


后来他们做了一些策略的调整,先去商圈,看哪些商户有外卖送餐车,看哪家商户往外送外卖送的多,先把这批商家都搬上来,然后再慢慢的把不太会做外卖生意的商户搬上来,教他们向商圈受欢迎的商户学习。


这其实就是从最开始的我要做哪些商家转变成用户想要哪些商家,用户其实已经用脚投好票了。


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差异化和产品解决方案。

  • 差异化,就是你提供的产品价值是什么,和别人的产品相比,差异点是什么,为什么用你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

  • 产品解决方案,就是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规模化。


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不用说了,就是你独特的产品价值是什么,这决定了模式能不能成立。


产品的解决方案就是能不能用规则、机制、产品功能来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不停的堆人来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标准化,标准的事情自动化。


比如我们之前项目上线的时候小伙伴需要自己去找各个人去配置东西,比较繁琐,也比较容易出错,后来我们整理了下整个流程,把能自动化的自动化了,不能自动化的通过上线流程+上线清单来处理。


我个人理解产品化解决方案的重点是系统思考和重点思考,先系统的考虑解决方案的所有要素,然后找到方案中的关键点,围绕着关键点再来做后续的动作。


MVP验证


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但需求本身可能就不存在,解决方案也未必有效,这部分就是为了验证需求和方案的。


MVP的关键点在于找到最核心,风险最高的关键假设,利用最低的成本,验证可行性。


假如你家里有很多书一直在闲置着,某天你灵光一闪,来做个二手书交易平台吧,我把书放上去卖,然后也能较低价格买别人的书,完美,就这么干了吧。


然后你会怎么做?立马搭团队,筹资金,投3-6个月的开发期,50-100万的成本来做个App么?有没有其他成本更低,周期更短的验证方式?


多抓鱼的创始人是这么说的,我们有下面这些问题需要验证:

  • 真的会有卖书给我们吗?

  • 流程对卖家是否足够方便?

  • 收到的书品相、内容质量怎么样?

  • 收上来都卖的出去吗?

  • 多大规模的存量才能开始顺畅流通?

  • 多少钱收多少钱卖合适?能挣钱吗?


于是他们通过微信群+Excel表格人工统计的方式来进行了想法验证。


这其实就是MVP验证,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验证模式的可行性。


快速迭代


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互联网产品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迭代速度快,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反馈,不断的改进产品。


上线只是开始,哪怕刚开始产品不是很完善,只要需求找对了,解决方案真的有效,也能一步步迭代完善。


如何用产品思维开店


有小伙伴肯定会问了,你叨叨了那么久,到底这定义有啥用,我们就来看下,如何用产品思维来指导行动。


先说一下我认为正确的思考逻辑是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如何做,如何做好。


前面两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这里就假定前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要做,能做,在此基础上再来看怎么做。


我们说了产品思维的核心是用户和需求导向、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MVP验证、快速迭代,那我们来分别看下在开店这件事上怎么处理。


从用户和需求出发


首先需要回答的是我们想服务的是什么人群,解决的是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


是做什么年龄区间的人群,要做什么服务,是正常的一日三餐,团体聚会,还是功能保健型的?


为了简化后续的东西,暂定目标人群是写字楼打工人群体,主要是解决午餐问题。


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这部分打工人的需求,我们交付的产品核心价值是什么?和其他店相比,差异点在哪里?


餐厅的核心价值是让用户吃饭,这里面的核心流程是:

  • 知道餐馆》想去餐馆》到达店里》入座》点菜》等待上菜》就餐》结账》离开。


那与之匹配的供给流程是:

  • 怎么让用户知道餐馆,怎么让用户想去餐厅吃饭,怎么让用户能一眼就看到餐馆?

  • 到了之后怎么引导用户入座?

  • 入座后,点菜怎么点,有哪些主推的,怎么减少用户的决策成本,怎么提高转化率?

  • 怎么提升后厨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 怎么让用户在好的就餐体验的前提下,减少就餐时间?

  • 用户离开的时候,怎么能给用户创造点惊喜?


主流程跑通之后,就是用户的流量留存付费和推荐路径了。我们需要回答好下面这些问题:


1.流量主要从哪来,线上还是线下?

  • 假定流量主要来源于线上的话,在哪些渠道投放,是不是可以可以把店面大厅缩减,减少租金成本,然后降低餐品价格?

  • 假定流量来源主要来源于线下的话,选择哪个地段,翻台率能做到多少?


2.有没有什么手段吸引用户进行付费转化?

  • 每日特价、优惠券、免单?


