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与建议
共 5873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10-23 18:48
《卫星与网络》杂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待来自更多能人志士的指导和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各国纷纷向科技索要“答案”,试图实现科技“突围”,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全球科技创新出现新的动向,呈现出新的特点,对我国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后疫情时代,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应对策略,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自疫情爆发以来,疫苗研发在全球受到高度重视,主要国家均举全国之力投入研发,力求率先研制成功疫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12月2日,全球已研发超过214款候选新冠疫苗,其中有13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中国疫苗研发起步最早,有5款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美国几乎与中国同时起步,有3款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俄罗斯在2020年8月份率先注册了全球首款新冠疫苗(注册时未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并开始进行人体接种;德国是全球最早开展新冠疫苗研发的国家之一,主要由拜恩泰科公司联合美国辉瑞、中国复星医药共同进行疫苗研发,也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英国主要由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新冠疫苗,根据III期临床试验数据,其有效率高达90%;印度和加拿大也在加大疫苗研发力度,各有一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将更加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发展,发达国家将一改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被迫考虑加大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生命健康领域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领域,生命科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国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研究,提升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增加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战略科技力量储备,我国也已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疫情发生后,科技在各国疫情防控和疾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度明显提高,纷纷在科技前沿领域加快战略布局,试图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2月份以来,美国白宫、国会、国防部、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个部门累计发布科技经济战略部署文件或报告28份,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能源、先进计算、云计算、生物医药、太空技术等方向。欧盟自2021年2月份以来发布科技经济战略12份,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网络安全、关键原材料、电池生态系统等领域,试图在绿色经济和数字化经济中掌控关键材料技术,在国防中保护成员国安全,以及在推动美欧共性技术合作上做出努力。
英国发布科技经济战略5份,在量子科技、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尖端技术改造农业、合成生物学、石墨烯等领域有所布局。日本则试图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布局6G,目标是用10年时间改变5G研发上不占优势的现状并在6G上实现反超,同时进行量子科技8大领域基地建设,推动量子技术实用化。韩国则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6G、生物健康、清洁能源、量子技术、“无接触”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
受疫情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加速应用的态势,不断催生“无接触”经济、“宅经济”,数字经济快速扩张,信息技术应用相关行业用户规模和营业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典型企业谷歌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61.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净利润112.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 2021年第一季度总营收3.2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7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倍。
信息技术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渗透融合。人工智能与医疗相结合,形成智慧医疗,加快诊断速度,提高诊断精度;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快研发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精准对接供需双方;远程视频技术和人工智能管理技术与教育行业相融合,形成新的线上教育模式;云办公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则促使在线办公、居家办公成为新流行趋势。
围绕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及与其他行业的加速融合,各国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布局也不断加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均在5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方面进行新的布局,试图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
随着疫情的持续发酵,全球经济明显陷入衰退,部分国家因为疫情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世界科技竞争环境愈发紧张,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以国家安全名义,针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出台更多封锁措施。
美国加大科研项目审查力度,“逮捕”多名涉嫌违规华人研究人员,形成“寒蝉效应”;限制中方科研人员和留学生赴美工作及学习,致使大量中国研究人员离开美国,大陆留学生获得F1签证的数量也出现骤减;疫情发生后,美国继续扩大“实体清单”,持续断供芯片和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产品,试图切断中国关键技术来源,阻断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
欧盟则试图实现“技术独立”,利用多边机制就关键技术出口中国进行管控,并出台方案审查和限制对中国香港出口“特定的敏感设备和技术”;部分欧盟成员国采取抵制政策,对华为、中兴和字节跳动等中国高技术企业进行封锁和打压。
日本拟通过制定安全保障战略,防止尖端技术人才和信息外泄;加强对可转为军事用途的出口商品的管制,限制外国企业投资高端技术领域;试图立法限制引进中国高技术产品,排除中国高技术企业参与本国市场等。
鉴于疫情对实体空间业务往来的严重冲击,企业被迫加快数字化转型,缩短数字化转型周期。高达八成的企业在2020年已推出转型计划,79%的企业已重新擘画商业模式;数字化领导者(数字成熟度最高的企业)数量首次增长至6%,相比2018年提升了1个百分点,数字化实践者(数字成熟度居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39%,相比2018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
