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磨一剑,一朝显锋芒!中科大少年班周昊欣也来「Nature 二连发」,还是那个石墨烯!

新智元

共 270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9-22 17:06



  新智元报道  

来源:网络

编辑:LRS

【新智元导读】中科大少年班仿佛和Nature有特别的缘分,前有Nature狂魔 曹原,如今他的学弟又在Nature上连发两篇文章,还是那个石墨烯!自2015级毕业后,周昊欣蛰伏六年,今天终于一鸣惊人!


又是Nature 二连发!
 
这次的主角依然是中科大少年班,依然是石墨烯,还是那个Nature,只不过作者从曹原,换成了曹原的学弟。
 
2021 年 9 月 1 日, 来自中国科大少年班2011级学生周昊欣,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正刊发表两篇文章
 
《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性》、《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半金属和四价金属》,这两篇文章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在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上的成就!
 

周昊欣的社交主页显示,自2015年毕业后,直博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而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在低温下的热力学和输运性质,包括量子霍尔效应,关联电子磁性等。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探索、厚积薄发,才让世界见到这两篇一作Nature。除此之外他的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Nature/Science 上5次、Nature Physics 2篇、Physic Review Letter一篇
 
 
在论文发表后,中科大也是邀请了周昊欣在校发表一次学术报告,可以线上观看大佬的分享。
 
 
提起中科大少年班、石墨烯和Nature,就不得不提另一个big name,曹原。周昊欣与「2018年度科学人物榜首」曹原(中国科大少年班10级),同为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是曹原的下一级学弟,而他们的研究领域也同为石墨烯,甚至他们的论文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石墨烯驾驭者」曹原只有25岁,但已经8篇Nature、1篇Science在手,人送外号「Nature狂魔」
 
 
在2018年3月的一期Nature 中,杂志连刊两文报道了关于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个奇特的角度也称为魔角。
 
当时Nature杂志来不及排版就连发两篇关于转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并配以评述,随后他又陆续发表了7篇Nature,1篇Science。
 
今年曹原又获得了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William L. McMillan Award)。
 
但魔角石墨烯目前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特定的旋转角度使得整个材料的制备非常难,材料也不够稳定,为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可确定性。
 
菱面石墨烯,则为石墨烯超导带了更多可能,也是周昊欣论文中的研究内容。
 
周昊欣的第一篇论文展示了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栅极调谐的范霍夫奇点将电子系统的自发铁磁极化驱动为一种或多种自旋和谷型。
 
 
第二篇论文研究报告了在晶体菱形三层石墨烯(一种结构亚稳态的碳同素异形体)中观察到的超导性 - 在低于开尔文温度下表现为低电阻率或消失电阻率。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1978年少年班创立以来,主要招收成绩优异但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的青少年,培养学术界、产业界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少年班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积累凝练成少年英才的破格选拔体系和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宽口径个性化培养模式。
 
 
截至2018年,科大少年班已经走过了40年,4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620人,已毕业1327人,其中10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 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90.9%获得硕士学位。这些少年班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了社会精英,不管是学界还是在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
 
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创办四十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庄小威、曹原、张亚勤、骆利群等等,有国内外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也有感动中国的“时代楷模”。
 
周昊欣蛰伏六年未发一作文章,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一所大学,除了少年英雄外,其中不乏一些苦心钻研的教授,并不依靠论文的数量证明自己,也不急于功名。
 
 
陈秀雄、王兵教授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发表长篇论文,从写作到发表历时11年,成功证明了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这些都是中国科大潜心基础研究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科大人的“孺子牛”精神气质和“把红旗插上科学高峰”的科研志向。
 
周昊欣的经历也让一些人产生了共鸣,毕竟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几年没有论文的压力。
 
 
大部分人的观点大多同意,当科研是养家糊口的唯一生活来源时,水论文是可以原谅的,首先活下去,才能有更好的成果。而当获得了一定地位,有了教职后就应该有所追求。
 
而且应当爱惜羽毛,发表论文是一辈子的事。
 
2019年11月13日,曹雪涛在人民大会堂作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关报告。

2019年11月15日,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曝光: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涉嫌学术造假。曹雪涛和他团队被指,造假论文高达60篇,其中,涉及图片造假、数据造假等问题。

2020年6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编辑部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中对曹雪涛团队自2003年至2014年期间发表于该刊的12篇论文分别发布了关注声明,对这些论文中的某些数据和结论的可信性表示关注。

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发布调查结论,指曹雪涛的63篇论文未发现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希望大家不忘科研本心,不受科研压力之苦!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VXJtJM_7CxN9aurPbo98ew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