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能力和态度哪个更重要?

肉眼品世界

共 2788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11-18

项目团队中有句话,“组员这是能力问题,工作态度还是好的”。通常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能力问题”似乎就比较容易得到谅解。


抛开时代、机缘、天赋、性格、出身、早年教育等这些我们无法全然掌控的因素,或许将我们的个人“能力”划定在某个范围内,还有一部分是态度问题。



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因为“态度”就是,你在这个项目里想把自己“能力”的边界,推到多远。


有态度的人,不要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差不多”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很多人学习上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应付了事;生活中粗心大意、随意邋遢等等,其实都是“差不多”心理使然。

“差不多”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若干个小的“差不多”,集中起来就会导致“差很多”。

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上错一点、下错一片,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形象也不利。

其实质是一个态度问题,与能力基本无关,但与一个人的品行、性格、习惯有关。

鲁迅先生曾专门批评过“马马虎虎”现象,胡适先生还写过一篇寓言故事叫《差不多先生》,这位“差不多先生”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最终因为找错医生而一命呜呼。

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其处事方式,至今仍是不少人的写照。世界上的事最需要“认真”,也最怕“认真”。

所以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要做,就把项目工作做到极致。以一种“既然做了,就要做好”的劲头,才有机会去承担更大责任,赢得更多的胜利。


有态度的人,擅长学习


从别人身上学习


在项目团队中能力比较强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留意“别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方法能帮我做得更好”。这种项目成员的雷达始终是开着的——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经验,敏感更优方式。



在项目执行中需要的技能,包罗万象,动态发展,并没有一本“工具大全”可以让你读完一劳永逸。怎么写清邮件、怎么有效开会、怎么管理时间、怎么活跃气氛……放眼望去,是日常中许多人在给你示范。


主动自学


有过孩子的妈妈,大约都讨论过孩子吃饭的习惯问题,有些孩子会需要大人满世界追着喂。当我们工作后,项目团队也有“等投喂”和“自己吃”的组员。前者需要一点推动,后者自己买菜、自己点菜、自己搜索菜谱学做菜。


有能力的组员,对未知的世界,他们有“我可以”的态度。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资料,可以跟人请教,可以买书上课,可以看帮助文件,可以边试边学……



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走得多远,变得多强,过得多好。


有态度的人,更多秉持成长型思维


《终身成长》一书中谈到两种思维: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评价,会急于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担心自己被否定。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关心自身能力的提高。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一般都有害怕失败、回避挑战、故步自封、追求完美的特点。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挑战、坚韧刻苦的特点。


这两种思维模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它们决定了我们如何想问题、如何做事情、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如何处理好与同事下属之间的关系......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比如,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板崇尚精英主义,强调个人能力,不喜欢团队合作。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板看重团队协作,并善于接受他人建议。


再比如,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很难自己走出失败的经历,总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更会通过复盘来分析:这次没有做好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次如何改善。


哪有什么能力问题,不过都是态度问题


在项目跟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会觉得非常舒适。而当所做的事情超过自己的能力边界时,就会觉得非常沮丧、痛苦和迷茫。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面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项目工作,往往第一反应是拒绝,即使这可能是个能晋升的机会,也会摇摇头说:“我目前的能力做不到,我不会。”


而如果在平行时空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人,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认真分析做好这件事背后的机会,并通过完成这件事,倒逼自己学习,积累能力,一步一步打怪升级。或许,这就是与前者拉开差距的开端。



其实,在项目中所谓的能力问题,80%都是态度问题。哪有人一出生就样样精通的,都是在一件件事情在项目中磨练出来的!


态度的三个层次


如果想要在做项目的路上有很好的发展,那么一定要有好的态度。


在环环看来,态度有三个层次。


扛事的态度


什么是扛事儿的态度?


就是在项目团队中当一件事没人做的时候,而你的能力可以达到的时候,你毛遂自荐,说我可以。当这部分工作安排给你的时候,你说我可以。


在项目工作中面对挑战,不是下意识往后退,不是认为我不行,做不到,不可能。而是说我可以,哪怕不会,我也能学。这就叫扛事的态度。能扛事,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第一步。



解决事的态度


在项目团队工作,不是说答应了就不管了,而是说把事情应下来后,要用尽一切力量去解决。说很容易,做到挺难,很多人都是接受安排的项目工作时,答应得好好的。但最后他们根本不做,或者敷衍地做,到最后领导问起来时,又找一大堆理由。


最讨厌的,就是只承诺,但无法执行到位的“伪靠谱”的人。所以要拿出解决事的态度。一旦承诺,就要想办法兑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去完成它。



很多人之所以把事情搞砸,缺的不是扛事儿的态度,而是解决事的态度。


精进的态度


有解决项目难题的态度还不够,还要有精进的态度。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有上限,总有些事情是在我们能力之外。所谓苛求过程,释怀结果。在你的能力之外,事情搞砸了,领导会理解并尊重。


但不能重复性犯错误,不能永远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失败了,并不是说就这么算了,而是要告诉自己:下一次,一定要做成功。因此,就要有项目的深度复盘,要自己Review自己、复盘结果,复盘过程,复盘一切,抓住能提升自己的一切机会。


最后,当下一个任务到来时,再把它做好。


过去的态度决定了现在的能力,而你现在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


当你不断精进,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你也会越来越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推荐阅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社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