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不配」用 AI 拯救中小银行

共 5540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08-02 21:38


谁困境深陷,谁一厢情愿?

作者 | 周蕾
编辑 | 王亚峰
这是一场意料之中的风暴,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互联网平台与第三方AI风控企业,四方被裹挟其中。
尽管在今年的工作会议,银保监会才首次提出“要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但在这之前,业内早已有此风向——只是到了今年,中小银行独立风控困境背后的种种微妙,终于更脉络分明地呈现于台前。
于中小银行而言,在失去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风控能力加持后,他们试图找到新的借力点,冲破存贷双杀的局面。
于大型银行而言,监管所鼓励的大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表面上的“两情相悦”,实际上却可能是“一厢情愿”。
于第三方风控企业而言,在遭遇大数据强监管和P2P彻底清退之后,他们又要正面“迎战”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这条成熟的赛道似乎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的阶段,格局悄然生变。
在与近十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话后,我们试图以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第三方风控企业与银行两大关系切入,观察各方如何角力,从不同的角度重绘这场风暴的云系。

1


中小银行:当实力有限却被寄予厚望

银行独立风控的监管要求其实早已有之,但中小银行的风控处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进退两难。
多位风控业内人士都感慨,和大型银行相比,从资金、人才、技术、展业范围等方面来看,中小银行属于先天不足,风险管理能力本就薄弱,容易产生风险积累,自建风控体系的成本也并非中小银行可负担。
品钛CEO李惠科向雷锋网指出,目前大多数中小银行还在通过线下考察的形式,进行小微信贷业务的授信评估,从贷前反欺诈、贷中预警到贷后管理,如何实现线上化、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也是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但就是这样先天不足的中小银行,在鼓励普惠金融,鼓励银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的大环境里,被寄予了与自身实力并不匹配的厚望。
李惠科强调,“金融活水要向小微企业精准滴灌的需求,在疫情纾困的大前提下变得更为迫切,而小微企业也正是中小银行服务的主要客群,当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不够规范、数据不够完善,中小银行的风控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而信贷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做“掐尖”
“因为大行的利率和资金成本相对更低,那些资质好的客户,更容易被国有行或股份行的地方分行掐走,剩下的客户相对资质就差一些。”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向雷锋网解释道。
“可中小银行的定位又是要服务本地客户——被‘掐尖’之后的本地好企业又有多少?”
再看回监管层对中小银行是如何定调的:

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中小银行、地区性银行原则上只能够在本地发展,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以及个人金融服务,满足当地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

此前监管层也多次强调“严控跨地域经营”,可见未来城商行、农商行势必要巩固地区性差异化发展思路。
地域性是中小银行的特色,外界也期待着他们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但他们的风控实力,足够应对这些资质欠奉的客户吗?
同时,中小银行还面临着大行和互联网巨头的双重威胁。
李惠科表示,大行加大科技投入、业务下沉,互联网巨头也不断推出创新型竞争性业务,使得中小银行原本的地域优势在竞争中不断被削弱。
中小银行一度将求助之手伸向了互联网平台,意图借此冲破地域限制,部分玩家近年来也出现了激进追求业绩的情况,风险事件频发。
邦盛科技首席产品官王雷分析称,前几年互联网金融较为火热之时,部分中小银行在与互联网平台助贷的业务过程中,过分依赖对方的流量和风控能力,自主风控能力较弱,可能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信贷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
在这样的前提下,监管层以去年发布的互联网贷款新规,再次强调了银行业独立风控的重要性,要求商业银行独立有效开展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等核心风控环节。
加上近期互联网平台涉足金融受到诸多监管限制,中小银行在提升风控能力、破局求生的过程中,互联网平台这股力量的存在感已经被逐渐削弱,被动出局。
其实早在银保监会这一说法出现之前,各大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时,谈到自身业务定位,都有过类似表达。
中银金科:外部金融科技服务方面,主要依托中行在金融服务、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优势,挖掘市场潜在客户,对外进行技术和产品输出。
李惠科也从技术架构演化的角度补充道,这不仅是市场和监管的需求,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必然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本身的技术架构演化得更为灵活,更微服务化、云化、API化,这种演化才使得包括风控在内的技术赋能成为了可能,否则大型银行除了经验和业务指导,并不真正具备能力输出的条件和动力。”
他强调,这种大行向中小银行的赋能,不只是一种单向的帮助,也是大金融生态系统的一种共同进步。
协助中小银行加速搭建成熟风控体系的重担,也就这样落在了大行身上。

