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TikTok:逆全球化下的当代猎巫运动

数据D江湖

共 394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0-08-10 10:25


开放与封闭的战争



1/5

时代进程中的三家公司


有些很牛的科技,让人喜爱,而另一些很牛的科技,则让人在惊叹之余,产生恐惧。非常不幸,抖音及其美国版TikTok就属于后一种,它常常让你感到困惑:“它怎么知道我好这口的?”


一位评论家说:“但我们仍然不知道TikTok的算法是如何编程的,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向哪些用户展示哪些视频。我们不知道它如何使用自己收集的数据,或者它如何制定和执行自己的规则。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事情——不仅仅是关于TikTok,还有那些美国社交媒体应用。”


更何况,这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打造的产品,这成了TikTok的原罪——尽管公司从CEO到首席安全官都是美国人,它的服务器和数据都在美国,中国人根本用不了。


如果仅仅因为它来自中国,那么卖给美国企业应该让人放心了吧?但川普一度说:不行,就是要封禁,卖给美国企业也不行。


这正是围绕TikTok的各种争议中,最令人困惑的一点——美国政府到底要什么?


当然,对于熟悉这几年美国政府与互联网巨头关系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但理解其更宏大的时代背景,却至关重要。


7月下旬,财经界还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一家美国企业获利联邦贷款而股价暴涨,另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收购了一家台资电子企业。


这三家公司,表面上毫无关系,实际也毫无关系,但如果放在同一个背景下,就具有了相同的时代特征:逆全球化。


本文就要聊聊这三家公司。



2/5

TikTok:当代猎巫第一


TikTok事件目前最新的进度是微软在与川普沟通后,继续进行收购,川普给了45天的谈判时间。


关于美国要禁止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国内多将此与华为相提并论,认为是美国打压中国成功企业的一部分,但这个看法并不准确。


华为是技术领先,确确实实是威胁到美国的科技地位,而TikTok是商业成功,如果美国要打压中国商业成功的企业,应该先拿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在美业务开刀。


事实上从一开始,当事人都明白,TikTok最终被封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TikTok在美国拥有上千万用户,在大选年得罪这些人,实在是有点冒险;


其次,TikTok上活跃着几万红人及其经纪公司,字节跳动公司也不是张一鸣一个人的,它的外国投资者有大约70%来自美国,这些人势必会加强游说;


最后,TikTok如果被封禁,虽然正是竞争对手Facebook等所希望的,但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就成了一场当代“猎巫”运动,所有的社交媒体都可能被指控滥用隐私,都将面临更严格的监控甚至被分拆。


最后一点,才是TikTok封禁问题上的深层矛盾——跟中国的关系不大,那是美国政府与公众对互联网巨头的“战争”。


国内对全球化的认知,源于中美贸易战时的舆论战,无非是造成美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流失,贫富分化加剧。其实美国人对“全球化威胁”还有另一个担心:跨国企业越来越大,成为超越政府的力量,威胁民众的权利,比如隐私权。


国内民众对互联网企业侵犯个人隐私的警惕,整体关注度不高,但长期以来,美国民众内心深处有一种对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互联网平台的不信任,认为它们在收集民众的信息、窥探民众的隐私,而这些巨头也竭力摆脱这一指控,但始终以公众利益为由,保护自己的核心商业机密。


川普高调反对美国企业收购,并不是真的想弄死TikTok,而是出于大选考虑,一方面展示其对华强硬的姿态,一方面继续给互联网巨头施加压力。先拿一个“外来的和尚开刀,几乎没有风险,可谓包赚不赔的生意。


这才是TikTok被迫卖给美国企业之后,我们觉得美国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抢劫,但川普却不依不饶的原因。 


所以美国才有另一种意见认为,与其封禁或或者卖给另一家互联网巨头,不如将其改造成一个透明的、保护隐私的道德型互联网平台。



TikTok事件,本质上是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民众对个人权利的担心,被控制欲更强的政府操控之后,发起的一场当代猎巫运动。


而本文要讲的第二家公司,则反过来得益于民众对安全的担心。



3/5

柯达:胶卷大王的古怪重生


7月28、29日,一家曾经辉煌却沉寂已久的企业“柯达”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股价两日暴涨20倍,原因是美国政府将向其提供7.65亿美元贷款,使其能制造应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的主要成份。


听上去确实是一个利好,但问题在于,柯达将制造的药,并不是什么创新药,而是“非专利原料药”,更偏向于化工行业,中国的很多制药厂都能生产。


那是因为柯达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选择柯达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柯达的胶卷业务让它有一定的化工基础设施,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原料药生产——这个“快”是指一两年。


