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内视频曝光,智能汽车隐私安全再起争议

Cocoa开发者社区

共 244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4-09 07:24

对于自带“黑红体质”的特斯拉来说,因为负面信息登上热搜早已是家常便饭。4月7日,特斯拉再度冲上热搜,原因是据海外媒体报道,黑客为查看特斯拉车内摄像头的监控效果,将车内摄像头的拍摄画面提取了出来,并上传至社交媒体上。

从公布的视频来看,车内摄像头能够清晰地看到车内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动作、姿态以及面部表情,不过由于后视镜壳体阻挡了一部分摄像头的视角,操作细节无法被记录到,后车窗的画面同样不能被记录到。

可即便如此,就已经掀起轩然大波。纵然特斯拉官方很快对此作出回应称:驾驶室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是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特斯拉配备了全球领先安全等级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隐私保护。

但结合上个月特斯拉CEO马斯卡在推特上发表的“车内摄像头可监测车主驾驶注意力”等言论,网友针对特斯拉是否会通过车内摄像头监控驾驶员的问题,再一次将智能汽车的隐私安全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因为隐私安全的问题被推到台前,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就有人对智能汽车的安全提出质疑。目前,包含特斯拉在内,几乎所有的汽车要想实现智能化,就无法避免要实现高速联网、道路感知、车路协同、车机互联、人机互动和电子导航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除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功能性和便利性以外,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它的数据泄露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柄“双刃剑”。

就以这次的主角特斯拉为例,除了车内的摄像头以外,在硬件方面,特斯拉的车型为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就配备了前置、侧方和车尾摄像头,视野范围达到了360度。这些高精度雷达和摄像头除了为特斯拉的车型带来强大的驾驶辅助功能以外,也让车主的位置信息泄露风险变得更大。

软件上,同样是为了自动驾驶服务,特斯拉为了可以进行精确的自动驾驶分析决策,就必须要为车辆配备高精度的地图定位和视觉路况等。据目前的已知情况,特斯拉共可以采集到覆盖车主个信息、车辆环境信息、车辆行驶信息、车主手机信息在内超过200项的信息。翻看特斯拉签订的《隐私协议》不难发现,官方的协议确实符合所有规定,但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即便是特斯拉官方也无法保证这些信息百分百不泄露。毕竟,无论是此次的摄像头事件还是之前发生过的黑客入侵事件,都在诉说着当下智能汽车个人隐私数据的不安全。

目前,智能汽车信息数据安全主要面临三大威胁:其一是黑客的攻击,他们可以进入汽车信息控制系统,从而控制车辆部分功能并窃取部分数据;其二是通过特制芯片和非法“黑卡”,连接车辆的CAN总线,同样可以达成操控车辆部分功能和窃取信息的目的;其三便是通过密码破译,直接窃取车主APP的数据,进而通过APP控制车辆和获取车主信息。

更为关键的是,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威胁何从而来,但我们却防不胜防!2019年,欧洲ADAC汽车协会曾对33个品牌的237款汽车进行了一项安全测试,结果显示99%的车辆能够被黑客解锁,最短耗时仅需18秒。2020年,我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联合相关机构,针对多款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信息安全测试,结果发现高达63%的车辆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隐患。

上述事例中让我们知道了,除了人为的威胁以外,当下的市场也是良莠不齐,宣传智能的汽车产品虽多,但真正产品品质过硬的产品却并不多。更为夸张的是,有部分车主分享自己在4S店做保养之后,就经常接到4S店、车险乃至基金经理打过来的电话。至于个中原因是因为车辆保养信息泄露还是其他,暂不得而知。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智能汽车的数量也只会不断增多。但截至目前为止,厂商们更多注重的依旧是车辆的智能化程度,就如同当初的电动汽车强调长续航而忽略电池安全一般。但也正因为多个电池事故教训在前,这种先发展而忽略安全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不但会影响当下消费者的切身权益,更是有可能因此引发消费者安全焦虑,进而影响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

为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智能汽车数据安全问题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认为,应从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制定过程审查制度以及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保护汽车数据安全。他更是提出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括高精地图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

其实类似的做法在很多国外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这种做法的好处有很多。其一,数据采集合法化,能够保证厂商无法以各种手段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阻止了信息从源头上的泄露;其二,数据采集细分化,可以不再要求车主一次性同意全部的信息采集条例,而是类似于手机APP一般,根据不同的功能或场景进行授权上的细分;其三是立法后能够让外在威胁降低,也能让违法之人得到有效的制裁,起码做到有法可依。

虽然道理我们都懂,但在智能汽车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的当下,针对隐私安全我们也是缺乏经验。根据数据显示,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最高可达到10TB,而这个数值未来还会进一步上升。又有报告指出,从2016年到2020年,智能汽车信息安全事件的数量增长了605%,其中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攻击的事件达到155件。

去年7月,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第181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智能汽车的车联网信息安全等三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要技术法规,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可见,智能汽车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各国都在积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结果来说,目前的智能汽车信息安全确实存在较大隐患,但我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简单举一个例子,手机和电脑同样具备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又有多少人会放弃使用这些工具呢?因此,我们不妨对智能汽车多一些包容,在对其进行监督的同时也鼓励其更加蓬勃地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反对和抵抗。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