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金:新时代的非遗新形态
共 289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4-08 09:24
半个世纪前,曾发生过一宗有名的公案,在东南亚从事民间文化调查的学者们曾就是否应该在广播电台上播放传统民间故事而发生争论。有拥护播放的一派,说无线电波能够在大得多的范围内传播传统故事,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是好事。反对的人说,即便宣传范围扩大了,但从长时段来看,这么做会彻底摧毁传统故事赖以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到底怎么做才好,当时莫衷一是。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我本人亲耳听到另外一个事例:十年前,内蒙古的一位故事讲述家同样遇到技术冲击传统的难境:他是知名的艺人,讲述故事的本事很强,深受当地民众欢迎。人们遇到节庆婚礼等活动,都以能请他到场演述故事为荣,出场报酬水涨船高,让他有一阵子很受用。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发现邀约逐渐少了,有人告诉他是有精明的商家用录音机录制了他的故事演述,大量复制了出售,很多人就不再愿意支付费用请他到场表演了。结果就是他的演述机会大为减少,收入也大受影响。录音机的普及让他非常郁闷。他向我讲起这些时,不断摇头叹气。
这种传统文化随着技术进步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例子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随手举个例子:传统的玉石加工工艺,所用的工具是渐次发展的,最初是用石块敲击,然后是碎砂石磨砺和片石切割,到了新石器时代发明了水和解玉沙作为介质的弓弦切割,然后是各种砣机(俗称水凳),直到今天广泛使用的高精度加工机器。随着技术的进步,非遗的“技艺”也在发展中,并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所谓的“恪守古法”往往并不能落实。
不光是技术的进步在持续冲击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观念更新也时时投射到非遗领域,引发各种调适。例如随着动物保护理念的发展,象牙的贸易和使用被严格禁止,我国的非遗主管部门也顺应新发展理念,将牙雕工艺移出了非遗的国家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做出决定,将比利时阿尔斯特狂欢节移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其在节日活动中出现了歧视犹太人的元素。
因各种原因做出调整的情况今后还会出现,因为传统文化也要顺应时代的进步。那些不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新理念的部分,也一定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退场。总之,时代大潮裹挟着一切滚滚向前奔流,非遗在这个大潮中也随时要做出各种调适,被注入新的内涵,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都承认,科技进步的步伐实在是太迅猛了,人人都在手忙脚乱、目不暇接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生怕被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抛在后面。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人群、货物、信息等的流动性急剧增大,作为全球化的一个标签或症候,“流动性”(mobility)成为许多学科开始讨论的关键词。
这个时代与以往时代的不同,通过时空关系被重新标定。役使牛马的时代,长旅动辄要数月乃至跨年,来到蒸汽机时代,旅行改为用天、周或月为单位了。到了喷气机时代,我们今天是用时和分来标记和计算空间距离移动和所花费的时间了。
总之,时间和空间维度被极大地压缩了,网络从2G转眼升级到了5G时代——一张在智能手机上刚拍的高清图片,一键就能瞬间传遍全球。
人工智能获得了惊人发展,机器人不仅在下棋方面所向披靡,乃至进化为文艺家,会写出水平还不算差的诗歌。教育的大范围普及、信息的方便获取和使用、国际社会整体上朝向民主化的进步、文化多样性的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得以张扬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都让文化认同变得异常复杂。一个当代社会的公民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已经是平常事情。在有些国际性大都市,常驻人口中超过半数的人出生在国外也不算很稀奇。
当下,疫情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经不同于以往,发生了很多变化。以我比较熟悉的科学教育界来说,据说疫情直接影响了全球超过八成的学生,加上几百万教师,有十几亿人的日常生活被搅乱。
于是,各种类型的远程教育获得了超常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有责任采取集体行动”。一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衔的全球新冠肺炎教育联盟就成立了,以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在疫情时期继续开展教育。
疫情给某些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聚集性公共活动被施以严格控制。不过,辩证地看,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四伏的地方,往往潜藏着机遇。实体店顾客大为减少,网上购物大行其道;实地旅游被迫蛰伏,虚拟遨游方兴未艾;制造业难以复工之际,污染情况可是大为改善;总之,在看来是危机的地方,一些新的业态在顺应特殊需要获得惊人的发展。
正如人们常说的,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当然,疫情并不会止步于短暂地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和基本生活样貌,它会持久地发生或显或隐的影响。前一阵子就有人热衷于讨论以往举办大型会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有国外学者写文章讨论这个话题,还展望未来,认为网络会议自有其优势,如包容性更强了,以往残障科学家要参会总是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是难以成行,现今盯着屏幕听报告,反而更从容和清晰,至少不用烦恼前排观众后脑勺的遮挡。
中国正在快速迈入5G时代,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社交平台,起支撑作用的是背后全球最大的网络使用者国度。眼下,从都城到边寨,网络授课一片繁忙景象,网络会议变成了常态,网络社交和商务活动呈现惊人的增长。就连很多原本并不熟稔这些应用的中老年人,也纷纷在家人亲友的协助下,尝试盯着屏幕讨论工作或社交了。
有外国学者总结说,今天网络上的语言交流,是“次生的口语文化”,与它相对的,是“原生的口语文化”,指无文字社会中的语言交流情况。次生的口语文化,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后的产物。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信息技术,再次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有人说人类社会有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现在又加上了赛博空间(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这几个空间还有某种融合趋势,赛博空间压缩了物理空间,承载了社会空间,带来了交流的新样貌。
不仅是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原本和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有这千丝万缕关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传播上,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进入国家名录的非遗项目比起民间蕴藏的非遗来说,不过沧海之一粟。
当然,能够进入国家级名录的非遗项目往往更有名气,更有代表性,容易引起更多人关注。不过,老百姓的日常非遗操演,同样是网络上的热门内容。光是传统饮食类非遗的网络呈现,数量就实在是惊人。
非遗以往是面对面的师徒相授,人前展示,现在移到了赛博空间上,虽然损失了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但也是得到了影像和声音,再加上想象的填补,也是能够达到让诸多有效元素获得传播的目的。
按照德国学者鲍辛格在他有名的著作《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中的思想,民间文化和当代技术并不是彼此拒斥,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这令我想起古老的巫术和现代科学的关系。太阳底下,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