2


大行的风控“家底”和技术底气

大型银行的优势,显而易见。
有底气输出技术的大行科技子公司,多半含着资金和人才的“金汤匙”出生。顶象一位业务安全专家向雷锋网表示,驻扎在北上广深的大行们,招募科技人才还是比较方便,这对大部分区域银行而言没那么容易。
对于金融业务的理解和把控,更是很少有企业能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大行们并肩。大行积累下来的厚实数据“家底”,正是中小银行所渴求的部分。
有业内人士透露,尤其是风控数据部分,中小银行一直希望大行能够共享风险黑名单,共享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例如央行主导的反电信诈骗联盟,某国有大行就输出了大量的高质量黑名单数据。
融慧金科COO欧阳永明认为,这种输出整体上会降低银行在风控系统层面上的投入成本,“以前可能每家效应都要采购一套类似的系统,这样都会大幅拉高系统性投入,还不能保障这类采购来的系统封闭性如何。”
安全、合规、完整,应该是大行在输出风控时最为显著的几个优点。
“他们的输出,侧重点其实是在风控系统的耦合性、封闭性和安全性上;核心系统方面的建设,也更适合由大行的科技子公司来输出。”欧阳永明说。
李惠科也指出,大行合规上的管理经验比较完善,从产品设计到业务流程都可以输出相关的系统;大行的技术架构或是核心业务模块,包括数据的接入、清洗处理,到风控模型的建立,信贷的前中后期管理等各方面都可以帮助到中小银行,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输出。
我们也从各方了解到部分大行的风控输出进展。除了数据和算法上的共享,一位国有大行的科技子公司风控负责人向雷锋网透露,他们会以PaaS或SaaS的形式,输出整体软件平台能力。
已累计向328家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的建设银行,其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
他们所推出的“慧”系列风控产品,就是以建行的零售评分为核心,基于建行大数据基础,所运行的也是建行的风控、定价、额度测算和贷后预警模型,“打包”提供给重庆富民银行和甘肃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针对零售个人客户的“慧”系列,建信金科还推出了分别针对小微企业和大中型公司客户的“微系列”“建系列”。
业内除了这种整体解决方案,也有主打数据方向的输出,例如工商银行的“融安e信”,定位就是根据金融同业及企业客户风险防控需求,自主研发的企业级风险信息数据库。

3


帮中小银行做风控,大行居然“不配”?

可并非每家银行都能如建行一般,从2018年科技子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有成功案例,多的是远未达到落地阶段的合作。
尽管监管层极力撮合,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双方也看似“郎有情妾有意”,但未见得就是般配。
大行之“大”,是优势,却也是最先的阻碍。
由于双方的起始条件都存在着不小差距,大行直接输出的系统多少会出现“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情况。
欧阳永明向雷锋网表示,大行输出的整套风控系统或工具,一些功能小银行需求可能比较弱,这也跟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这就好比拿着重武器去小战场,会施展不开。”李惠科这样比喻二者的不适配。他指出,中小银行的服务规模和客群,自身的组织架构和技术水平,配套设施都远逊于大行,中小银行不见得能够消化大行的输出。
尽管常说模仿是成功的捷径,一些中小银行出于产品创新能力的短缺,就选择锚定个别头部城商行来对标,仿制对方的业务和采购的系统,但银行之间的软实力和目标、战术并不相似,结局很可能大相径庭。
欧阳永明解释称,“同样一个风险事件,有些银行应对速度特别快,资产保全能力也特别强,它们其实不怕再发生一些风险,甚至会允许一些风险进来,这样有助于获客,同时也可以训练风控模型和运行机制。”
“但另外有些银行(在同样的状况面前)未必能有这么好的应对,有可能直接造成损失,业务受到很大影响,可能会形成剧烈的波动,导致业务被迫暂停或者突然收紧,甚至是内部质疑业务模式等。”
在这样复杂的先决条件下,中小银行的风控需求多样化、定制化,这一核心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顶象业务安全专家这样举例说明:
A风控在A机构比较有效,B机构拿去后却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并非A风控不够科学,而是B机构的业务与A机构存在差异,僵硬的套用导致水土不服。
“就算是同一家机构,随着时间推移,业务场景和客群发生变化,风控也需要不断更迭——更何况是不同机构?”他强调。
而大行无论是做风控系统和工具,还是设立科技子公司,首要目的仍然是为自身的业务创新和技术积累而服务,他们会为中小银行的特殊业务场景和需求,下功夫构建专属的风控体系吗?
中小银行的深度定制之复杂,同样考验服务商的水准。顶象业务安全专家就向雷锋网透露,某银行增加一套反欺诈系统,要打通的内部系统涉及五、六个部门,还要给予业务需求和不同场景做差异化定制。
广大中小银行里,部分玩家是看得见未来但苦于摸不到未来,更多的小银行其实未必拥有前瞻思维和清醒的自我认知。
欧阳永明指出,中小银行的需求往往具有多样化和连续性,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对自己需求还不够清晰明确的情况。
这些需求之中,地域性恰好就是大行输出风控的短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小银行的地方性特征也会反映在服务客群和资产质量上,大行全国化、通用化的数据模型和风控经验,是否能和中小银行这些颗粒度偏小、更下沉的数据适配,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欧阳永明补充称,国有大行在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上非常强,但在反欺诈这个类别里可能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在它们的历史作业过程中,目标客群资质偏优,欺诈风险不算太高。”
“但中小银行的服务客群更集中在不发达地区的人群,这类客群很容易受到灰黑产带动,所以中小银行的反欺诈需求其实会非常高。”

