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女皇对话EMQ映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开源与商业化,“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共 7392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2-01-15 10:11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读

“开源”二字已经深深刻在了互联网的基因当中,但在物联网行业,开源要走的路还很长。


提到开源,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免费”二字,但开源与商业化这两个看上去矛盾的词汇,其实背后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如果一些曾经开源的产品没有进行商业化,世界就会变成另外的模样。

开源软件的确是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分发的,这一特性加快了软件和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但如果只有技术而没有商业模式,无法发挥出开源的全部潜力。

多年来,开源的商业化探索道路一直没有停止,现在已经发展出了付费支持、SaaS等商业化模式——可以说,如今的开源已经与商业化形成了良性循环:开源的商业化创新越多,开发者社区就越壮大,从而激励更多的技术创新,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又将反哺开源本身。

GitHub,作为一家只有数十名核心员工的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从未获得过资金,最终却被微软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有人欢呼这是“开源”的胜利,但更重要的是其代表了未来全人类工作方式和协作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开源的新世界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对任何项目的改进建议,所有bug都可以像发微博一样进行讨论。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数十年历史来看,开源已经从少数极客眼中的理想之国,变成了一股推动整个科技行业前进的巨大力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以PC和服务器领域的Linux、手机端的Android为代表的成功开源项目,曾经对商业世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奔赴未来万物智联AIoT的旅途中,开源依旧是一条必经之路。

EMQ映云科技是开源的“忠实信徒”。从2013年首个开源项目EMQ X在 GitHub 上发布,到2017年杭州映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再到2020年完成B轮融资,如今的EMQ映云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公司,致力于物联网数据的连接、移动、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客户构建面向未来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数字化甚至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近期,物联网智库创始人&物女皇彭昭与EMQ映云科技联合创始人金发华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交流。在加入EMQ映云科技之前,金发华曾在IBM中国开发中心工作了将近10年,之后离职创业做了一家大规模性能测试软件公司,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EMQ创始人李枫,并最终选择加入EMQ。目前,他在公司负责主导和管理产品与研发相关的工作。

以下为双方对话精华内容整理:

意外结缘,一路相随


彭昭:早期的物联网发展没有现在这么成熟,您当初决定加入这样一家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金发华:EMQ最初是公司创始人李枫在2013年创建的开源项目,2017年成立商业化公司,而我于2018年正式加入EMQ。说起和EMQ的“结缘”,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我和李枫是在一次行业大会上演讲时认识的,之后便一步步开始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EMQ的巨大价值,其产品作为IoT时代的入口,是物联网的数据的汇聚中心;同时我自身恰巧又对物联网一直非常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EMQ。

彭昭:EMQ是如何测算市场空间规模的?

金发华:现在物联网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包括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例如很多老式水电表都在进行智慧化升级,传统工厂也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在OT的世界里,许多老旧的运维方式都需要在物联网时代实现改造;还有一大部分是新连接上网的设备,包括车联网、新能源管理,以及各类智能设备等。按照咨询机构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的预估,IoT 的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3813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18547亿美元。当然 IoT 市场生态非常大,EMQ 只覆盖生态中的基础软件和相关的 SaaS 服务,其规模大概也超过上几百到千亿美元。


彭昭: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速度来看,EMQ现在的发展和您2018年决定加入时的预期是一致的吗?

金发华:站在我的角度,预期是一致的。物联网渗透各行各业的速度非常惊人——之前的IT建设更多停留在信息化阶段,例如搭建ERP、CRM等系统 ,而现在传统制造业、整车企业、运营商等各个行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已经是常态化。

在物联网平台的搭建以及物联网数据的采集处理等方面,国内的企业动作非常之快,很多客户的需求重点就是通过物联网实现设备的连接,再和上层的各种系统去打通。EMQ也正是通过在产品能力和产品矩阵方面的快速发展迭代,来满足客户在这方面迅猛发展的需求。

彭昭: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您认为整个产业有没有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和节点?EMQ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的进展?

