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400次!长征火箭,YYDS!商业航天发射,各国火箭“不谋而合”;Kymeta拟在明年夏天前发布一网终端
共 4719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12-16 12:21
《卫星与网络》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12月10日8时11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将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新技术试验验证。执行本次任务的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研制,05组卫星分别由八院、五院研制。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飞”至今,长征火箭51年间实施了我国92.1%的航天发射任务,先后将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为96.25%。
在400次发射里,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仅用2年零9个月。
在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看来,“长征火箭4个百次发射,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100次,更高更远200次,脱胎换骨300次,大国重器400次。”
“在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的背后,提高的不仅是发射频率,也是发射能力的整体提升,更是航天科技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体现。”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指出,在最近的100次发射中,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均由长征火箭送入太空。
目前,正在服役的11个基本型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和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并能支撑无人深空探测。
在最近的100次发射中,还涌现出长五B、长七A、长八等新成员,“长征家族”不断壮大,为中国航天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将有力推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火箭重复使用、落区控制、无人值守发射、多星部署等技术的突破将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次实现新跨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还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以长征这部英雄史诗命名的长征火箭实现400次发射,正是建党精神、长征精神与航天精神一脉相承、交融互通、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中国毋庸置疑是航天大国,长征火箭地位超然,早已获得国内外航天业界的认可。400,看上去是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其背后曲折婉转的故事,跨越65年的奋斗历程是外界少有人能体会的。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航天技术蓬勃发展的现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与某国的差距,已经不想承认又必须承认的是,在孤立发展的现实情况下面临融合创新能力受限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和国际同行的交流,和在国际市场上的检验。90年代虽有几次国际市场的挫折,可正是这些挫折和解决问题中的交流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启发。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创新驱动力,这是摆在所有中国航天人面前的挑战。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Nz0HgZTCesIsLD5_9tNxA
目前商业航天发射呈现出什么特点呢?
经过6年的竞争迭代和发展后,我国航天发射总数、入轨载荷数、入轨质量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多型民营火箭经历了首飞“大考”。但也要看到,行业萌芽期爆发后,运载火箭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充分显露,大浪淘沙过程中不少民营火箭公司已悄然倒下。
无独有偶,受美国SpaceX公司和火箭实验室等头部企业的示范作用影响,国外民营火箭公司也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全新阶段。总的来讲,体现出3个明显的趋势方向:
首先是它们大多瞄准运力吨级以下的微小及立方星发射市场,刻意避免与成熟的大中型运载火箭直接“对线”,并清一色地选择了液体火箭,这些都降低了研制门槛和投入。其次是低成本化,他们都在想方设法降低发射成本,尤其是单位重量发射成本。最后他们大多在追求高频次发射,尤其是偏好在传统发射场外,自建更加灵活的发射台。目前绝大部分初创民营火箭公司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千克级别而非吨级载荷的发射市场,这实际上是由市场需求驱动的。