3.有没有什么方式让用户持续来吃?

  • 连续打卡给奖励?积分、储值卡、会员的形式?


4.有没有什么方式让用户主动推荐给同事?

  • 穿汉服半价?晒朋友圈抽专属周边?


上面这些关键环节,从产品的角度来考虑,都会有一些提升的策略,上面那些是写作过程中随便瞎写的。


对于这样一家餐饮店而言,能覆盖的人群就是周围3-5KM的固定人群,所以复购是非常重要的点,在此基础上是怎么提升运营效率和客单价,如果是为了连锁的话,还需要重点关注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能力。


然而上面这些其实都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测,用户买单不买单其实并不知道,我们需要先验证核心猜想。


MVP验证


我们可以直接找个写字楼商圈,砸个几十万、花半年时间去开一家店看看,也可以花个几百上千块钱,用1-2周时间看看猜想。

我们可以把整体问题拆解成这么几个假设:
  • 有需求么?

  • 解决方案有效么?

  • 能赚钱么?


第一个问题是为了看用户是否有需求,目前是否被很好的满足了。可以蹲点找个办公楼商圈,看看周围的餐饮环境,竞争对手情况,也可以直接找一些周围的人问问,看看平常吃什么,对现状的满意程度。

第二个问题是为了看我们定义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直接开店?不不,成本太高了。有没有其他可行的手段:
  • 比如先假装在装修,然后发传单引导大家进群,群里发出来真实的餐单看看大家的反应?

  • 比如能不能不开店,找便利店做一些合作推广,先把东西放在便利店,看卖的怎么样?

  • 比如能不能提供想办法提供一些试吃的机会,看看大家的反馈?


千万别花了重金装修完之后,发现周围的人群对这个东西不感冒,这就很尴尬了。

第三个问题更尴尬,千万别兢兢业业做了一年,最后一算账发现这里的流量根本养不活这么一家店。

对于餐饮店而言,核心是利润。

利润

  • =收入-成本

  • =(线上总收入+线下总收入)-(租金成本+员工成本+材料成本+水电开支+其他费用)

  • =(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门店流量*进店率*转化率*客单价)-(租金成本+员工成本+材料成本+水电开支+其他费用)


后面那些成本,可以通过调研得出来,也就是说你大概能知道你一个月的成本是多少。


由成本、你的客单价可以倒推出来为了达到盈亏平衡点,你需要每天做到多少单,然后再看前面的流量、转化率能否支撑你做到这么多单。


算上前期的装修费用,大概能推出来你的盈亏平衡点在多少,投入之后,大概多久能回本。


经过这些测算之后,你可能就对要不要开这家店,能不能支撑这家店,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快速迭代


假定最后验证下来,测算下来,觉得还是靠谱的话,就可以赶紧去做了。


一方面本着MVP的原则,只做核心的、最关键的部分,另一方面不断修正上面业务公式中的各个指标,调整实际指标和预期指标之间的差异,然后基于用户反馈和数据指标来进行迭代。


有的小伙伴有疑问了,假定我都这么做了,就能开好一家店么?


肯定是不能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有2点是可以确定的:

  • 整体的成功率会提高;

  • 试错的成本,试错的周期会降低。


One More Thing


很久之前,我就隐约感觉产品能力是一种底层能力,但我还不具备把它迁移到其他领域的能力。


最近稍微有点悟了,用户和需求导向、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MVP思维、快速迭代其实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比如你收到一个任务是做一个汇报PPT,那你可以先思考清楚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需要交付的东西是什么,先拟定一个大纲找对方确认下,然后再进行迭代和细化,而不是花一个礼拜做了个很精美的PPT,然后对方说这不是Ta想要的。


比如你想自己创业了,用户和需求想清楚了么,解决方案想清楚了么,能不能在不动用开发资源的情况下验证你的想法?


每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产品思维也是一样,比如互联网很重要的方式是快速迭代,而有的产品是很难进行迭代或者周期很长不适合迭代,比如汽车、智能硬件,我们也需要注意产品思维的适用边界。


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大多是一种回报后置的逻辑,用产品为载体,先创造用户价值,然后交换商业价值。


个体也是,我们为公司创造自己的价值,作为回报,公司付给我们薪酬,我们自己就是一款持续迭代的产品。


有空的时候也反思下各个合作方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创造什么差异化的价值,怎么能降低自己试错的成本,怎么能持续进行迭代。


愿你向这个世界交付你的价值,并且获得回报。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如果觉得文章引发了你的思考,或者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产品学习|交流分享

公众号ID:产品经理从0到1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浏览 5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