金发华:对于整个高新技术行业来说,北交所的成立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上市融资的道路。国家从政策、法规、市场等层面都给出了一些很好的指导,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站在EMQ自身的角度,我们在三个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

  • 在产品方面,EMQ开始大力推广云服务EMQ X Cloud,国内外客户取得了大幅度增长,也收获了一批高质量的客户。对于EMQ来说,通过软件订阅的方式付费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随着EMQ在此方向上的持续深耕,这种订阅模式的潜力会进一步释放。除了云端的产品之外,EMQ在工业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领域也做了一些产品,包括工业数据采集软件,以及边缘端的流式数据处理软件等,在客户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 在生态方面,EMQ与全球著名的云提供商基本都已达成合作,提供了基于各大主流云平台的服务,同时也与各大开源社区和基金会,比如 CNCF、Linux基金会,Linux边缘计算子基金会,以及国内的开放原子基金会等达成深度合作;也跟信通院等国内制定标准的机构在物联网相关技术和平台等方面合作,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 在客户层面,EMQ的客户已经覆盖了工业、金融、车联网、传统主机厂以及造车新势力、电力、电信等各个领域,也看到了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际需求。

彭昭:现在EMQ在云、边、端都有完整的产品矩阵,那么这三层的区别在哪里?哪部分比较成熟,哪部分还需要继续发力?

金发华:EMQ的产品战略很清晰,就是围绕着消息流,也就是为物联网数据的处理而构建的物联网第一要实现的就是设备连接并接入消息;然后,接收消息之后需要进行分析与处理,整个过程就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

围绕消息与流,EMQ在云端有一款产品叫 EMQ X ,负责云端的数据消息接入,是EMQ目前最核心也是最成熟的一款产品。各类物联网消息通过 EMQ X 汇聚到云端之后,可以通过流数据库HStreamDB进行处理分析,这款产品去年发布了几个版本,2022 年将实现商业化。

同时,在物联网的世界里,很多时候基于安全性、实时性、传输成本方面的考虑,不能把全量数据发送到云端处理:

  • 安全性就是有些场景下数据不能出厂、出车、出园区、出家庭等;
  • 实时性意味着有些产品对响应的速度要求比较高,如果数据都发送到云端,就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 传输成本意味着把物联网设备的全量数据都发送到云端,既没必要也不合理。


基于此,EMQ在边缘端还开发了商业化产品——边缘工业协议网关软件Neuron和开源的轻量级物联网边缘分析/流式处理软件eKuiper(该开源项目目前已捐赠给Linux基金会旗下 LF Edge 进行托管)二者结合可以实现边缘端的数据汇聚与流式计算,让边缘端各种网关或工控机可以具备消息处理的能力。

此外在端侧,对于某些只有简单系统的设备,EMQ会提供一些SDK,可以非常方便地让用户把数据直接发送到边端或者云端。


彭昭:EMQ有没有设定一些需要重点发力的垂直领域和行业,还是说把物联网视为一个整体来开拓?

金发华:有些客户或产业存在集中性的需求,例如在车联网行业,客户需要整车的智能化,从云到端的产品EMQ都有覆盖;在工业领域,例如石化行业的客户有老旧设备要上云,以及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等,我们也提供了从边到云的方案;在金融行业,网点设备在之前都没有得到高效的管理和利用,客户也有较强的需求。另外,各类智慧场景,比如智慧城市、社区,还有消费电子等也有旺盛的需求。

数字化时代的优良协作方式


彭昭:EMQ的核心产品EMQ X Broker 已经开源并迭代了很多版本,现在EMQ也完成了从开源项目公司到数据基础设施公司的转变,您觉得从量变到质变关键的拐点在哪里?

金发华:我觉得主要取决于社区以及基于此项目的社区生态成熟度。

  • 开源社区本身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比如软件的下载量级等。
  • 除此之外,如果参与项目的开发者整体不够活跃,只有项目方自身在维护,可能也不会受到太多关注。
  • 同时,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能力也很重要,因为一款软件无法完成所有的功能,需要与其他软件有很好的集成,这样应用度和可用性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使用量足够多,软件在架构上的扩展能力以及围绕核心能力拓展的解决方案等会逐渐变成产品的一部分。EMQ以MQTT Broker作为入口,与不同的大数据系统进行集成,在客户进行业务分析时起到了关键作用。结合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延展,结合云原生这样的底层基础架构,就可以提供一整套基于IoT的方案,这样就从一个比较简单的项目,慢慢延伸到IoT领域的上下游,进而成为IoT的数据基础设施。


彭昭:从开源项目到数据基础设施,是否存在一个拐点,比如在此之前处于积累阶段,而在跨越拐点之后就会实现指数级增长?

