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化有哪些问题?

共 149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11-04 03:08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配置化解决方案,不管是在一些晋升PPT或是产品规划会上。我甚至还听到过产品因为一个功能,准备让研发提供一套低代码平台给他们操作,这种产品听起来就很不务实,缺少基本的收益思维。


配置化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提升研发效率、提高业务交付效率的手段。其思想就是将原有通过代码组织编排的逻辑以流程配置、字典配置、特征配置等手段外显出来,提供给研发同学、产品、运营一个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进行勾选,实现业务能力的可运营。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套配置化能力体系会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具备哪些完备的能力?


之前和晋叔聊,他说他们做了一些配置化手段提供给运营同学做广告体系运营,我问他:“你们敢百分百把运营平台提供给运营同学操作吗?”


最近再和晋叔聊,我说我们做了一些配置化手段,提供给运营操作。晋叔同样问了我一句话:“你们敢百分百把运营平台提供给运营同学操作吗?”


我们回答的都是不敢。


我统计了一下过去发生的一些比较难搞的线上故障,往往都是配置化系统导致的。也就是说因为一些不成熟的配置化方案,导致了我们核心链路出现过难搞的稳定性故障。


而稳定性又是一个研发团队的基石,是研发团队技术能力的体现,是研发的基线,做不好稳定性就很难展现研发团队的价值。


我们可以把一套资源与能力在线上被使用的过程统一叫做“线上变更”,我们可以假想下研发操作线上变更与运营操作线上变更的不同心态。


研发会将其当做一套研发流程交付,做必要的cr、double check、灰度放量、监控报警观察等。


运营操作基本不会有这些动作,7*24小时想发就发,而且经常会有点多次、不关注状态机状态的情况(当然这些还是因为配置化平台非功能性功能不完备造成的)。


研发操作的线上变更实现大概有三类:代码上线实现、技术配置上线实现、数据库DDL操作实现。


这三类操作都是通过统一的技术基础设施实现的,不管是代码交付上线、配置变更上线、数据库操作都具备回滚的能力,而且这种回滚是完备的、是稳定可靠的。


而我们为运营提供的配置化系统往往是不完备的,比如缺少必要的状态机判断,缺少必要的回滚机制,多人操作同一套资源时缺少必要的隔离与并发控制,缺少完备的权限审批流程,缺少完备的灰度放量观察手段,缺少快速止损可用性降级手段等...我们还可以列出很多。


每次对于一个核心链路核心功能的配置化系统上线,我都可以提出一堆非功能性的要求,也可以看到很多非功能性的隐患点,而对这些非功能性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基本是没有时间做的,因为这部分投入产出比太低了,产品往往觉得那些看得见的功能有了就行


直到有一天一个底层的bug被触发,导致了底层数据的不一致,运营进行了多次操作与点击,而底层缺少必要的隔离与并发控制,数据与流程进一步错乱。


当发现问题,引起线上故障时,希望操作回滚进行止损,但由于数据不一致,底层的一大坨json已经很难回到他应该有的状态,结果故障越拖越大,损失越来越不可控,只能上线代码将这部分功能下掉,用默认值兜底。


所以,在一个核心链路引入一个配置化解决方案风险多大,其需要极其完备的设计。有时你会发现一个信得过的配置化系统,其实是应该具备一些数据库基础能力的,而开发出这一套完备的基础能力,你需要在产品排期上增加几倍的时间才可以。


配置化很好,可以提效,但你敢将核心链路上配置化系统交给产品运营同学随意操作吗?

浏览 5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