随着微纳卫星市场的逐步繁荣,尤其是立方星开发周期和技术门槛的不断下降,加上众多低轨星座的示范作用,微纳卫星的发射需求逐年攀升,甚至有井喷之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100公斤以下入轨卫星数已从2016年的每年不足100颗攀升至当前的每年200~300颗。1000公斤以下小卫星发射总量更是得益于星链的组网,从每年几十颗增至近千颗。以往小卫星发射平台大多依托吨级近地轨道运力的中型运载火箭,且多为“拼车”和“搭车”两种模式,但对于微纳卫星的客户而言,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发射,都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载荷进场不同步和主载荷的延迟,以及传统发射承包商积压的大量发射订单,都可能导致发射推迟,无形中拉高了卫星成本。
此外,受限于主载荷的目标轨道和客户需求,这个“车”也不是想搭就能搭。随着微纳卫星乃至立方星的快速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张,这种简单、灵活且廉价的小型运载火箭,已经在传统发射商的夹缝中开辟出一片蓝海市场。
随着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发射成本和门槛的降低,发射“鞋盒子”卫星已经不能满足部分民营航天企业的胃口了。太空旅游已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亚轨道旅游由于难度小、见效快、费用低,已经形成一片新市场。
就在今年,“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相继开展首次载人试飞且均获成功。虽然两家公司的票价都不菲,但目前都已经“开门迎客”,进行商业运营。
此外,军民融合也是商业航天的新发展方向,欧美越来越多的军方项目正借力参与到民营火箭公司的融资和订单中。
总之,愈加激烈的火箭竞争形成了一个有序、良性的产业链和行业反馈机制,它不会由于国家投入的多寡而出现冷战时代戛然而止的低潮期。这不仅为商业航天企业创造收益,而且通过降低边际成本的办法推动商业航天企业出资进行技术创新,以期获得更明显的经营优势,最终促进航天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航天元年,那国际上来说掀起这一波浪潮的就是跨界者SpaceX了。猎鹰重复使用火箭实现的从零到一的突破和创新,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的成本。马斯克解决了火箭发射产业的第一性问题,即经济和规模的瓶颈。紧随其后,SpaceX的Starlink又掀起了低轨星座的浪潮,得益于其超低的制造和发射成本,Starlink迄今已经发射近2000颗卫星,超过所有国家发射卫星总和。所以才有世界各国航天业界的“不谋而合”,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其实是不得不一起奋起直追,赶上SpaceX的脚步罢了。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vNCmT6623UpAHbLXEPDsw
科普教育我很赞成,但也就想知道天宫可以给我们成年人也开设个课堂吗?在太空探索这块,全人类都有好奇心吧。真心希望天宫能开直播,就粉丝们的热情,都不用带货(当然能带货最好,宇宙射线面膜之类的),光是打赏的力度,应该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载人登月、登火的经费吧。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FkwuMop8-UK0dXqLi5CKQ
天线制造厂家凯米塔(Kymeta)12月1日宣布了一项伙伴关系,要同一网联合研制面向一网低轨宽带网络陆上静止应用的一款平板电扫用户终端。凯米塔称,该天线将以其去年11月向商业市场发布的u8终端为基础,并将在明年三季度前对外发售。
一网交付与运行主管弗朗西说,“凯米塔具有开创性的u8终端不需要借机械部件来指向卫星,与我们的低轨网络配合使用将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为政府、企业和社区带来高通量和低时延的通信服务”。凯米塔称,其同一网签署的联合研制协议还为研制陆上和海上移动型终端铺平了道路。
除了能连接一网的低轨卫星,双方的工程团队还打算让这款新终端能与静地轨道上的卫星兼容。一网和国际通信卫星公司11月份向美国陆军演示了能用u8和其它终端让静地和低轨宽带服务放在一起使用。凯米塔曾表示其正在为未具名的静地轨道用户提供服务。它9月8日宣布,u8在外场测试中利用一网的低轨网络达到了200兆比/秒的下行速度。
一网正在同多个天线制造厂家开展合作,包括鹰雷技术公司以及雷神技术公司的子公司柯林斯宇航公司。这家低轨运营商还在探讨与韩国企业集团韩华结成伙伴的机会。韩华已向一网进行了投资。
在10月14日的上次组网发射后,一网拟由不下648颗卫星组网的星座眼下已有358颗卫星部署入轨。该公司拟在本月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启动其商业服务,并要在明年底前把余下的约290颗卫星部署上天,以开通全球连接服务。
一网的终端终于有了些消息,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是如果是Kymeta的话,这又难说是个好消息了。动辄上万美元一个终端天线的成本,注定了他的应用只能局限在企业、政府USO和JD市场了。在目前卫星市场收缩的形势下,这部分的业务它又能从传统卫星运营商的虎口下刨出来多少食呢。低轨星座的市场是个赢者通吃的市场,面临Starlink的500美元终端的选项,一网自以为可以服务细分市场的承诺,最后可能会沦为一句空话吧。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JrjQdFeleyz9mBEnhyFEQ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实体店回归与商业航天的机会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