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多做些无聊的事情

核桃AI

共 288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3-11 00:5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在学习一门新技能之前,我们往往都会先问一句:学这个有什么用?

对于很多无聊干货文,都会快进式阅读;

有些花里胡哨冷门的知识,我们经常会忽略,不会想要去学习。

现在我们学习很多东西,最在意的都是,这个知识有没有趣,能不能为我所用;

而不是自己喜不喜欢,想不想学。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想告诉你:那些看似“无聊”的知识,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希望你看完之后,多去做些无聊的事情~

01
左中括号
       
左中括号

现在我们,都不愿意为无聊的事情浪费时间,总是带着目的性去做一些事情,变得有些功利性。

那什么是功利呢?

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为主,看书只用看对自己最有用的那部分,学习只用学考试要考的知识点,就叫功利?

还是学一些在未来有用的底层能力,比如逻辑思维,结构化思考也叫功利?

甚至我们可以再划分细一点,所有的技能类,比如写作,Python,做表格PPT等等都算是功利的。

但陶冶情操类,比如插花、绘画、音乐等等的就不算功利。

我把你能想象到的分类都列出来了,但其实,上面哪个都不算是真正的功利。

区分「功利学习」与「非功利学习」,并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而是在于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

功利学习,抱着的是“怎么做”的心态。
比如:

学这个有什么用?我要怎么学才能学会?

而非功利学习,却抱着的是“为什么”的心态。

比如:

我为什么想学这个?它为什么会存在?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

学习物理公式,如果你想着‘赶紧背下来期末考要考’,那的确是功利学习。

但如果你想着,‘为什么这个公式是这样的?它还能推理出什么?’,就不算功利学习。

而同理,玩滑板这种纯娱乐性的东西,如果你想着‘我喜欢这种挑战自我的极限感’,就是非功利学习。

但如果你想着通过玩滑板,去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是功利学习。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是在想“知道这个对我有什么用吗?”

那你这就还是带着功利学习的心态,在看这篇文章。

所以,请你暂时抛却自己的功利心,继续往下看。

02
左中括号
         
左中括号

那么,抱着“怎么做”和“为什么”的心态去学,会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

因为你只要搞懂一个“为什么”,就能够游刃有余应对一百种“怎么做”。

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让我们能够熟练的用公式理论解题,但却很难理解它的原理,将它运用到现实。

比如一个化学方程式:
2HCl+NaClO==NaCl+Cl2↑+H2O
有的人只当它的考试重点背就完了。
但也有人看见这个方程式,就懂了为什么洁厕灵不能和84消毒液一起用。

“怎么做”对应的只是流程,而“为什么”对应的才是原理。

明白了原理,你就能发现,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经常有人问我提升认知的书单,我也很少只推荐《认知天性》《精进》的硬核工具书;

而是会推荐一些经典的小说,比如《月亮与六便士》《黄金时代》……

或许短时间内,工具书能给你很多方法论,而看小说“没什么用”;

但你读得多了也就能发现,小说里讲的才是人生,是经验,是世界观。

你开始从工具层面的单一的“怎么做”,变成了去思考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

而当你抱着“为什么”的心态去学习时,你会发现,居然有许多你曾经认为“没有用”的知识。

未来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有了存在感。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真正无用的知识的。

即使是你认为你工作,学习中不需要这个知识,即使你认为你这辈子都遇不着能用这个知识的场景……

但它的确被内化和吸收进你的潜意识,在未来可能你都不曾想过的某个地方,突然就迸发出存在感。

我们把这个称为「世界观的拼图」。

知识就是知识,当你得到了它,你就得到了一小片自己世界观的拼图,你拼的越多,世界观就越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东西渐渐浮现,那就是你关于信息的直觉。

把你的世界观想象成一个大拼图,知识越多,这个拼图就越完整;

你所能看见的图景就越全,你的某种“直觉”就会越强烈。

直到你发现,原来许多跨界的知识都是相通的,你学的只是暂时还不知道该怎么用的知识,而绝对不是没用的知识。

03
左中括号
        
左中括号

所以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只帮你们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也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懂得独立思考,有生活趣味的人!

所以,希望你们可以试着做到这几点:

   1、保留自己「无偏见」的好奇心 


好奇心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无偏见」的好奇心是什么呢?

其实,随着我们长大成熟,我们对许多东西都会有自己的成见,也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此时,我们就可能会带着一种“偏见”去看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对自己价值观不认可的东西,条件反射的你就会认为它是不对的。

但其实,世间万物没有对错,只看你能不能不带偏见,不带自己的眼光,试着去了解它,再接纳它。

就像小时候,我们每天都向世界中的各种东西发问,但我们只想知道为什么,从来不会去批判对错。

这种童心,就是一种「无偏见」的好奇心!

    2、多去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喜欢插花?喜欢木工?想考个咖啡师?甚至喜欢从池塘里拔水草和鱼缸造景?

那就去学吧,即使这些东西学了,也不知道能干啥用,也涨不了工资。

你要知道,那种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中获得的欣喜,感动,满足,都会内化为你的气质和内涵。

一个被喜欢的东西滋润着人,是看得出来的。

多少人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有趣与特别,殊不知这仅仅只需要去坚持做,做自己喜欢的事。

   3、锻炼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它让我们能够从平平无奇的生活中,找到趣味和笑出声来。

我特地把床搬到了窗户对面,为的就是天气好时躺床上看云。

这朵云像什么?它可以联想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就这样我可以消磨一下午。

除了打消无聊,写作、创造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力。毕竟所有现今被证实的,曾经都只是幻想的产物。

看凡尔纳以前的科幻小说,里面预言「会上下移动的箱子」,于是现在有了电梯。

所以平时不要总是局限于自己所看见的,也记得多去想象一下,它还能怎么组合?创新?迁移?

知识不如想象力,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则环绕着全世界。

04
左中括号
        
左中括号

有人说,「出类拔萃」是功利学习的成果,而「博学多才」才是非功利学习的专属。

或许,有些知识,你不会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也难以将它作为高大上的谈资。

但你通过它,却可能会看见,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太平洋的海鸥从沿海城市上空飞过,北欧夜空绚丽的极光正在闪耀……

少带一些功利心去学习,你才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那一部分美好。

所以,别忘了要为那些看似“没有用”的知识,留出一点时间。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