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5周年。在人类历史上,至今发生过两次最为严重的 7 级核事故,就是日本福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
日前,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入大海。此举引发中国、俄罗斯等多国反对,而同为核大国的美国却对日本的做法表示“支持”,西方媒体更是集体沉默。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美国及西方国家多年对苏联救灾努力的抹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原文首发于2021年4月17日,原标题为《“我和政委先上去,然后是共产党员”,他们拯救了欧洲,却被抹黑了35年……》,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挽救这么多的人,而直面死亡,并做出了这么伟大的牺牲!”
1986年4月26日凌晨,随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的一声巨响,一个庞然大物在火光中飞上了天空。当地居民在火堆上空,看到了绚丽的“极光”。
只不过,这束美丽的光芒,是致命的辐射。几分钟内,切尔诺贝利的事故等级就窜到了最高级!它们发出的放射性尘埃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100倍。而在爆炸后,熊熊燃烧的火焰远没有熄灭的迹象,核反应也依然继续。如果不马上处理,辐射尘和放射能波及全欧洲的空气和水源,半个欧洲都可能成为不毛之地。
纪录片《蝴蝶效应:切尔诺贝利》中消防员赶到火场的场景。美剧《切尔诺贝利》中苏联消防员瓦西里·伊格纳坚科的形象。
情况紧急,接到火警电话后,首批消防员6分钟内就赶到事故现场。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前来灭火的消防队队员被刻画为在毫无防备且毫不知危险的情况下冲入充满辐射的火场。
事实上,他们从一开始就戴着简易防护设备,且在到达现场仅半小时不到即意识到这场大火并不是单纯的火灾。消防员中有人开始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人体在接受到较强辐射后的早期症状。
意识到有辐射存在后,一些消防队员托人给核电站附近普里皮亚季城内的家人做好关闭门窗等措施,随即又返回火场,继续投入到灭火的抢险当中。一批消防队员被换了下来,另一批又顶了上去……
凌晨4时,火势被成功控制,没有蔓延到相邻的3号反应堆。6时许,明火被扑灭。直到早上7时,上级下达撤离命令,部分抢险人员才离开现场,而有的伤员在被送往医院后又跑回电站继续抢险。
最初受伤的28名抢险人员,其中多数是消防人员,因吸收远超人体承受的巨量辐射,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全部牺牲。
曾经宁静而安详的普里皮亚季,是当时苏联发展最快的城市。
明火虽然扑灭了,但4号反应堆内的核燃料就有约180至190吨,而爆炸已将8吨直接抛向空中,随后高空气流将其扩散至欧洲全境,甚至全球。为了控制污染物扩散,苏联空军接过了消防员的担子。他们要以人力从空中投放80公斤重的沙袋以及铅块、6000吨的硼砂和混凝土,以封闭裸露在外的堆芯。
安托什金将军回忆自己驾机在4号反应堆上空时的情形。(安托什金将军已于2021年1月17日去世,他因参加抢险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与美剧《切尔诺贝利》以及其他西方纪录片将参与救援的苏联军队形容为“不懂真相的可怜虫”恰恰相反,作为一支长期以来为核打击环境下的世界大战进行准备的军队,苏军飞行员们在出发前就已经知道,这次任务要面对无形的、致死的辐射,这比他们之前去的任何战场都要危险。而为了投放精准,苏联空军少将安托什金更是亲自驾机飞至高温和辐射极限的火场边缘。
虽然他们身在200公尺的高空,但那里的辐射量至少有1000伦琴,在这里暴露半个小时就足以致命。飞行员们每去一趟,就吸收5到6伦琴。有些驾驶员,一天飞行多达33趟。执行了几次任务之后,飞行员们就开始呕吐,如果再待久一点,辐射就会侵蚀肌肉,灼伤骨头。这群苏军军人们轮番上阵,第一天出动110架,第二天出动300架……在整场救援中,他们足足飞了3000趟。
防化部队亦是如此,在测定核辐射程度的行动中,苏联防化兵司令皮卡洛夫上将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疑似严重核辐射污染的地区。他当时说:“我已经老了,也许只有几年寿命了,生的希望留给年轻的指战员!”最终,1986年5月10日,反应堆被炸开的洞口被彻底封住。
在给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建立的纪念碑上,清楚地写了这么一句话:“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挽救这么多的人,而直面死亡,并做出了这么伟大的牺牲!”
反观福岛核事故,日本将原本可以把事故等级控制在4级的核泄漏事故,却因为东电的犹豫不决而错过冷却时间,导致反应堆爆炸、放射性物质泄露,使事故等级上升为最高等级七级。
日本为“歌颂”这支老年抢险队而拍摄的电影。
甚至连日本自卫队也直接拒绝了首相要求前往福岛救灾的命令。最后,只有被要求及自愿留下来的50人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留守,且据说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老年人。
为了“歌颂”这50个“英雄”,日本后来还拍了电影。一支老年抢险队成为阻止福岛核电站局面继续恶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听起来何其讽刺......
