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发布《2021年科技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共 180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10-18 17:10


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的深度融合,让传统中医药有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模式,也让中医药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的发挥价值有了更多可能性。


全文1678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李伟

题图|Pixabay


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开始让大众重新思考中医药的价值,中医药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然,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仍面临较多挑战,而科技赋能中医药则成为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


亿欧智库发布《2021年科技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报告》,通过桌面研究、企业访谈的形式展开研究。报告阐述了科技赋能中医药的时代背景,并选取了科技赋能中医药四大场景展开分析,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展望,希望能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1.中医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临中医药发展的挑战,科技赋能中医药是一条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


2. 科技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而溯源全程化、生产智能化、医疗机构信息化与互联网中医则是当下科技赋能中医药的四大典型背景。

 

3. 展望未来,科技将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在基层发挥重要价值,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化。

 


报告摘要


(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面临较多挑战


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临床救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医药正式进入全面发展期。尽管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大势所趋,但仍面临较多挑战,集中体现在种植、加工/生产、流通、诊疗、大众认知等方面。



从种植来看,因为近些年中药材的需求增加,部分道地药材开始外扩产地、异地种植,导致道地属性减弱,种子品质参差不齐。土壤的不科学选择、化肥的不规范使用也让大量中药材的毒副作用加强。种植户规模小、数量多,也导致大量中药材种植无序,哪种药材贵种哪种,中药材的市场秩序也因此较为混乱。


从加工生产来看,中药材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安全卫生条件差。2008年之后,饮片生产需要符合GMP认证的工厂才能生产,但实际运行中大量不合规工厂在生产。


从流通来看,仓储设施、包装技术仍较为落后,中药材物流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中药材流通产业链长,当前中药材流通信息不透明、药材溯源难度大。中药材在原产地被视为农副产品监管,在饮片和中成药阶段被视为药材管理,由此也引发了监管错位的现象。


从诊疗来看,集中体现为三点:人才短缺,诊疗模式灵活性差,医疗机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低。中医药人才来源复杂,传统科班教育的中医药医生临床经验往往难以快速支撑临床需求,师徒制培养的中医药医生理论体系往往缺乏系统性。中医医院、中医馆在内的医疗机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综合医院仍有一定差距,互联网中医、中医远程医疗等创新诊疗模式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从大众认知来看,中医药理论体系不清晰,中医药文化建设薄弱,由此也导致大众对中医药理解程度不够,中医药信任危机仍存在。


面临这些挑战,科技赋能中医药,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将给传统中医药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模式。


(二)科技驱动中医药创新升级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中医药产业链上的应用,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升级。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发展,形成合力,集成式创新。



多方联动、协作共赢,科技赋能中医药需要多方的参与。从参与者来看,传统中医药各产业链的企业,以及创新科技企业纷纷参与进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三)科技赋能中医药的四大场景


科技赋能中医药,在中医药发展的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均有其深度融合的场景,而溯源全程化、生产智能化、医疗机构信息化与互联网中医则是当下科技赋能中医药的四大典型场景。



以互联网中医场景为例,互联网中医将优质的中医医疗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诊疗数字化、互联网医生教育、医疗AI提高中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传承性、创新性。



展望未来,科技赋能下的中医药将迈向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在基层医疗中大放光彩,并逐渐走出国门、实现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本文由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3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