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博士逃离科研?

小白学视觉

共 5201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5-20 17:55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自|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虽然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科研工作不像「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般剧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刻板印象。但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博士研究生在经过了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后,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因而更有可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发挥其用武之地。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逃离科研」大有人在。

作者:何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743388293
你没有读博就没有真正亲身体验科研,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应这样的生活呢?而虽然觉得自己不适合还一条路跑到黑才是愚蠢的决定。

在美国大学都有专门的讲座培训博士甚至博士后如何转行,叫做exit program。而记得和一个系主任闲聊时他还吹嘘自己如何劝退一个他觉得不适合读博士的学生—那个学生后来经商发了财,还回来专门感谢他。

有更多人的尝试,更多的人逃离,才能留下真正喜欢做科研的人,而不是一堆只是为了拿个高等文凭的混子。

补充几句:这位系主任不久前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算是领域里的大牛。他说的时候我也只有唯唯称道。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对于别人的人生建议实在需要慎重:毕竟未来是非常难以预测的,今天看似没有前途的事情,再过20-30年却未必。即使是nobel奖得主,对未来预测也可能非常离谱。

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个人一定要为自己选择负责。尝试,失败,再尝试,本来就是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的正常循环。


作者:未名笑笑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615844371
今天看《国富论》看到一句话,用来描述读博期间的那种懒散,无所事事的状态十分贴切。
当然,我只是指对科研早已没有兴趣,浑浑噩噩度日,以致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暂时找不到确切方向,自我打击自信心的这样一群人。我也不例外。

“长期学徒制并不能使青年人养成勤劳的习惯。一个计件的短工倒很可能很勤奋。因为他从他的每一份努力中可以获得利益。而一个学徒可能懒惰,而且几乎总是如此。因为他勤奋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在低等职业中,劳动的乐趣全在于劳动的报酬。谁能够最早享受到劳动的乐趣,谁就可能最早品味出它的滋味,也就能在早期养成勤劳的习惯。一个年轻人如果长期从劳动中得不到利益,很自然就会对劳动反感。从公共慈善团体送去当学徒的孩子们通常学徒期比一般的要长,他们通常也变得非常懒惰而无用”

亚当·斯密其实是在阐述当时欧洲的长学徒制度的弊端。当时的欧洲大部分由联合组织的行业为了垄断,都制定一个学徒期,一般为7年,只有通过足够时间的培训后才能进入这些行业。所有这些联合组织统称为university,如锻工university,缝纫university。学生与学徒在古英语中也系同义词。

这段话生硬地搬过来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他讨论的是所谓的“低等职业”,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职业学校。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则会被经常教育要学会延迟满足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而这句话能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或许在于,尽管博士期间备受打击,却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当自己的“利益激发点”一旦被激活,你就会变得勤奋,变得energetic,也才能开始展现自己一直被压抑的才华和热情。


作者:Spontaneous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483014051
作为一枚low逼之极的土博,不继续从事科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的牛人很大一部分都继续读到博士,从事研究。导致牛人太多了,竞争大,普通人根本混不动。年轻老师中,到处都是四青学者,压力太大了。

2. 做科研很难受。不是因为不喜欢,是之前长期被老板支配的恐惧带来的心理阴影。

不过还是要说一点。就科研本身来说,还是非常能带来成就感的工作内容。如果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这份工作可以让你常年处于G点,成就感远超其它搬砖工种。

非常建议衣食无忧、家产有一个小目标的同学们投身科研。

普通人,要买车买房攒老婆本的就算了。我因为读了几年博士,已经远落后于原来的同学,目前处于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的尴尬境地。

作者:Frey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1598225550
本科最后一年上了一门,人体生理学,我非常喜欢,可惜只有四五个学生选了那门课。老师是从北京动物所刚毕业的博士,放弃了去美国做博后的机会,选择回到大学来。他人很好,可是有点害羞,可能不是很擅长交际。我去过他的实验室几次,几乎是空的,什么设备都没有。他回来一年多,大学许诺的项目启动资金都没有兑现,言语中挺后悔的。

