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结果也能发Nature?Nature:推动科学进步,需重视阴性结果

共 4002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3-08-31 02:45

阴性结果也能发顶刊

阴性结果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家都是比较害怕阴性结果,遇到阴性结果基本就不敢写文章了。

这很大部分源于“阴性”的研究结果往往不太可能被投稿、接收、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

如果一个研究得到阴性结果,作者通常会非常沮丧,不过有一些阴性结果的研究,能够得到同行的青睐,最终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最近,小编就看到好几篇。

2023年8月9日,Nature杂志就有发表一篇。这篇文章题为NO Evidence for magnetic field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Drosophila(没有证据表明磁场对果蝇的行为有影响)。

光看标题,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得到了一个阴性研究结果。

当然论文也确实是一个阴性结果:在经过六年时间对不同品系的总共108,609只果蝇进行了测试,该研究得出结论:果蝇对磁场没有天生的偏好。研究人员强烈建议继续将夜间迁徙的鸣禽作为阐明依赖于光的磁性感知机制的研究选择。

8月15日,影响因子120分的《JAMA》一口气发表了3篇阴性研究结果的文章。


其实近几年来,也有很多产生阴性实验结果的文章发表在顶刊上。

2021年10月,在医学顶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158.5)上也发表了研究结果为阴性的文章。


2021年8月,也有一篇得到阴性结果的研究,发表在顶级期刊Annals of Oncology(IF:50.5)上。

所以说,阴性结果的研究,也可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

推动科学进步,需重视阴性结果

稍微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实验中拿到的阴性结果远比阳性结果多,但发表的论文中却罕见踪影。

是阴性结果没有意义和价值吗?显然不是。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有必要把阴性结果也发表出来。

比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系统生物学家Devang Mehta曾在Nature杂志职业专栏撰文,分享了他的经历和理解。

4月底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在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不同寻常”的科学论文,报告了一个阴性结果的实验。

我们的实验是尝试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来使得木薯对极具破坏性的木薯花叶病毒产生抵抗力。然而,尽管之前的研究都指出CRISPR可以通过破坏病毒DNA使得植物具有病毒免疫力,我们的实验一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的论文指出,利用CRISPR作为植物的“免疫武器”可能会导致对CRISPR更具耐药性的病毒进化。

虽然这个结果在科学上很有趣,但它并不符合像我这样的应用科学家被教导重视的“阳性结果”。

在最终找到Genome Biology之前,我们尝试投稿其他三家杂志,结果都是失败了。为什么审稿人和编辑们都不愿意发表一篇显示CRISPR技术有限失败的报告?

科学家们已经习惯于只庆祝成功,却忘记了大多数技术进步都源于失败。我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拯救生命,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

但是我认为,过于片面的追求“阳性结果”是非常危险的。

当“阴性结果”的实验不能发表在高影响力的杂志上,其他科研人员则无法从中学习,最终重复失败的实验,导致科研经费,及大量时间精力的浪费,耽误了真正的研究。

我的研究并未解决木薯病毒疾病的问题,但是却指出了其他科研人员如何避免重蹈我的覆辙,而这一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阳性结果”的片面追求,有可能使得研究者从非客观的角度去解读他们的研究结果,极端情况下,甚至进行欺诈和操纵数据。

一些研究的资助机构只奖励得出阳性结果的研究,更加剧了这个问题。而我认为,得出阴性的结果,更能推进这个领域进步。

作为科学家,我们必须要明确,所有重要的实验结论都应被重视,无论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的。

总体而言,取得阴性结果、零结果或不确定结果并不意味着研究做得很糟糕。阴性实验结果也有发表的意义。

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显著性的、积极的结果。阴性结果同样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认知,避免重复无效的实验,并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开披露临床试验结果的声明,“研究人员有义务公开他们的研究结果……无论结果为阴性、不确定或阳性,均须予以公布或以其他方式公开。”

假设一项研究发现,某种化合物对治疗某种疾病并无效果。这一重要信息需要与研究界分享,以便他人研究该化合物的其他应用,或修改分子再进行研究,而不是无谓地重复失败的实验。

发表阴性结果为什么这么难

很长时间以来,阴性结果的发表颇不受待见。国外学术界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出版偏见”(Publication Bias)。

为什么阴性结果的发表如此之难?

学术环境目前就这现状,大家都更喜欢看到好结果。

■ 学术出版领域更喜欢阳性结果。

作为多家国内外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家睿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收到报告阴性结果的论文,编辑通常是不喜欢发表的。

试想,当翻开一本学术期刊,满篇都是“失败”的实验结果,谁还有心情读下去?

“所有的结论都要被科学证据支持,如果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实你的预期),那你这个文章想要发表,就只有一个地方——预印本。”吴家睿说。

然而,缺少同行评议环节的预印本,本身就争议重重。2021年,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曾拒绝了多项资助申请,理由是这些申请引用了预印本等未经同行评审的材料。

■ 研究者自己对发表阴性结果也大多提不起兴趣。

其实,单从态度上看,科学家并非不接受阴性结果。多位科学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都表示自己不认为“阴性结果”是一种“失败”。

他们认为,“阴性结果的提示作用也很大”“有一些所谓‘失败’的阴性结果其实有很高的发表价值,它们可能创造颠覆既有理论的契机”“能通过同行评议的阴性结果具有公开发表的价值”“公开阴性结果至少可以向同行表明此路不通”……

然而,尽管很多人愿意相信“阴性结果”不等于“失败”,大家都有时间和经费的压力,不愿意再多花时间把这个阴性结果发表出来。

作为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负责人张巍认为,压力并非来自项目本身的考核,而是来自项目申请时的竞争。

“申请项目时,别人要看你前期的工作基础,如果整个基础都是阴性结果,别人就不会给你资助。项目竞争性很强,所以(阴性结果)容易(使项目申请)受影响。”张巍说。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卫也表示,项目的阴性结果的确会影响到下一次基金申请的命中率,“基金申请时竞争性那么强,而且项目申请书有一栏要求写明前一个项目的结题情况,如果前一个项目没达到预期目标,申请书就‘不好看’”。

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与其耗费时间去解释和验证实验为什么失败,不如干脆将其忘掉,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换个能出结果的方式。

还有的研究者意识到阴性结果的启发性,担心自己过早报道后给竞争者新的启发,令自己落后。

参考来源:
■ Highlight negative results to improve science
■《中国科学报》 (2022-03-04 第4版 文化 原标题为《“失败”的科研去哪儿了?》)

往期精品(点击图片直达文字对应教程)

机器学习




浏览 258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