远程办公成为大部分企业的“刚需”,促使其工作环境进行数字化改造。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提升,智能平板、工业平板、智能扫码枪、指环扫码器等移动数字终端的普及使用,以及办公自动化(OA)、云视频会议等数字化软件的扩展应用,不断提升着企业的云办公能力。
业务上网成为企业转型“新主流”,不断催生新业务模式。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加速应用推动企业生产更加自动化;5G、人工智能的探索实践推动企业流通环节更加智能化;网络直播、无人商店的新型应用推动企业销售渠道更加网络化。通过企业的纷纷“触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正如疫情对疫苗研发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一样,当前众多领域的市场应用都对科技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借由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活动的赋能,科技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研发与应用相结合成为新趋势。例如,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算法和芯片等领域仍在不断优化和研发,但其市场应用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样,5G技术的基站射频、基带芯片仍在不断开发,但其在移动通信、自动驾驶、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已经广泛展开。科技创新已不再只是科技研发部门的事,而是积极融入到产业链当中,市场回报和创新绩效促使研发活动与终端应用日益紧密结合,创新活动不断向下游延伸,“生产”成为继“研究”“发展”后的第三创新环节。此外,“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商业化应用”的距离日益缩短,“市场需求—技术需求—科学突破”的反向互动更加明显。技术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越来越多的科技问题通过集成现有技术而得以解决,创新活动的地域、组织与技术边界亦不断延伸、融合,多主体协同创新趋势更加明显。
近年来,科技自身的发展和创新的政治导向越来越明显,科技受政治牵制而违背自身发展规律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特朗普政府取消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清洁能源计划,放松对化石能源的发展管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大幅度削减美国环保局预算,停止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投入等,改变了原有的科技发展方向,而拜登执政后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恢复原有政策,再次表明科技发展方向受政治影响。
从国际关系来看,由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影响,民族利益优先、本国利益至上的情绪波动蔓延,对外关闭或有条件地开放国内市场成为新的常态。各国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试图重新掌控事关国计民生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话语权”,甚至试图强行改变全球化所形成的国际供应链格局,创新区域化成为新的趋势。在“效率”和“安全”的权衡中,各国宁愿以损失一定的“效率”为代价,将“安全”因素提升至更高的位置。发达国家均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人员交流、市场应用等方面采用全政府手段,试图对本国领先技术进行保护,同时限制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中国虽然在5G上有领先优势,但仍然受制于美国及其盟友的限制和打压,国外市场的开拓举步维艰。
疫情对世界经济所造成的冲击,促使各国纷纷向科技索要“答案”,试图实现科技“突围”,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各国均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疫苗研发受到举世瞩目,主要国家均加紧发力,力求通过疫苗实现“破局”,并希望借机实现在生物医药、公共健康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在未来布局上,高新技术前沿领域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世界发达国家均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关布局,但所涉及领域交叉重叠现象明显,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6G、网络安全、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内的热门领域竞争激烈。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上,美、德、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均积极采取行动,并在平台建设、技术发展和行业变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趋同特征,同时各国均表示要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
实施场景驱动创新战略,探索建设场景实验室、创新生活实验室等新型创新平台,挖掘面向未来的新需求、新应用,创造新场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使多方创新主体共同围绕重大应用场景布局研发活动,形成创新合力。以智能城市和智慧生活建设为抓手,向市场开放更多创新资源和空间,给予更多弹性政策支持,聚焦独角兽企业创新需求,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培育创新经济新形态。加强多场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不同特色和主题,发布场景清单,制定场景标准、技术标准和推广标准等,强化标准应用并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6G、新一代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领域进行前沿探索和技术开发,积极培育新产业、打造新业态,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统筹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资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前沿探索取得新突破。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一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经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应用,以高质量技术供给创造新需求,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制定实施“创新区域化”战略,加快区域化合作进程,以“创新区域化”来维护“创新全球化”。深化与潜在伙伴国的经济融合与科技开放,以促进创新要素区域流动、深化区域内知识互溢为目标,按照“基础”“潜力”“效率”“安全”四项标准,选取合作伙伴与路径。优先选择与日韩两国的区域合作,其次是德国、荷兰、芬兰等对美国技术依赖较低的国家,探索试行国家科技计划相互开放机制。开启高标准的自贸协定谈判,放宽部分高技术服务领域的投资准入标准,并在规制协调、标准互认、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形成高水平约束,力求合作持久、稳定。
本文转载自“蓝海长青智库”,原标题《后疫情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趋势与建议》,文 | 秦铮、周海球、刘仁厚,原载于《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21年8月第8期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业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