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熟悉公司的业务?(二)
共 4804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6-10 09:37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快速熟悉公司业务的,后来想了想,其实适用场景不局限于熟悉业务,分析别人的业务,自己做业务,都可以从这些维度来进行思考。
文章比较长,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外部环境的,下篇主要是关于内部环境的,主要是以下一些部分:
外部:看环境、看市场、看时机、看行业、看竞争;
内部:看业务、看产品、看用户、看团队、看文化。
上篇文章主要是环境、市场、时间、行业和竞争相关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之前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是下半部分,主要是业务、产品、用户、团队和文化相关的东西,这些只是基于我目前理解的一些东西,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后续会持续进行迭代。
下面开始我们的正文部分。
看业务
主要是业务相关的一些分析和判断,具体来说有业务类型和阶段、业务模型、业务特点、业务本质以及业务目标,我们来分别看下。
业务类型和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当前的业务是怎样的,是全新的,还是非全新的?业务解决方案是比较明确的,还是不太明确的?
比如10年前你说我们公司做个外卖业务吧,在那个时候,这属于全新的业务,市面上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现在的时间点上再说我们做个外卖业务吧,那需要评估的就是在当前美团、饿了么之下,还能不能有这样一个业务的空间。
业务解决方案是否明确,就是明确当前处在的竞争局面是怎样的,是拼资源、拼效率还是拼创新、拼差异化。比如电商一直是围绕着多快好省这几个关键字来做,而社交、社区都是一直在摸索新的解法、新的形式。
不同的业务能够覆盖的用户类型、用户量级是不同的,我们需要知道当前的业务是哪种,是DAU型还是营收型。
有的业务能做到大体量DAU,但单用户价值不高,典型的比如趣头条,有的业务DAU不高,但单用户价值很高,典型的比如直播、氪金游戏。两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毕竟最终看的是用户量*单用户价值这个总数。
业务阶段就是我们经常说的S型曲线,业务当前是处于什么阶段,是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这是大前提,决定了后续很多的动作。
业务模型
业务特点
不同业务之间差异可能会很大,比如A业务可能适合做会员,B业务可能就不能做会员,很多东西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特点来看。
我尝试着从业务本身、用户和供给关系这几个维度总结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我们来分别看下。
从业务本身来看,业务本身标准化程度、紧急程度,决定了不同业务的特点。
以打车为例,这是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务,用户需要的是打车服务,哪个司机来做这件事,相对没那么重要。剪头发则是一个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业务,没什么特殊情况,用户是不会轻易更换自己的Tony老师。
在这样的业务特点下,打车平台帮用户就近分配司机这种机制是可行的,而帮用户分配美发师的机制就是不合理的。
同样,打车服务的用户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大多数场景下用户是立马需要用到车,所以应答时间、接到乘客的时间很重要,而美容美发的时效性相对没那么高。
另外是业务本身有没有规模效应、有没有网络效应、有没有周期性的规律(高峰与低谷、淡旺季等)、受监管的约束程度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分析。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就是需求是否大众、频次如何,这些会影响到用户的决策成本、决策周期,也会影响到客单价和用户的生命周期。
以外卖为例,这是个大众、高频的业务,用户决定买A还是买B很可能就是看谁先到,以及有没有补贴。对于买房、买车这种决策成本比较高、决策周期比较长的业务,则需要一步步的建立信任,最终才能提高转化机率。
在低客单价和高客单价的业务下,用户的价格敏感度可能是不同的,这决定了不同的运营补贴和推广宣传策略。
一次性的业务和需要用户持续交易的业务所采取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为了提高成交转化率以及客单价,后者主要是为了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以及提升整体的LTV。
最后是供求关系,当前的业务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在不同的供求关系下,业务重点是不一样的。
以二手车、二手房为例,用户体验做的再好,用户在你这买不到想要的车、买不到好地段的房子,最终这个业务还是运转不起来。
业务本质
业务目标
看产品
主要是产品分析相关的部分,帮助我们了解产品的全貌以及产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现在:产品现状和模型
总营收=品类A营收+品类B营收+...
品类A营收=用户数*付费转化率*客单价
...
营收=DAU*人均浏览条数*广告加载率*计价方式(CPM、CPC、CPS等)
过去:迭代路径
未来:产品规划
了解现状、历史之后,接下来就是产品要往哪里走,短中期的目标是什么,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以及有没有Roadmap,和明确的里程碑事件、时间表这些。
看用户
这部分其实就是了解我们的用户群,毕竟用户才是我们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再怎么强调重要性也不为过,龙哥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那次演讲里花了很多篇幅在讲用户和需求,粗略估计可能有一半以上的篇幅。
看用户主要就是看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在哪,有什么偏好,是怎么用我们产品的,是怎么说的,从而降低我们闭门造车,以及YY需求的风险。
了解我们的用户是谁,有条件的可以看看用户画像,用户分层特征,做做用户调研、或者当面的用户访谈,没条件的可以和产品里的用户多聊聊天,翻翻Ta们的空间、朋友圈,多了解、多感受这样一群人。
看用户怎么做的可以看看用户在产品内的一些行为,比如用户的搜索关键词、一些行为日志、一些核心漏斗上的数据转化情况、一些流失点等等。
看用户怎么说的可以在各个地方找到产品的用户,然后看各种反馈,比如内部的核心用户群、种子用户群、App内的用户反馈、客服反馈等等,以及外部的应用市场、知乎、微博、贴吧等等。
看用户的核心是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用户的想法,认真的听用户说,但不要直接照做。
首先用户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用户可能有意无意的在撒谎,而且用户给出的可能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或者需求本身。
就比如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们会先告诉医生我们哪里不舒服,而不是直接告诉医生,你给我拿个XXX药吧,我吃那个就行。
医生会基于问我们的一些问答信息,以及我们身体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来得出来自己的结论,然后再决定给我们拿什么药。
了解用户的过程也是一样,所有的手段都只是帮我们更好的了解用户的想法,要不要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需要我们自己来分析判断。
用户需求只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抽象归纳的过程。不仅要考虑用户怎么说,怎么做,还需要考虑这背后的目的、原因,心理诉求,甚至是人性层面的需求。
本来这篇文章打算把业务、产品、用户和团队、文化写完的,写着写着发现都这么长了,那团队和文化就后续单独开一篇好了,很多时候事能不能成,人这个要素占据的比重也很高。
简单的总结下本文,主要包括看业务、看产品、看用户这几部分:
看业务:基于业务类型和阶段、业务模型和业务特点来深入理解业务本质,进而明确业务的关键点,业务目标;
看产品:了解产品在整个业务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确产品是解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怎么运作的,有什么价值(产品架构和运营体系),然后把产品抽象成一个数据模型;
看用户:明确我们需要服务的是怎样的一群人,Ta们有什么特点,具体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如果觉得文章引发了你的思考,或者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产品学习|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