4


核心矛盾:无法回避的竞合关系

技术上的“不登对”或许还是其次,无法避开的同业竞合关系,更让这场风控合作几乎落入“一厢情愿”的境地。
顶象业务安全专家表示,大型银行会担心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或导致核心竞争力减弱;而中小银行会担心在使用大型银行的风控工具和技术之后,自身数据和客户有可能泄露,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又减了几分。
对部分中小银行而言,在这场协助中被反向摸清战况,被兼并、被蚕食市场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比风控更要紧。
“大行的资金成本比小行要低,做产品和触达客户的能力更强,现在大行对自己客群的了解情况非常清晰,这种情况下再做任何区域化竞争,小银行没有任何优势。”欧阳永明这样分析。
对此,大型银行并非无知无觉,试图以联盟化、生态化推动风控合作——生态建设固然是一种理想的行业发展模式,但也确实不见得可行。
一位风控公司高管透露,某股份制银行的风控总监就曾向其介绍,该行自2019年起就在组织风控共享平台,但对参与的银行数量避而不谈,只强调自身会对外共享。
“如果我是银行的人,只希望看到其他家,从中比较不足,发现对方的缺点;但是不一定愿意分享自己家的,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怕他人学习到自身的长处。”该高管向雷锋网感慨道。
技术水平和开放程度都有所欠缺的中小银行们,所面临的有来自同业的竞争压力,也有监管层明确的风控要求。
在风控要求和业绩增长之间如何平衡,不走为防风险而一味收紧业务的极端,不为担心同业竞争而一味排斥与大行合作,相信会是接下来漫长日子里,中小银行必须要面对的一项议题。

5


结语

单看大行与中小银行的风控合作,双方似乎掉进微妙的僵持当中。而这样的尴尬状况,很有可能会重复出现在双方的其他业务场景或技术赛道上。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风控,可能是金融科技最“饱经沧桑”的一条赛道。
这里所发生的故事,将有的变数,都很难于别处再度上演。
在互联网平台携流量被动出局之后,总是拿着“配角”剧本、站在主角银行们身边的风控技术服务商们,或许就是那个能将局面盘活的“第三人”,和银行们一道,给出中小银行独立风控这道难题的最优解。
而在经历过大数据的强监管、P2P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后,风控存量玩家的博弈,种种波谲云诡,才是这场风暴被熟视无睹的另一面。
下一篇,我们聊聊第三方风控企业与自己、与银行的那些故事
本文由雷锋网原创,作者:周蕾申请授权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第六届 GAIR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

8.26-28 正式启幕

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高规格的AI产业峰会,与“华北代表”智源大会、“华东代表”WAIC,共同构成了中国最具国际化视野和产业纵深的三大顶会矩阵。

GAIR创立于2016年,历年大会上,多位诺奖、图灵奖得主,35位中外院士,25位国际AI顶会主席,120+ Fellow,150+ 知名投资人,500+ 知名企业领袖曾出席发言。更是网聚了数万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参会与1000+媒体的长期跟踪报道。

2021年8.26-28,第六届GAIR,将正式在珠海横琴举办。





浏览 4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