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虚拟爱豆们,还能火多久?

TV大数据洞察

共 4231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6-26 12:42

点蓝色字关注“智能电视大数据”


近年来,陆续有品牌陷入代言人负面危机的泥潭,真人偶像频频“翻车”,品牌公关不停“救火”的局面已司空见惯,比起明星营销,有的时候“懒得营销”可能更安全。


真人偶像的不稳定性给横空出世的虚拟偶像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MCN机构、视频平台、电商平台、游戏公司等,纷纷为虚拟偶像的发展添柴加火,选择虚拟人站台的品牌方,不再忧虑代言人的负面风险,热衷次元文化的爱好者有了更多为偶像“剁手”的理由,普通大众也赚足了新鲜感,但当这股新鲜劲褪去,虚拟偶像能否保持“长红”?其商业价值如何评估?虚拟世界是否真的永不“塌房”?


AI虚拟偶像研究室


为了帮助品牌方更好地进行虚拟偶像分析洞察,数说故事与中山大学品牌战略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AI虚拟偶像研究室”,基于数说故事丰富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前沿的AI算法技术优势,与中山大学品牌战略研究中心的理论研究相结合,围绕虚拟偶像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目标受众、营销价值、内容运营等课题展开研究,以下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身涌入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催生出许多具有拟人化外表与互动能力的数字化身,根据“AI虚拟偶像研究室”的研究理论和分类方法,可以将数字化身分为婴儿体、偶像派、实力派、完全体四大类,我们熟知的虚拟偶像,属于C型偶像派数字化身。



创造或复制出一个虚拟偶像不难,难点在于后续的运营,如何让虚拟偶像更具魅力?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颜值、才华及地位。


颜值,是人类认识虚拟偶像的首要因素,随着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既可以是完美的写实化形象,也可以是具备非完美的卡通化形象。


才华,指虚拟偶像的心智能力,是人类与虚拟偶像互动的基本前提,分为能动性和感受性两个维度。虚拟偶像们既可以具备歌唱、舞蹈等多种才艺,也可以由感受驱动,情感更丰富,更乐于分享。


地位,指虚拟偶像的权力位置,是人类与虚拟偶像建立关系的关键要素,以高权力和低权力作为区分。高权力,可以理解为有一定距离感的专家与霸道总裁角色,如无限王者团,低权力则指向更具亲和力、呆萌软糯的类型,可以是朋友与助手,典型代表如一禅小和尚。



理性看待虚拟偶像爆火现象

虚拟偶像并非新时代的物种,他们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1982年,世界第一位虚拟歌姬林明美诞生,但早期的虚拟偶像基本只活跃于二次元的核心圈层,直到千禧年,初音未来的出现让虚拟人物重回大众视线,随后,国内第一位虚拟歌手洛天依横空出世,在各大卫视跨年夜,春晚舞台亮相,逐渐被大众欣赏和喜爱。2020年前后,元宇宙概念提出,又一次唤起大众对虚拟偶像的讨论,超写实虚拟偶像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推出并彻底“出圈”。


虚拟偶像到底有多火?“AI虚拟偶像研究室”探究了近一年虚拟偶像及相关代表IP人物全网热议趋势,在全网各大新闻论坛、问答、社媒及短视频平台中,讨论度最高的阵地是微博,其次是抖音,超写实虚拟偶像们虽然小火了一把,但初音未来、洛天依等初代偶像仍是全网热议的主焦点。



作为舆论及营销主战场,微博在虚拟偶像话题上的热议高峰,出现在2022年2月,央视元宵晚会上,初代虚拟偶像洛天依和歌手刘宇宁搭档合唱,碰撞出不错的节目效果,相关微博话题创造了1.3亿阅读量。



抖音的热度峰值,则出现在2021年10月,美妆达人柳夜熙横空出道,一夜吸粉百万,引发了一波舆论热议。



长红的秘诀?成长土壤很关键


风格迥异的虚拟偶像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情况也截然不同。“AI虚拟偶像研究室”以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四个平台近一年声量(发帖量)居于前20%的虚拟偶像为样本,进一步研究了虚拟偶像们在各大平台的“生存情况”,并对平台虚拟偶像的孵化环境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


微博

声量表现:近一年,微博上的虚拟偶像不断涌现,包括品牌自创的虚拟IP形象,均入驻微博积极发声,声量出现增长,目前趋于平稳状态,无明显的上升或回落趋势。

互动量表现: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增长,主要是由恋与制作人及闪耀暖暖两款爆款装扮游戏带来的互动热议。



作为国内社交媒体的主阵地,微博吸引了大量虚拟偶像入驻,整体声量相较其它平台更高,但大多数账号的互动量并不理想,如初音未来、Kizuna_AI绊爱等经典二次元虚拟偶像代表,努力发声但互动量表现平平,综合而言,微博更适合作为成熟虚拟偶像的展示平台,不适合追求快速成名的初级虚拟偶像孵化。



抖音


声量表现:2021年以来,抖音上虚拟偶像内容创作者涌现,整体声量呈增长趋势。今年1月份,因春节引发的创作热潮,声量达到顶峰。

互动量表现:2021年9月份,部分账号减少内容创作及投放,互动量出现明显下跌;10月份,以柳夜熙为代表的虚拟偶像横空出世,带动整体互动量提升。



作为以短视频为主的流量及爆款打造基地,抖音平台孵化了多个新生代虚拟偶像,并在短时间获得高互动量,但抖音对于创作者的内容质量要求较高,低水准的创作难以获得青睐,典型如AYAYI,发布的作品中多数由图片剪辑而成,整体不适合抖音生态。



