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广东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强省!
共 327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12-02 22:21
TIME NETWORK 2022
广东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居于全国前列。
截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共有备案博物馆370个,其中国有博物馆248个、非国有博物馆122个,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个,其中一级10个、二级30个、三级42个,定级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2022年11月2日,广东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未来,广东在博物馆领域将更上一层楼,博物馆发展成果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作用更加彰显。
1
广东八部门联合印发博物馆改革方案
广东省博物馆
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物博发〔2021〕16号),推进广东博物馆改革发展,11月2日,广东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实施方案》是广东省新时代博物馆行业的指导性文件,涵盖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共4部分21项内容。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广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强省。结合广东省实际提出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全省博物馆数量达400家,博物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博物馆更具创新活力,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明显提高,博物馆发展成果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作用更加彰显。
到2035年,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博物馆实力显著增强,广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强省。全面推进广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不同区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明确未来发展定位。统筹不同区域博物馆发展,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梅州、东莞、潮州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整合不同层级博物馆发展,实施广东博物馆改革发展计划,全力推动创建1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力争一批优秀博物馆纳入国家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助力一批中小博物馆明显提升,助力一批类博物馆发展。推动各种类型和主题博物馆发展。
此外,从优化藏品征藏管理、提升藏品保护水平、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提高展陈质量、发挥教育功能、完善传播服务、增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全面推进广东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深化广东博物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优化管理体制、健全激励机制、倡导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深化博物馆领域改革创新的主要思路。为深入推进广东博物馆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从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为深入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博物馆体系,统筹不同区域、层级、属性博物馆发展,全面提升博物馆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发挥博物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需要。
原文链接
2
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签署《关于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
关于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签署仪式
11月29日,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李群与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代表佛光山宗委会主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以视频连线方式,共同签署《关于文物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
李群在签署仪式上表示,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携手致力于两岸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期待未来继续与佛光山及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有识之士携手,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遗产合作不停不断、走深走实,并在合作中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内容和新思想,帮助民众认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重大意义,汲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李群同时表示,将通过文化遗产合作为台湾同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让两岸民众携手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福祉和两岸关系走向美好未来而努力。
心保住持表示,在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既往合作协议框架下,已有很多文物大展到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展出,让台湾同胞和旅台的各国人士饱览中华文化艺术,期待在未来继续携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合当代思潮与元素,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与历史正确的节点再现中华文明的风采。
2012年至2022年,在双方合作协议框架下,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密切合作,已组织10次展览赴台湾佛光山展出,内容覆盖各时期、各地区的佛教艺术、石窟寺、水陆画、贸易路线等,观众累计参观总量超1000万人次,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两岸民众的文化和情感交流。本次签署的协议将文物展览合作扩展为文物交流合作,以更为灵活、创新、全面的方式推动两岸文物交流深入开展。
签署仪式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解冰主持,中华文物交流协会部分理事在北京会场参加仪式。台湾佛光山长老院、宗委会、佛陀纪念馆及文教基金会代表等在高雄会场参加仪式。
原文链接
3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 王晨阳:“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在婚礼上敬献“白族三道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已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于2020年12月成立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将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加强确认和管理、提升建档水平、开展学术研究、完善保护协作机制、维护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等措施,实施协同保护行动。
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实践。
原文链接
广州时间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06月03日成立,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是文化数字化研究与实施,数字化体验空间建设与运营,数字新技术应用。
◆ 联系我们 ◆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B塔12层
广州市南沙区翠樱街2号南沙彩汇中心12层
电话 | 020-3763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