金发华:我觉得是有的,但不同行业或领域体现出来会有所不同。例如下载量或GitHub Star数,初始阶段每天下载量可能只是个位数,但到了某个阶段后就会突然上升,并以某个速度保持下去。EMQ产品的下载量,尤其是最近几年一直以每年3倍的速度在增长,现在下载量已经突破了1500万,而从1000万到1500万大概只用了三个月

彭昭:对于做硬件尤其是做传统硬件出身的人,好像接触开源比较少,反而是IT出身的人一直热衷于开源,当然现在很多领域的企业也都在倡导开源了,您觉得为什么开源现在逐渐成为一股热潮,开源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金发华: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的协作程度就是从小规模开始的,例如在农业社会中,小范围乡村就是协作的范围,而在工业社会中则是基于城市、国家层面的协作。到了新时代,协作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开源就是数字时代一种很好的协作方式。

同时,开源这种高效、跨地域、大规模的协作非常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第一,开源意味着代码对所有人均可见;
第二,对使用者来说,开源使得其可以把问题快速反馈给开发者,软件迭代效率很高,整个产品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对客户来说,开源则意味着更低的使用成本,因为通过搜索就可以知道在某个领域里哪些软件做的很好,所以这些开源软件马上就具备了信用,而在以前非开源的时代,企业客户使用软件的成本非常高,需要找到商业公司,付费后才能获得相应软件的授权;
第三,国外已经有通过开源实现商业化变现的案例,例如红帽和Databricks,在资本加入之后,对整个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的开源从各个层面来说,包括生产效率、客户的使用成本,以及资本的投入产出上,都处于很好的阶段中。

彭昭:2021年有很多开源相关的事件,包括开源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以及华为捐赠自己的开源系统等,您对这些事件如何评价?

金发华:国家层面上意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包括促进中国软件发展以及自主可控等,对整个产业发展来说都是积极的信号。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彭昭: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从开源切入?您认为对于新手参与开源软件,比较难的部分是什么?是不是最开始积累客户和用户这部分是最难的?

金发华:我在开始工作时就在工作的各个层面上接触到了开源,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再到各种框架,都是开源产品。在IT领域,从开源切入是一个很自然的行为。

对新手来说来说比较难的部分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软件本身能否解决问题与痛点,吸引社区里的用户来使用;第二,国内的从业者对开源社区的治理不够熟悉,不知道开源怎么做才能吸引到相关用户,也不清楚开源项目和基金会之间的关系,导致很多人不太敢去尝试开源;第三,开源软件会涉及知识产权,而开源之后各种 License 的选择以及后续商业化的考虑不是很清楚;

彭昭: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开源和商业化之间确实很难平衡,EMQ是如何应对的?

金发华:通常大家都认为开源等于免费,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开源是一种软件交付的方式,把软件或产品通过跨地域的协作方式做出来,同时使用者也能给出非常快的反馈。

在探索商业化的过程中,主要包含4种变现方式:

第一种是服务订阅,即提供开源软件,并且提供一些软件咨询服务;
第二种是Open Core,即核心是开源,但周围的支撑软件是闭源的,例如对于大型商业组织来说,组织架构比较复杂,就会用到权限认证、异地灾备等,如果要做到99.99%的可靠性,仅仅开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软件来保证,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GitLab;
第三种是 Hosting,即把产品作为云服务提供出来,这也是目前EMQ 提供的一种方式,通过把服务放到云端,用户可以一键部署,典型商业成功例子有MongoDB;
第四种就是SaaS类型,可能会提供一些面向业务层面的服务,例如提供音视频服务等。

彭昭:国内也有一些开源的项目,但最后都是在国外上市,国内科创板也还没有开源相关的上市公司,您认为国内外开源的差异以及国内的优势在哪?

