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户花钱投票做需求,这个产品真能玩!
最近发现某天气产品有一个非常奇葩的功能,让用户以「赞助」的形式来决定产品技术团队开发哪一个需求。
不需要经过内部需求优先级评估、不需要听领导的安排、不需要产品经理说了算,一切都靠用户用钱投票。
简单说下他们是怎么玩的。
首先,在产品个人中心的菜单第一项有一个「赞助提需求」的选项,而且这个选项的信息层级非常高。
其次,点击进入后能看到一个需求列表,有需求详细说明、优先级排序、赞同人数以及集赞金额。
此外,因为这款产品带会员服务,所以完成需求赞助后可以自动获得一个月的 VIP 特权。
在需求提交页面,除了对需求的描述外,还可以选择给自己提的需求赞助多少钱。金额最低 12 元,最高 100 元。
需求提交完成且支付成功后,你的需求就会出现在需求列表,并且可以获得其他用户的点赞支持。
怎么样,是不是很会玩?
不过从数据看,通过这种方式提需求的用户并不多,排名最高的需求也就筹集了 30 块钱,但免费的点赞支持却有将近 900。
排名前四的需求中,有两条都是让产品去广告的。不过,这两个需求的累计赞助金额也才 30 块钱。
正好我有个朋友之前在这个团队负责技术,我问了下,他说这个功能早在 2016 年的时候就上线了,当时也是作为一个有意思的探索。不过要说收益,跟广告还是没法比。
按照这款产品的用户体量和 DAU(日活),广告收入和赞助收入明显是不在一个量级上的。
所以你发现了么?用户是既要产品好用、又要产品免费、还不准你发广告、同时也不买你的会员。是不是像极了那什么?
核心思想就是,你怎么活我不管,总之你要免费,你发广告或收费就是变得不纯粹。
内行知道,维护一款产品的软硬件成本和人员开支是一项比较大的固定支出。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造血能力,那就是持续的烧钱无底洞。
很多人以为做一款 App 挺容易,可很多团队都是被这种投入烧死的。所以,换谁来做,都得确保公司和产品先活下去,而不是理想主义下的柏拉图式生存。
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别人去广告,请问,这个成本谁来承担?
广告、会员、电商、增值服务,这几种商业模式覆盖了九成以上的互联网产品,这是一个行业皆知的共识。
在我看来,这个功能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产品实验。
假设你经常使用这款产品,且产品每次打开时都会有个 5 秒钟的广告,为了不花钱买会员去广告,你会忍耐这 5 秒钟。
如果你提需求让产品团队去掉广告,且假设支付最高档费用 100 元。按规则就算这个需求优先级最高,产品团队也不会这么干,因为这是自断活路。
那么,如果有一个功能能让你节省这 5 秒钟的时间,但需要你付出一定的成本,你会尝试么?
然后假设你每天以打开 2 次的频率使用产品,那每天你就需要被占据 10 秒的时间,一个月就是 5 分钟,一年就是 1 个小时。
继续假设你月薪 10000 元,按每个月工作 20 天每天 8 小时算,你的时薪是 62.5 元。
而这款产品的年度会员费是 50 元,可以获得去广告等其他一些特权服务。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把这一小时省下来去做创造价值的事,你至少能多赚 12.5 元。
花 100 元提一个不可能被实现的需求,和花 50 元购买一年的特权服务,同时还有可能多赚 12.5 元,你觉得哪个更划算?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算法。目的就是想说明一点,很多人是严重低估自己的时间价值的。
越有钱的人,越珍惜自己的时间,越高端的服务,往往都是按分钟收费的。
而荒废大量时间在无价值事情上的人,他们的收入水平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在低段位。
这,就是现实。
所以,你会选择花钱省时间,还是花时间省钱,直接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以及未来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都说,思维方式和认知边界决定了一个人,很多逻辑和道理并不是难以理解,而是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和算账。
回到这款产品。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地方不知道你们发现没?
如果你通过提需求的方式获得一个月 VIP 特权,最低成本是 12 元。而你直接购买一个月的 VIP 服务,价格只要 5 元。
你说,这是产品经理没算清楚,还是用户太傻?
投票前四名中的那两位,宁愿花最低 12 块钱去告诉产品团队实现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需求,也不愿只花 5 块钱免去一个月的广告打扰。
最近看到一句话我挺喜欢的:想不透逻辑的自信者,就是聪明的傻瓜。
同理,我在公众号发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我在星球无广告交付更有价值的干货也是一种商业行为。
既要产品好用、又要产品免费、还不准你发广告、同时也不买你的会员,然后愿意花时间写大段的文字来抨击你。
你说,该怎么说呢?
················· 唐韧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