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亿智慧养老市场,走到哪一步了?

共 4704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4-22 20:15

《2024年智慧康养平台模式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


文|王菲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为了应对日益凸显的养老难题,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与去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康养产业正逐步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医疗、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产业领域正纷纷涉足康养产业,共同推动其快速发展。智慧康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机构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4.43%,占养老产业总规模的78%。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或达11.4万亿元,并呈现出与科技加速结合的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然而,尽管智慧康养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亿欧智库《2024年智慧康养平台模式发展研究报告》将在近期发布,该报告将梳理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剖析以城市平台为基础的完整生态链,在梳理智慧康养发展的同时,也希望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慧康养整体渗透率不高


通过深入调研,尽管智慧康养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其整体渗透率却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目前,我国养老市场主要还是以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为主流,机构养老占比相对较小,这也导致了康养产业在智慧化方面的发展比较有限。


从市场实际覆盖情况来看,智慧康养在社区和家庭中的渗透率尤为不足。尽管部分家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化设备,但像智能穿戴、一键呼救等先进功能,以及与医院和社区紧密联动的服务,其应用比例仍然非常低,尚未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服务体系。


技术与设施的限制成为制约智慧康养渗透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部分养老服务相关的技术尚未成熟,同时设施配备也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智慧养老服务的全面发展。此外,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对养老社区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实施难度。


此外,成本因素也是阻碍智慧康养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土地购置、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昂的成本使得许多养老社区难以承担智慧化升级所需的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智慧养老服务的普及和推广。


在产品技术层面,部分养老智能产品的设计并未充分贴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导致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遭遇诸多不便。面对海量的智能化产品和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老年群体往往感到茫然无措,甚至可能产生“信息恐慌”,这将影响智慧康养服务的实际效用和用户体验。


当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尚处于试点阶段,还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2023年12月,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和 2017-2019年(前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通过复核名单的通告,其中95家企业、园区、街道(乡镇)、基地成为试点示范单位,另有242家企业、街道(乡镇)、基地通过复核。


业内人士分析,应用试点示范名单的公布,为各地做好智慧健康养老提供榜样,有利于激发各市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健康养老服务更加智慧化的热情。然而,试点地区在信息平台和场景建构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老年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待提升,智能设施设备的也存在闲置的情况。


因此,为了促进智慧康养服务的广泛普及和高效运作,必须将产品的适老化设计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意味着在设计智能产品时,应深入了解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确保产品功能易用、界面友好,真正符合老年人的操作习惯。


此外,加强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提升对智能化产品的认知和理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自如地享受智慧康养服务带来的便利。


协同合作下的多重挑战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虽然我国已将智慧养老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任务之一,但资源协同、数据协同以及产品技术协同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资源协同方面,智慧养老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涵盖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日常生活服务等关键环节。尤其在社区养老模式下,由于老年人的居住分散,健康状态动态变化且难以实时监测,因此,对医疗、助浴、助行、如厕以及感知类等多种协同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然而,受限于当前投入不足等因素,社区在整合这些服务资源时面临重重困难,导致各项服务难以有效衔接,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来支撑智慧养老的深入发展。


此外,数据协同也是智慧养老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养老行业缺乏数据标准化,导致各系统提供的数据五花八门,数据存在但难以被有效利用和保护。这不仅影响了智慧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也可能导致老年人隐私泄露等风险。


产品技术协同方面,智慧养老涉及众多智能硬件和物联网技术。但目前市场上各种智能硬件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兼容性差,增加了整合难度和成本。为了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和要求,促进各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智能硬件和物联网技术的升级换代。


尚未形成完整闭环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智慧康养在推进的过程中,尚未形成能够集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养老于一体的完整商业闭环,这意味着现有的智慧康养模式尚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无法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亿欧大健康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智慧康养的核心要求是确保安全、提升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服务和人员的分散性,使得高效覆盖和集中管理变得异常困难。


尽管一些大型养老社区能够服务众多老人,但相较于庞大的养老市场,其规模仍然有限。而对于更为广泛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模式,如何实现服务的普及和管理的集中,更是智慧康养面临的巨大挑战。


要打破这一局面,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大型养老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智慧康养中的引领作用。同时,科技型企业与养老型企业的深度融合也至关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智慧康养服务的升级和完善。此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智慧康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市场环境不佳、盈利模式尚待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地制定扩张策略。轻资产运营和与多方合作可能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的有效途径。通过发挥自身在养老运营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对养老行业感兴趣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与政府、社会资本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智慧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产业必须积极探索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模式,确保服务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人群,并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产品,不断完善康养产业链条。


总体而言,智慧康养已逐渐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2024年智慧康养平台模式发展研究报告》也将对现有的城市平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进行解读,敬请期待。



END

推荐阅读


浏览 3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