金发华:跟国外企业相比的话,国内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第一,从项目的开创性来看,国内项目跟国外的优秀开源项目之间确实存在差距,在一些比较基础的领域,著名的开源项目由国外发起的更多一些。国外很多的项目是从0到1,国内可能是从1到N;

第二,在社区的参与度和治理能力上面,国内跟国外的差距也比较大。国外的开源项目以及基金会的运作流程非常成熟,项目托管之后,会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支持。而国内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同时,在开源社区的治理上面,很多都是自发的行为,是通过一个比较松散的或者不是严格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组织来管理,但目前国人还没有很好的培养这种习惯。

但国内的开源项目也是存在一定优势的,比如国内基于开源软件的应用,在某些场景的应用下是非常优秀的,这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同时,对一些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国内有些公司在开源项目的参与度上也非常深入。

此外,国内的开源项目也在从应用层向基础层发展,包括EMQ以及很多数据库、操作系统、硬件等。

总之,我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中国会在这方面慢慢的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彭昭:开源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又如何体现?开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在哪些维度上面进行?

金发华:因为开源项目更多是开发者在使用,开发者对于开源商的选择逻辑很简单,大多是基于对这个项目的评价、社区活跃度、社区里贡献代码的人数、项目的最后更新时间等指标来判断。

另外,有的产品只是打了一个开源的旗号,无法接受外部合作开发,这样的项目开源程度并不高,而愿意接受外部合作的项目则会发展的不错,长此以往,两个不同的开源项目就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彭昭:一旦相似的开源项目拉出差距之后,会不会马太效应就变得明显,项目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第一名会赢者通吃?

金发华:的确,这会和互联网领域非常相似——在某个领域做到第一,少有人会知道第二名是谁。

彭昭:EMQ未来会尝试做硬件,还是说继续以纯软件的路线来推进?

金发华:EMQ还是以软件为主,但是会跟硬件厂商合作,只要对方使用Linux系统就可以把软件装在硬件上,目前我们主要是与一些工业网关厂家或整车厂商进行合作。

爆火的DAO,与开源既相似也不同


彭昭:现在有一个特别火的词就是DAO,开源社区和DAO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差异和相同点?

金发华:我对去中心化组织其实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我感觉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一些开源的大型软件都是通过规章来约束行为,没有中心化的管理方式。例如 Kafka 项目托管在Apache基金会,这个项目和DAO比较相似,因为基金会是中立的,防止某家商业公司完全主导开源项目,从而让项目失去中立性。目前,EMQ的开源项目 eKuiper 托管到了Linux基金会下面的LF Edge中,采取了相对来说比较中立的方式。

开源软件也有其他不同的治理模式,并不是所有的开源软件都是按照基金会托管的方式来驱动的,很多开源软件背后其实是商业公司在驱动,如Elastic Search,这种开源软件并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组织,国内开源的项目很多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在运作,包括 EMQ X Broker 项目也一样。

也就是说,不同的项目基于治理方式的不同,性质也有所不同,有些可能和DAO相似,有些则不是。

彭昭:EMQ当初选择LF Edge是基于一些对比和考虑吗?

金发华:基金会里存在聚集效应,会把类似的项目放到一起孵化。如果某个项目能够和基金会下面的其他项目形成协同效应,形成一个联合解决方案,就能帮客户更好的解决问题。EMQ考虑到LF Edge在边缘计算领域已经有进行中的项目,因此把我们的项目加进去之后对双方都有好处,同时不会觉得项目被一家公司垄断和控制。

彭昭:最后,站在整个AIoT产业发展的角度,您对公司的未来有哪些期待?

金发华:目前,EMQ在工业及车联网等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多与IoT结合的典型案例,未来还会越来越多。AI在降本增效以及降低高强度工作方面确实存在优势,在边缘计算领域与IoT也可以深度结合,包括与AI算法进行集成来实现边缘侧的处理,EMQ也在联合合作伙伴一起进行该方面的探索。

从自身而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EMQ可以推出更多与IoT深入结合的产品方案,更好的为企业、为客户服务。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wangsujing1314
浏览 4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