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互联网大厂的最后一站后,该何去何从?
共 2071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2-10-19 23:51
昨晚被老许叫出去喝酒,听了他从字节跳动离职的故事,心里五味杂陈。
老许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先在新浪工作,然后到了字节跳动,在这个被他称为生涯最后一站的地方待了七年之后,老许离开了。
说实话,在这个节骨眼从头条离职,我并不是非常意外。
前几天华尔街日报一则新闻披露,字节跳动2021年净亏损8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41亿。
849亿美元,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京东的市值大约是723亿美元,科大讯飞是100亿美元出头,也就是说,字节跳动去年亏损了一个京东加一个科大讯飞。
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上各种关于字节跳动即将大规模裁员的说法。
当然,也有辟谣的。
有网友说,字节跳动的亏损是表面文章,这些亏损数字只存在于账面,体现字节估值而不是盈利能力的变化,并不会让字节跳动损失一块钱现金。
也有字节跳动的员工说,亏损是做给国家看的。
言下之意大家自行体会。
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喝酒的时候,我很自然地问了老许离职的原因。
“我是主动离开的”,老许喝了一口啤酒,淡淡地说。
“不会吧?现在经济情况都这样了,别人对你这么稳定的大厂工作羡慕都还来不及,你还主动辞职?”我有些诧异。
“害,早晚的事儿。别看公司整体营收还在增长,主要是DY和TT,我们这边早到头了,从前两年开始就一直在削减开支,现在不走,过阵子一样赶你走,何必呢?头条这边你是知道的,有用的时候当你是块宝,用不着了你就是根草。”
“国内业务增长到头了?”
“差不多了。互联网玩的就是用户量,全国8-10亿的规模,阿里和腾讯差不多划拉满了,字节六亿,小红书两亿,所以还能增长,不过字节这边,就快到头了。”
确实,都说字节跳动是互联网大厂的最后一站,因为只有字节跳动的业务还在增长,还有钱,能接收各路高手,这些年,各个大厂的精英不少都去了字节跳动。
“真是难以想象,如果连字节跳动都开始裁人了,这些人还能去哪儿?”
“谁知道呢?”老许苦笑道。
“中小创业公司呢?”
“更难。寒潮来临,大厂虽然没有业务增量了,但还能靠着业务护城河坚持住,中小企业拿什么顶?前些年,随随便便编个PPT出来就能拿投资,让很多人产生错觉,以为钱就是这么好挣。现在泡沫破了,风快停了,有人浮出水面,有人跌下来了。”
“不过大厂虽然一边裁人,一边不还在继续招聘吗?”
“狡兔死,走狗烹。打江山的时代过去了,固守业务不需要太多创造力,留着我们这帮老的干嘛?同样的工作岗位,招个刚毕业的不比给我们养老划算吗?”
我没有接话,心里默默想起一个前同事讲过的事:前同事离职以后,去另外一个大厂面试,结果给他面试的一个部门经理,居然是他两年前给人面试且没通过的一个小孩,那场面有多尴尬实在是难以敢想。
老许点了根烟,接着说:“年轻时候感觉不到,最近几年我特别羡慕《生活大爆炸》里的那群呆子,他们每天下了班以后,有那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该玩游戏玩游戏,该约会约会,正经事业完全不耽误,谢耳朵拿了诺奖,莱呆当了终身教授,连那谁都上了太空……”
他叹了口气:“可我们拼死拼活卷了这么多年,除了天天加班,还剩下什么?我都忘了上一次玩游戏是什么时候了,小孩放学从来没接过一次,减肥的决心下无数次,可哪儿有时间去运动啊……”
“国情不一样嘛!”
“确实,虽然辛苦些,但毕竟日子越过越好。不过啊,我们这帮互联网人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至于这么悲观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问我:“我记得你很喜欢刘慈欣的《三体》吧?”
“必须的,大刘铁粉嘛。”
老许拿起手机,划了几下:“我这两天反复在看《三体》里常伟思和汪淼的这段对话:
‘汪教授,你的人生中有重大变故吗?这种变故改变了你的生活,对你来说,世界在一夜之间变得完全不同。’
‘没有。’
‘那你的生活是一种偶然,世界有这么多变化莫测的因素,你的人生却没什么变故。’
……
“是的,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偶然,从石器时代到今天都没什么重大变故,真幸运。但既然是幸运,总有结束的一天;现在我告诉你,结束了,做好思想准备吧。”
老许放下手机,端起酒杯:“我们从小到大,过着越来越好的生活,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我们一直以为,这就是世界发展的规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他轻轻地喝了一口:“其实这些都是偶然,是幸运。现在我告诉你,结束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大好形势就快结束了,做好思想准备吧。”
“你真是越来越多愁善感了,不在头条工作了,不如改行写头条文章吧。”
老许笑了笑,又抽出一根烟,吸了一口,吐了个烟圈。
“在头条的最后几个星期,我焦虑到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怕业绩不好,怕被辞退,头发都快掉光了。现在辞了,反而一身轻!”
后面我和老许聊了很多和工作无关的事,主要是家庭,是孩子。
老许有个很听话、很用功的儿子,但是他说,自己卷了半辈子,不想再让儿子继续卷了。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先歇一阵子,陪陪老婆孩子。然后,或许会移民吧。”
老许这些年虽然辛苦,但确实挣了些钱,还有能力规划移民,供孩子出国念书。可那些还没挣到多少钱的人,一旦从“最后一站”离开了,他们能怎么办呢?
诶,天知道。
(上述记录的对话经当事人同意发布,为了保护当事人信息,“老许”这个名字用了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