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就是加了 2 行代码,为什么要用 2 天?”

共 149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05-07 19:40


源 / 程序员的那些事        文/ 


“你只是加了 2 行代码,为什么要用 2 天?



这是一个看似合理的问题,但做了一些可怕的假设。

代码行数 = 努力代码行数 = 价值;所有代码都有同等价值;


上述 3 个假设都有误。

为什么 1 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修改,要花 2  天时间才能完成?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因为提交这个问题报告的人,并没有清晰描述如何重现问题。


我花了几个小时才重现了。有些开发者会立即回到报告问题的人那里,要求他提供更多的信息,然后再进行调查。我试着用提供的信息做尽可能多的事情。我知道有些开发者不喜欢必须修复 bug,所以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逃避”。声称没有足够的信息是一种“好方法”,看起来你是想帮忙,但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报告错误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很感谢所有提错误报告的人。在向他们询问更多细节之前,我会尽量先从已提供的信息来开展工作。


2、因为报告的问题与 XX 功能有关,是我不熟悉的。


问题所涉及的功能,我很少用,也不是我曾仔细用过的。这就意味着我得花了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功能,以及它是如何与整个软件相互作用的。


3、因为我花了时间去调查问题的真正原因,而不仅是看表面症状。(治本,不止治标)


如果一些代码抛出了错误,你可以直接用 try...catch 语句把它包起来,然后抑制错误。没有错误,就没有问题。对吧?抱歉,对我来说,让问题隐形不等于解决问题。隐藏错误容易导致其他意想不到的隐患。我不希望在将来还得返工处理。


4、因为我调查了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引发同样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重现报告的步骤。


重现步骤是很容易让复现错误,而实际上可能是更深层次的错误原因。找到问题的确切原因,并查看所有引发问题的方法,更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比如代码实际是如何使用的,哪些地方可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反映出代码不一致,这意味着错误是在一个代码路径 A 中导致的(或处理的),而不是在路径 B 中。


5、因为我花了时间来验证代码中是否有其他部分可能受到类似的影响。


如果一个错误导致了 Bug,那么代码库的其他地方发生也可能有同样的错误。现在是检查的好时机。


6、因为我发现问题原因后,我就开始寻找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将带来副作用的风险降到最低。


我不想要最快速的修复方法。我想要一个未来不会造成混乱或其他问题的修复方法。


7、因为我做了更彻底的测试,并验证了它解决了所有受影响的不同代码路径的问题。

我不想依靠别人来检验我所做的是正确的。我不希望在将来发现错误,不得不回到这段代码。场景切换既代价昂贵又令人沮丧。我希望尽可能避免让专职的测试人员再次查看“相同的”更改。

我不喜欢必须修复 bug。部分原因是 Bug 会让人觉得是我之前的失败造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更愿意去研究新的东西。

还有什么比修 bug 更惨的呢?
就是反复修同一个 bug。


我花时间确保任何一次遇到的 bug 都能完全修复,这样就不需要不止一次的面对、调查、修复和测试。




好文推荐


编程语言摆地摊,我去逛了逛


中国高校鄙视链大全


95后程序员月薪2万背着电脑送外卖,送单途中改Bug




—  —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技术干货与你天天见~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