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个小朋友和我联系,一个说自己拒绝了金蝶,后悔;另一个说想离开蚂蚁,求收留。
言语中带着动荡,动荡中带着不甚明了的困惑。
在第三节世界互联大会上,李彦宏发言环节,一上来就说,移动互联网创业已经结束了。
然后李彦宏笑了,解释说,他的意思是如果现在刚开始创业,或者还没有做大,再想做起来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移动互联网没有机会了?
我想他知道,这句“移动互联网没有机会”是秘书写的发言稿,是为了抓人眼球。刘强东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原话说:互联网红利已经没有了,接下来是传统企业的红利。如果把两人的话结合起来,你就明白,两位都想说,纯做互联网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结合才刚开始。大约05年以前,能进入—家宝洁这样的世纪百强公司,是毕业生最美的选择。而05年之后,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多会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互联网的红利,带动了人才红利。人才红利也挖掘了互联网的红利。最终涌现出了很多世界级规模的产品,和神一样的产品经理。此后每年,有大量的新人,通过社招或校招的方式,涌入产品经理赛道。然而,当我们把探照灯指向现阶段,会发现,互联网行业和产品经理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一句“流量枯竭”,而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切身感受。
提到内卷,有人说,产品经理诞生之初,就已经是非常内卷的职业。(1)职位的权责相对不确定的,为左右逢源各路诸侯,要懂一点技术吧、懂运营、懂设计吧……重要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如何有效学习高回报的知识。
(2)光学习做事情还不行,被称为“工具人”,要有商业思维和市场感,才能确保整个团队方向战略正确。终有加班加不动的时候。
(3)每个公司的特殊性不同。不要认为自己一直这样做事的,就是对的。很可能换个公司。就从“CEO”前身,变为端茶倒水的。
(4)同样有35岁、996、985、211的过滤门槛。
因为还没看到行业周期的力量,所以人才还在多年的“惯性”下,持续涌入。互联网公司的职位的热门程度,产品经理仅次于技术类。互联网行业周期,新世纪以来技术周期一直在上行,新技术一直在不断改造既有商业模式。2019年大厂裁员,就是经济学理论的再验证:可以被创造的行业已经差不多了,现在互联网都是巨头天下,群雄逐鹿时代过去了意味着产能缺口逐渐在缩窄。22年的大裁员,更让很多名声不好的企业的离职率都降下来了,为啥?因为出去一片火海,谁也不敢辞职。“选择大于努力”,内卷之下,产品经理如何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发展赛道呢?俞军说:做to B产品,是求稳的产品经理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互联网公司,或产品经理如何选择一个领域,其实本质上是看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从市场需求看!三百六十行,唯有互联网行业把“需求”两个字念出了精髓。“需求”在互联网从业者每天的工作语中,频率可能是最高的。凡宇宙种种,存在本身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对周围和自身的诉求:存在本身的需要;
与外界关联之后的需要;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下演化出来的需要……
满足的载体是产品;
途径是交换;
成本是价值;
一切的处理者,是人。
从互联网角度把这些需求进行归类,真正有价值的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人的需求,和企业组织的需求。二者并不是孤立的:通过人与组织的交互,比如上班,就形成了交叉领域的需求。从被视为2B元年的15年至今,在国内,2B行业的市值来看,仍远远低于国外。这就从一定层面说明,国内的2B市场,潜力巨大,似乎就是“蓝海”。C端市场吸纳了用户、创业者。更容易出现高盈利。
B端市场环境尚在发展阶段,不容易标准化。
投资人的逐利性。
以前,仿佛不做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产品经理。而现在,产品经理圈子里的B端课程和B端书籍推广明显多了很多。什么是流量红利期,就是狼多肉少,一窝蜂渴望使用产品。从08年到13年,移动化带来的新产品把用户每周上网的时长,从PC时代的16小时,提升到了25小时,提升比例56%。因为此后的五六年里,用户每周上网时长,累计也只提高了2.6小时。