小红书


2021年6月,小红书开启数字时代,力推IMMA、AYAYI、阿喜Angie等虚拟人,显著提高用户参与水平,声量及互动量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声量表现:2021年10月,整体声量出现下跌,同期抖音达人柳夜熙正式入驻小红书,带来一波热议,互动量不降反升。

互动量表现:近半年来,小红书整体运营乏力,声量下跌,用户互动量回落。下滑的原因可能是人设和故事的创新性不够,存在同质化竞争,虚拟偶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作为种草基地,小红书的虚拟偶像们,也试图向用户安利穿搭、服饰、妆容等内容,但虚拟形象难以传达出真人的真实体验感,整体运营效果不佳,更适合有丰富故事线和优质内容的虚拟偶像成长,如一禅小和尚,声量虽低但互动量显著。



哔哩哔哩


声量表现:2021年6月以来,B站的虚拟偶像出现一次快速成长,2021年10月前处于高产期,之后部分账号减少运营,声量出现下跌,后续逐渐保持平稳。

互动量表现:与声量的变化趋势类似,2021年6月-10月增长迅速,之后出现明显的下滑。



作为二次元的集中地,B站是传统虚拟偶像的发源地之一,随着元宇宙的兴起,担任B站主播的虚拟偶像也搭上了风口,短期内出现快速增长。但是,B站的文化多样性不足,虚拟偶像的热潮很快就退去,回归正常,整体更适合二次元文化的虚拟偶像成长,也需要积极“破圈”。



偶像派or实力派?


角色定位、运营手段的差异,不同程度限制着虚拟偶像的发展,相比真人,虚拟偶像的生产门槛不高,容易复制,也导致了虚拟偶像质量的参差不齐,既有出道十年仍处于顶流位置的洛天依,也有出道即巅峰的时尚弄潮儿AYAYI,他们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中的呼声如何?下面通过几个案例一起探究虚实。

数字世界的潮流博主--AYAYI

她,是国内首个MetaHuman,2021年5月亮相小红书,首发帖阅读量破百万,吸引了无数好奇眼光,凭借贴近真人的虚拟形象成功出圈,随即带着极大的关注度入驻微博及抖音。



惊艳过后便是考验,虽然AYAYI在商业化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但其抖音及微博账号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近一年声量波动较大,互动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因其塑造的高高在上的高权力地位,在当前强调平权化、中心化的互联网环境中显得不够讨喜,也带来了一些质疑声音,亟需提升业务能力,寻找突破口,重塑影响力。




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


柳夜熙,以电影级的制作水平进入短视频领域,切入火爆的美妆赛道,将传统仙侠与现代科技融合,集齐捉妖、国风、奇异、元宇宙等元素,一出道便将吸引力拉满,迅速走红全网,如今已成为坐拥千万粉丝的超头部虚拟偶像。




超头部的地位意味着高潜力的商业价值,目前柳夜熙正积极探索商业化可行性,在《地支迷阵》系列短剧中,已与vivo 、小鹏汽车展开合作,吸金表现力上战绩不俗。业务能力上,柳夜熙在短视频领域的表现力极强,自2021年10月出道至今,一共在抖音发布了16支作品,累积获赞超1900万,虽然作品的更新速度较慢,但超强势的引流能力,已与其它同类型的美妆偶像们拉开巨大差距,商业潜力无限。




虚拟偶像团体--A-Soul


A-Soul,于2020年11月底正式出道,半年内收获了几百万粉丝,一举成为国内人气最高的虚拟偶像团体,通过鲜明的人设打造、作品及直播等内容运营,收获大批迷弟迷妹。



无限向好的前景,因成员之一的珈乐宣布“休眠”而遭遇中断,从微博的趋势可以看到,2022年5月,因“休眠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A-Soul的声量骤然下滑,互动量冲上顶峰,负面舆论也急剧上升,团魂凝聚力、粉丝粘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虚拟偶像的讨论,虚拟偶像是否真的完美不塌?虚拟偶像是否通用需要人性关怀?当前虚拟偶像的生态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多远?元宇宙与现实世界联结产生的问题如何监管等等一系列冷思考。




谁在关注虚拟偶像?


与真人明星相比,目前虚拟偶像的整体粉丝量不突出,头部更是寥寥无几,他们的关注者都有什么特征呢?


“AI虚拟偶像研究室”通过数说故事算法技术,洞察了微博132位虚拟偶像的粉丝画像,发现他们是广泛聚集于北上广三地的青年人群,年龄段在18-35岁之间。


他们为什么喜欢虚拟偶像?什么类型的虚拟偶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为了更深度地了解虚拟偶像支持者的真实想法,“AI虚拟偶像研究室”以问卷形式,向200位虚拟偶像喜爱者展开了一次调研,共回收了186份有效数据,喜爱虚拟偶像原因中,近7成的受访者表示受虚拟偶像的人物类型及形象设定吸引,过半受访者认为虚拟偶像的塌房概率较真人偶像更低。而在支持偶像的实际行动上,普遍受访者更喜欢默默支持喜爱的虚拟偶像,其次是观看偶像的演出或直播,购买周边产品的比例占24%,购买代言产品比例为12%,由此可见,虚拟偶像在粉丝群体中的商业变现前景,在周边产品的开发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



打破次元壁的虚拟偶像,在现实世界中大放异彩,吸金能力不亚于当红小鲜肉。于热衷尝鲜的品牌方而言,如何衡量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下一期报告中,“AI虚拟偶像研究室”将测量虚拟偶像的投入产出效率,形成评估指标,帮助品牌方进一步看清虚拟偶像的真实价值,敬请期待。


以上是“AI虚拟偶像研究室”第一期虚拟偶像研究报告的节选内容,由数说聚合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更多详细数据及趋势洞察,请扫码获取完整版报告。



▌文章来源:数说故事

▌本期编辑:菲荼
▌商务合作:17338112792(微信同号)


浏览 2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