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隆中对》中,挖掘对数据分析的一些启示
共 3416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8-10 20:58
从《隆中对》中
挖掘对数据分析的一些启示
data analysis
●●●●
分享人:袁飏
—▼—
▼
数字化呼啸而至产生的巨量数据,使得“数据分析”这个热门领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假如一个机构的业务组合是这样的,分为前中后台、高中底层、主要业务和配套业务的话,数据分析工作也是对应的。怎样才能达成高层和主要业务的数据分析圈子、怎样才能为本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呢?或许可以借鉴一下诸葛亮的《隆中对》方法。
√梳理客户需求,明确目标。诸葛亮以重新梳理表述的方式,厘清了刘备的错误认识,从而达成了高度一致。
√分析行业大环境。 通过PEST分析,对宏观形势、市场环境、发展趋势、可用资源的分析,刘备先引出话题:“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诸葛亮说:“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他对未来进行了判断,诸葛亮判断天下的终局是“有变”。
▼
那么,我们接下来,分段解读一下《隆中对》。
▼
以上一段是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章回中片段。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或许有些启发:
◆各有关方面都在实时计算分析和判断。诸葛亮更不能闲着。
◆作者比较看重集团首脑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有一个联合还是斗争的顺序表。
◆好巧。诸葛亮给刘将军对答也是从“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开始。只是,诸葛亮强调了孙权。因为刘备的实力实在太弱。
▼
1、至此,上中下三策尽出。无策者固然没戏,有了也不能大意。
2、这一段通常被解读为联孙抗曹,未必不对,未免积极。
3、我对这个下策的理解是:北不可争锋,东不可图,保其岩阻,沉默待机。白话说,跟吃喝等死也差不多。
4、侧面看出诸葛亮对实力的计算很清楚。所坚持着,天时到来之时的人谋也。
5、上中下三策博弈,有一些波士顿矩阵产品管理的意味。
▼
解决难点是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
◆天下有变,对的是北不可争锋东不可图。北不可争锋尤甚。北不可争锋原因有二: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天下有变对后一句更有作用。可能是无天子可挟持?诚如是,则通篇顺畅。
◆秦川(废都长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在汉献帝有变的情况下占据此地,正好发丧。心理象征意义很大。必须“身”至。
◆荆益二刘皆汉朝宗室。汉献帝即使有什么情况发生,这二位继承位次相当靠前。刘备则很远。务必跨有荆益才算卡位成功。至天下有变,必天下归心,唯一候选人竞选,胜算很大。
◆汉朝新明君登基,逆贼曹操之流画皮没有了,百姓箪食壶浆还在其次,曹魏方面高官纷纷反正归顺才是要害。百万大军顷刻间分分崩离析、烟消云散,传檄而天下定。
一套学习方法推荐给各位:
▼
面试时可参考:
上岗后可参考:
后期小飞象会继续为邀请各业的精英分享数据领域的内容。祝愿大家都能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内,用数据思维,成就更好的自己,在可预见的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
附言
上图是作品简介,大家都应该熟悉“三顾茅庐”的故事,通过三顾茅庐,对刘备来讲,就不得不提到“隆中对”了。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大家要是看原文可以去网上找找。
当时,正在创业初期的刘备听了徐庶的建议,带着关羽、张飞两位“合伙人”到卧龙岗拜访“待业青年”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不仅当场签了“劳动合同”“以身相许”,还为这次“面试”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势,最后图取中原的”调研报告”。——“隆中对”。
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如下图)
······
敬请期待下一期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本文有木兮整理,可能与演讲时略有遗漏,但整体思路精华都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