这种客观的艰难所映射的瓶颈意味着,市场增量已经见底,巨头们早已完成了升级和装备,后来者少不留神就成了一道经验之菜。这就迫使互联网创业者寻找新的方向。而互联网+也为B端吹起了一阵风潮。资本在C端市场的金效率趋低,资本家变的谨慎,而随着2B市场的发展,必然愿意扶植线性盈利、相对稳定的B端市场。行业本身的发展和壮大,自身也需要高效系统赋能,以求降本增效。并且这种诉求呈现规模化。导致企业宁愿作为甲方花合理的加钱租用、购买,也不原因自己招人开发。俞军说:做to B产品是求稳的产品经理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
相对而言,to B是保守但稳定的业务方向。因为这个需求永远存在。所有企业发展越好,所有业务规模越大,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此外,大企业也不会像to C产品一样只有一两家幸存,仅互联网就有很多企业和很多业务足够大,所以岗位容量多,选择丰富。再者,做这些工具产品的方法和原理也比较相似,经验价值有一定可迁移性,所以如果离开一个大企业,还能去另一个大企业。所以,做to B产品是求稳的产品经理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本文尝试从产品选题、业务、用户画像等方面,做简单的个人意见分享。S:寻找对自己有利的领域,不仅仅是做产品,更是做服务。所以推广能力、服务能力、产品能力是三辆并行马车。在前期可以从自有业务做起,慢慢推向其他公司。也可以采取孵化合作的方式推进。O:关注自身的弱势,打造天然壁垒护城河。产品可以抄到,但IP和服务等是无法被抄袭的。T:寻找朝阳行业和市场空间更大的方向。比如医药零售端容易被巨头垄断。但是做AI辅助延误研发,大数据预测药物选型、自动模拟蛋白靶向效果等,就是更加有生命力的方向。T:注重良性盈利模式的培植。以启用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至于在某些外部威胁中进退两难。此外可以寻求与强者联合。B端产品在细分上,包括2S、2G等。以面向业务的方式设定产品,这就注定带着业务的色彩。行业壁垒导致不同意真正做到同理心:自身不是用户,主观臆想容易出错。需要一定的业务背景;重视逻辑和流程,通用和个性化定制需求权衡。需求是用户的需求。B端的用户是一群带有角色的人。他们不是自然属性的角色,比如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会计、售后客服等。B端产品的用户画像就不能采用无脑硬套C端用户画像、刻意为建立画像而画像、过于追求画像广度而不注重深度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用户画像的勾勒。避免导致与业务场景的关联甚微无法对垂直业务进行有效赋能、目标客户锁定出现偏差导致无法创造真正的用户价值,间接的导致产品无法创造商业价值等一系列问题B端用户信息获取壁垒高。用户样本少、数据获取难、业务理解需求高、测试难进行。不同职位不同权重,关心的价值不目标、决策权、使用人数不同。不同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不同。付费者与使用者分离:老板付费但不用,员工用但是不付费。二者天存在迎合矛盾。B端需求,虽然比较直接,但是更值得挖掘。因为一个诉求背后,可能就是一个业务完整链条。强化通用的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业务调研能力、实现机制理解等,可以参考一本后端产品书籍《后端产品经理宝典》。当挖掘出所有的业务场景、用户故事地图的时候,这个轮廓才能被一点点形成产品模型,并最终完成闭环。B端产品不能免费,因为盈利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客户也更容易放心。常见的收费模式:基础版免费,衍生功能付费;一口价买断;按时间、按数据量付费。本地部署的ERP:如药店的出纳软件、安捷伦仪器操作系统;平台级别的PAAS:如低代码平台JEPaas、简道云。非产品化的SDK:如法大大的签章接口、向芯的美颜、腾讯的鉴黄接口。本文从互联网产品行业本身的变化、产品经理的内卷、外界新人不断涌现三个方面,借俞军的话引出B端产品经理的选项。
介绍了B端产品的特点,最后简单分析了如何做好B端产品。虽然俞军说B端产品相对稳定,但笔者认为B端产品经理比C端产品经理的要求更高。因为除了强化产品设计能力、用户场景化通理性和换位思考之外,还要深谙行业知识、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等。目前市场上B端的学习资料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学习。
如果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业务调研能力、实现机制理解等方面薄弱的同学,欲进B端产品领域,可以学习后端产品书籍<后端产品经理宝典>。点亮,第一时间给您推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