在封住的反应堆内,堆芯融化,可能烧穿底部进而污染地下水脉。若这种情况发生,孕育生命的第聂伯河将被彻底毁坏,从而危及黑海水域。另外,堆芯一旦烧穿底部,同反应堆废水池内的水发生剧烈反应,可能产生波及更大范围的新爆炸。
于是,苏联政府决定首先抽走反应堆底部具有放射性的废水。为此,需要熟悉核电站布局的电站工作人员去打开水池阀门,但那里已经被充满放射性的水所淹没。美剧《切尔诺贝利》中苏联官员在动员会上以金钱为诱惑招募志愿者的桥段。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为了在电站工作人员中招募到志愿者,苏联官员在动员会上以金钱作为诱惑。但事故处理的参与者称:“当时根本就没有提到钱的事情,我们大家都是自愿去的。我们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我们想去帮忙。”事故处理的主要专家勒加索夫院士回忆:“事实上,当时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他们倾心尽力,所图的不是任何奖励,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最终,三位工程师挺身而出成为志愿者,并成功打开阀门排出积水。与此同时,先后有一万名矿工响应苏联政府的召集,挖掘地下冷却通道。他们忍受缺氧、高温以及远高出正常值的核辐射,最终挖通了一条通到4号反应堆底部的150米地道。这些矿工中,超过四分之一没有活过40岁。英雄矿工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纳乌莫夫回忆:“我们被给予了严峻和重要的任务,总体上知道它的人很少。我从这里开始讲,矿工中去切尔诺贝利的人,都是经党委员会严格选拔的优秀掘进工人、志愿者!”美剧《切尔诺贝利》编造的苏联政府强迫矿工参加抢险任务的桥段。但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桥段:一个煤炭工业部部长带着荷枪实弹的士兵,想软硬兼施地骗工人去送死,工人不吃这套,马上针锋相对怼回去;矿工在挖地道时因觉得温度太高而脱光衣服在辐射里工作。可实际上,矿工们一直都知道危险,没有光着身子干活,而且一直都在使用最专业的设备来工作。在面对西方记者的采访时,即使终身都受到辐射带来的病痛折磨,他们依然眼神坚定地说:“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我们尽了自己的责任,我一点也不后悔!”与之相比,在福岛核事故中,倒是东电不得不开出一天40万日元的高薪,救援人手才进一步扩大。其实,西方国家只想说:苏联的“谎言”比核辐射更危险,至于抢险人数大量短缺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毕竟,东电的高管没有“说谎”,他们可是鞠躬道歉了呢。尽管之后他们依然放任灾难升级,甚至十年后要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中,全然不管此举所造成的后果。就在飞行员灭火时,屋顶的核废料也在不断扩散。在上面停留40秒,就等于吸入了一生所能承受的最大辐射剂量。假如它们全部挥发,就会产生巨量的放射尘,扩散至整个欧洲。
投入切尔诺贝利抢险的机器人。一开始,苏联动用了各类机器人来处理核废料,然而它们在强辐射里只撑了几分钟就全部报废了。参与清理核废料的苏军士兵在给同伴穿上防护用的铅皮。
没办法,只有靠人上了。苏军士兵给自己披上铅皮当防护,就拿着铁铲冲上屋顶,用血肉之躯挑战机器都受不了的辐射。
负责清理的塔拉克诺夫将军在对部队做最后的动员时说:“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每人上去铲两下就下来,不要超过40秒!我和政委先上去,然后是共产党员,其他同志在后面跟着,注意安全。假期和黑海疗养院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为了苏维埃祖国!”随后,将军和战士们扛着铁铲,飞奔到屋顶,挖走一部分废料,后面的人再不断接替……4号反应堆废墟上清理核废料的士兵,可见照片因辐射过高而受损。
在屋顶工作时,他们每个人都感到眼睛刺痛、嘴里发苦。但他们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把几吨重的核废料迅速挖走!对此,他们回答道:“我们不上,难道让人民上吗?”事后统计发现,他们寿命平均减少了10年,28人在当年去世。据乌克兰官方数字显示,来自苏联各地的20万人参与了灾后头10年的减灾清理工作,他们用血汗、健康甚至生命,大大降低了事故中心点向外30公里范围禁区的污染程度。30多年来,参加清理人员更是达到50万。没有这些勇士,整个欧洲也许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可是,西方却将他们蔑称为“生物机器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程度比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高100多倍。而福岛核事故与之相比,有一点是明确的:截至201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所积攒的核废料是切尔诺贝利的50倍!“谎言的代价是什么?”这句美剧《切尔诺贝利》中用来抹黑苏联救灾的话,现在应该送给日本了。参考消息网、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中国历史研究院”(ID:zglsyjy)、“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带你去苏联”(ID:BaigeTravel),企鹅号“络西”、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作者:[美]沙希利·浦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