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企业超1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还要多久?
共 3161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3-25 17:39
数据共享安全和技术更新换代成本问题是企业应用标识的主要顾虑。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含六方面20项内容。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被写入要点。
我国标识解析体系自2018年起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政策完善、体系完整、创新活跃的发展格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也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但当前企业对于标识应用的态度是什么?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又有哪些“拦路虎”?从1到N还需要走多长的路?
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超万家
近日,忽米网CEO巩书凯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标识解析体系可以打通企业产品、机器、车间、工厂信息孤岛,实现底层标识数据采集成规模、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中天互联CEO时宗胜也表示,充分利用工业互联标识及解析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付期,从而增强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基于此,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与应用快速成长,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工业互联网标识融合应用实践不断走深向实。据了解,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目前已建成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南京、贵阳两个灾备节点加速建设,形成“东南西北中”布局,并与Handle、OID体系实现对接,面向全球范围提供解析服务。截至2020年底,已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电子、机械、材料、石化、家电等33个行业。
截至目前,二级节点已上线99个,解析注册量超过130亿,日均解析量超800万次,接入企业超1万家。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其建设已取得良好进展。但要想在企业中实现快速应用,还需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标识应用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在设计、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开展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加强标识解析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在汽车、医疗、船舶等重点行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性标识解析应用标杆,推动规模化标识应用。二是增强标识公共服务支撑能力。持续丰富识读入口、加强与工业软件适配、构建公共资源池,培育标识公共应用环境,逐步为产业界孵化一批标识服务中间件产品;推动标识解析在冷链物流、应急物资、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应用,为民生服务、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产业互联网。
工信部为了推动我国标识解析建设有序推进、激发标识创新发展活力,在日前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并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提出,到2023年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效应凸显,二级节点达到120个以上。国家顶级节点具备标识、域名、区块链等综合服务能力,标识注册总量超过150亿,日均解析量达到千万次量级等要求。在相关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安全和成本问题成企业“心病”
标识作为企业数字化中模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纽带,对企业全面数字化起到关键性作用,也能很好的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时宗胜表示,企业在应用标识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有关数据价值的显现。一是标识及解析具有天然的数据打通能力,能够极大提升企业间和跨企业的协同效率。二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追溯能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溯源系统数据可信度及有限溯源的痛点,实现无限循环递归溯源,让用户买得放心,用得放心。提升了产品的品牌可信度。三是制造业最为关心的设备,也可以通过标识标准化,实现一键扫码上云,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时宗胜认为,标识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目前企业对标识体系正在逐步接受,应用积极性也在不断提升。
徐工信息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徐工信息通过标识解析技术融合汉云平台,将冲/换电站、车辆运行信息接入标识,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车辆充电,确保了车辆运力最大化,运输能力提升19%。
虽说标识可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效益,但不少传统工业企业对标识应用还存在顾虑。李海花告诉记者,这些企业的顾虑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安全和技术更新换代成本的问题上。
“标识解析系统作为制造业信息系统互联的关键枢纽,涉及大量企业内部敏感数据。”李海花表示,针对这一问题,标识解析各级节点应逐步建立安全认证和访问机制,形成可信的统一身份认证链,确保数据来源真实性、数据传输可靠性、数据查询合法性以及数据内容保密性。
而关于技术更新换代成本问题,李海花表示,若要实现标识解析在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应用,需要对相关环节企业信息系统进行一定升级改造,以适配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但李海花表示,需要特别想说明的是,当前标识解析基于融合型体系架构实现对现有技术体系的兼容,并不是替代企业原有信息系统或标识体系。
除此之外,李海花还告诉记者,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企业和外部开展信息交换时提供了通用的、规范的交互方式,可有效解决传统点对点对接的重复建设和数据孤岛问题。目前我们在积极引导标识软件中间件和SDK的研发,以为企业提供工具快速实现对接适配。
规模化应用发力点是什么?
虽说国内的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实现从从0到1的突破,但从1到N还需要走多长的路?巩书凯认为,虽说国内的标识解析体系构建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但当前标识解析相关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工业企业对于标识解析认知匮乏,标识解析研发创新和市场培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徐工信息相关负责人也表达相同观点,目前企业对标识解析体系的认识还不够,大规模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推广力度。
尽管目前一些垂直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标识应用标杆,但标识解析体系对很多企业来讲还是一个新概念,在标识应用还存在很多制约条件。李海花记者,在统一的标识解析体系推广应用时,多类型异构标识互通难题、企业对数据可信及安全交互的担忧,以及有待增强的标识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将制约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应用。
李海花告诉记者,标识解析要想实现规划化应用,还需要在标识应用、核心技术攻关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发力。
一是标识解析规模化发展还要加大标识应用探索力度、壮大标识产业生态、推进国际发展布局。持续加强二级节点、递归节点建设,发挥政策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的带动效用,引导二级节点加快标识应用探索和推广,鼓励更多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形成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最大程度降低标识应用与系统改造的边际成本。
二是加大标识解析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加快加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技术要求、标准规范、测试评估工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标识解析创新产品、解决方案、应用提供商、安全服务商。
三是发挥ITU、W3C、IETF、ISO等国际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关键基础资源分配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产业化组织协作,在冷链食品、跨境贸易、身份认证等领域优先探索建设跨国标识节点和试点应用。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编辑 / 王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