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电视直播的窗口期还有多长?
共 4132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3-07-30 07:04
最近,安培分析公司(Ampere Analysis)的一份调查显示,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37%的互联网用户声称在平常的日子里很少或根本不看线性电视,到2023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上升到了45%,增长了22%。反映出传统线性电视所面临的不甚乐观的用户流失现状。
这一调研还显示,虽然年轻群体对广播电视最不感兴趣,但在声称不看线性电视的人群中,35%的人年龄在45岁以上,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28%有所上升。这也意味着,连电视前最主要的中老年受众群体,也在越来越多地放弃线性电视。
虽然是来自国外的调研,但传统线性电视遭受冲击同样也是国内市场所面临的。最直观的例子无疑是近些年众多地市级频道的关停并转,有数据显示,仅2022年,就有20多个频道频率陆续关停。
虽然电视频道的“精简精办”本就是广电深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本质上,这还是源于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业态的冲击下,传统电视频道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用户快节奏的娱乐消费习惯。
根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分别是网络视听的前两大应用。
相比这些拥有巨大声量甚至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业态,传统电视频道颇显落寞。比如具体到营收上,《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不管是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还是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和电视购物频道收入,都有两位数的下滑。
而且,对当下的电视直播频道而言,起码在用户感知上还是免费的,如果将其单独进行收费,参考去年9月用户因在OTT平台观看《开学第一课》发现CCTV-1竟然都要VIP而引发广泛抗拒和吐槽的事件,电视直播用户大概率还会进一步流失。
长短视频平台在用户注意力和观看时长上对电视直播带来分流的背后,是前者在业务场景和需求满足上对后者替代性的不断增加。
比如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随着内容自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内容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此过程中,这些平台还在不断加大独播占比,也导致了近些年不少内容出现从先台后网到台网同步,再到先网后台的转向趋势。
短视频方面,且不说从信息获取到视听娱乐,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在趣味性、互动性、便捷性方面就已经对传统电视直播形成了体验上的“降维打击”,仅是直播内容上,不管是新闻、体育赛事直播,还是晚会、演唱会直播,或是早已达千亿规模的带货直播,都在对传统电视直播产生冲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很多内容还可以直接投屏。
此外,在全媒体多元融合传播环境下,就像央视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春晚等栏目,早已开始了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的直播尝试。如果说这些还只是某个具体栏目向短视频平台的迁移,那么如CCTV-6,则已经在分时段地在抖音等平台进行转播。
抖音上的央视直播栏目
其实,哪怕聚焦于大屏渠道本身,根据CSM此前发布的《2022年电视大屏收视洞察》,大屏非直播内容、互动内容也在不断蚕食用户时间,收视份额持续上涨,并挤占直播空间。
这是一个渠道愈发多样、用户不断分流的时代,再加上传统电视直播内容的不可替代性在降低,而其线性模式很多时候又难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导致人们观看视频点播、短视频、网络直播的理由在不断增多,而观看传统电视直播的理由则在不断减少。
尤其是,如文章开头调研数据所显示的,国外45岁以上不看线性电视的人群也在增多,就国内而言,虽然中老年用户是电视直播最主要的观看人群,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下沉,短视频、网络直播在这一群体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他们对传统电视直播的依赖性也在降低。
当然,电视直播目前依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只不过,在传统广电向新型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广电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公信力也在不断建立,相较之下,这反而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种种因素下,传统电视直播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公信力、用户习惯等优势逐渐被消解的背景下,留给电视直播的窗口期并不长。
对此,有观点认为,长远来看,央视级、省级卫视频道由于地位强势,未来依然将持续发挥影响力,但地方频道则存在很大被替代的可能。因此,电视直播需要新的变革。
目前,除了关停并转,行业也在采取措施,以巩固电视直播的地位和优势。比如在IPTV、有线等大屏渠道,正在进一步将电视直播定位为第一使用场景,甚至要求开机后的界面必须是电视直播界面;再比如拓展更多传播渠道,如上述提到的一些央视栏目,不断将优势内容延伸到新的媒体平台。
除此之外,对于电视直播频道这一业务形态本身的变革,有观点认为,未来可以从区域性的直播向标签化、行业化的直播靠拢。也有观点认为,对一些地方直播频道而言,可以基于本地化优势,做好媒体+服务、媒体+政务等方向的转型。
其实,除了新闻、赛事、晚会等少数需要实时直播的内容外,传统电视直播频道本质上就是一种轮播,基于此,融入智能推荐,或尝试FAST等新模式,以满足用户不断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是电视直播频道可以探索的方向。
可以说,作为电视端最基础、最具代表性的业务,电视直播频道将持续存在,但其形态和内涵接下来则会迎来更多新的变化。
您认为电视直播将如何变革?
报告推荐
推荐阅读
本文由「流媒体网」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