让胶卷大王生产药,难道诺大的美利坚,已找不到更好的公司了?其实原料药生产曾经是柯达的业务之一,但后来被出售了,而这正是在美国生产的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加上环境保护运动,导致美国制药企业纷纷把药厂转移至海外的结果。


如今,美国市场销售的药品的原料的生产商,13%来自中国,18%来自印度。


相信柯达生产的原料药,仍然不太可能有中国或印度厂家的性价比,正常情况它,它们没有任何竞争力。但很明显,美国政府可以提高关税,强行使美国柯达的产品有性价比,甚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强行要求美国的制药企业使用一定比例的本土原料。


这个逻辑,就像我国政府要求党政军机构在IT招标中,强制使用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软件一样,在从零开始建立了“信创”产业。


所以,柯达重拾原料药生产,是在民众安全名义下的“逆全球化”,代表美国重夺产业链上游的企图。


说完了这家纯粹的美国公司,最后是一家纯粹中国公司,在柯达如日中天时,它的创始人只是一位深圳的打工妹。



4/5

立讯:破裂产业链的修补者


相比前两条新闻,这一条新闻除了业内人和股民,很少有人关注。7月20日,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公告将收购纬创股份子公司江苏纬创、昆山纬新100%股权。


纬创股份是何许公司?苹果iPhone三大组装厂之一,另两家是富士康、和硕。


那收购方立讯又是什么公司?


立讯的创始人王来春是富士康的第一代打工妹,从生产线员工开始,一步步走到课长后,辞职创立了立讯。从最简单的连接器开始起家,就是连接导体和电子元件的东西,类似网线的那个插头,一步步把业务延伸到天线射频、无线充电、光学、声学等多个品类。2018年,立讯首次成为苹果AirPods的组装厂。


立讯之前从来没有进入过组装业务,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又是非常之高,为什么能切入苹果的这一块业务呢?因为AirPods太小了,对精密制造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之前台湾的组装厂良品率一直不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立讯接手之后,很快将良品率提高到近100%,这才成为AirPods的第一大供应商。


组装厂听上去利润低,但占据了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可以通过更上游的零部件供应获利,这正是富士康成功的路径,如今立讯重新走一遍,不枉其“小鸿海”的绰号。


收购了纬创后,立讯将成为首个中资背景的iPhone组装厂,对于此笔收购,最紧张的当属富士康,“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电子行业是一个永恒的规律。


更紧张的还有台湾电子厂商,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开始把部分厂线转移出中国大陆,但没曾想却造就了中国大陆电子厂商趁势崛起。


一周前,有报道说富士康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扩建工厂,还有消息称苹果计划从中国迁出20%的iPhone产能,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这个计划当然是由其最大的组装厂富士康来执行。


所以,在中国的电子行业有两大趋势,一方面是欧美品牌主导的供应链来源多样化,导致日韩台厂商纷纷撤离大陆,造成中国完美的供应链出现破损;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企业趁势崛起,奋力填补这个缺口。


而且中国电子产业厂商,并不止步于中国大陆的产能。


从2017年开始,立讯、歌尔、闻泰等苹果产业链公司,纷纷在越南印度等国建厂,海外产能占比迅速提升,这使得它们能在贸易战的压力下顽强生长,也为它们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中流砥柱,维持着基于比较优势的全球分工合作体系。



5/5

开放与封闭的战争


一位华人工程师在内部论坛上沮丧地说:“收购TikTok是一场全球抢劫。”


柯达的一位高管说:“生产药品对柯达完全没问题,最好的技术还是在美国,我们可以轻易恢复这个产业。”


TikTok不会是最后一个,中资背景的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会在海外遭遇越来越多的苛责,更多的民营企业也会谨慎地对待海外发展战略。


但这并不完全是一场中美之战,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像药品、通讯、社交平台一样敏感,未来的世界必然是部分领域更加封闭,部分领域更加全球。


所以更大的战场是中国制造业与亚洲其他制造业企业的战争,只要中国供应链仍然保持优势,美国的资本、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没有理由放弃中国。


针对TikTok事件,学者兼互联网企业家梁建章发文:美国要封闭WeChat和Tiktok,咱们也彻底可以反其讲而行之,绽放谷歌和其余国际主流互联网网站,使得华夏领有更绽放的国际互联网环境。


我想,如果真有战争,双方并不是政府与政府,而是开放与封闭的战争,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战争。




--------   往 期 推 荐  ----------

    

浏览 2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