但是真的做到大牛了,生活就会真的很光鲜,项目自然找上门来。

高校招聘,简历上45岁以下,基本全是名校博士。大部分有留学经历。SCI,EI一大堆,专著好几本。
一看招聘,安家费几十万。
一看项目,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
一看时间,高校还有寒暑假。

一看配套,还有附小,附中,还都是名校。算一算,小孩九年义务教育,光择校费就省几十上百万。别人花钱还不一定上得了。还有食堂,有些还有菜市场,附属的医院……就差火葬场了。

一看工作,各种改变这改变那,总之高大上。

一看头衔,这个叫兽,那个叫兽,这个学者,那个学者……
是不是有一丢丢光鲜。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就TMD三十了。做个博后,做个访问,都快人到中年了。人生前半场,一无所有。念个PHD,头发都快掉光了。准时毕业还主要得看运气。小时候的小伙伴,虽然996,可人家年薪几十万,你呢?何止996,简直24小时,连续7天在线。为什么说24小时,因为TMD做梦都是毕不了业的噩梦有木有。

在头发还剩三根时候。你终于毕业了。从此可以以Dr. 开头。你甚至有点春风得意马蹄轻。一看招聘就崩溃。非985,咔嚓。没有二区以上paper,咔嚓。没国外经历,咔嚓。一看都符合,碰到关系户,接着咔嚓……你想着,要不然,去个二本,搞个选调,要不然去公司,再要不然高中,大专当个老师?一看,要求也不低。然后你又觉得,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那个白衣飘飘,过五关斩六将的美少年(一矫情,就忘记自己已经快中年了)。于是你决定要人往高处走,去闯一闯。

恭喜你,你如愿以偿,终于进了梦想之地。XX大学。你长吁一口气,觉得又有动力了。

一个青椒,就这样诞生了。你第一件事是想买房。然后你发现工资是真低啊,低到超乎想象。安家费是不一定兑现的。启动经费是有可能打折扣的。三五年是非升即走的。

你想着也许上了副高就好了。然后你一看副高是要国基的。

你以为你是有得选的,后来你发现,你是没得选的。领导有啥,你必须做啥。

你以为项目是公平的,其实项目很多时候是看关系和交际的。大家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你凭什么比别人优秀?都差不多的条件下,当然是给认识的人啊。简单一个道理,有的人,一生都想不明白。

你以为你就上上课,做做科研。然后你发现,你还要报账,还要面对无数无聊的考核,无数各级领导的任务。贴不完的发票,写不完的课题。写不完的文章。别人996,要钱。你呢?99365,没钱,还有可能没命。社会给了医生,IT这些社会精英太多的关注。因为他们有话语权。而你呢?你默默无闻。

你因为做学术是可以闷头做事的。撞得头破血流之后,你才发现,这玩意,各行各业都一样,得混。

你恍然大悟,人生拼到这一步,努力只是标配。你要争夺资源,只能social,social,再social,一众大牛小牛都是social高手。说得好像social不花时间一样。那他们怎么那么多时间。答案是不上课(或者少上课),不做实验,只写课题,少写文章。一个PPT走天下的独门绝技……哎……

从学术圈拿掉80%的牛,基本上没影响。拿掉80%的研究生,80%的青椒,立马瘫痪。我曾经这样想。

你辛辛苦苦做到PI,发现,养学生好难啊。再不搞搞关系,搞搞项目,连劳务费都快没得发了。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你想。你仅剩的几根头发迎风飘扬,落日余晖照在你的脸上。

偶尔会遇到在学校待了三十几年,到了五六十岁还是普通讲师的老师,但是上课挺好的,人也挺好的,是那种我从不会想要翘掉的课。像我这样的学生的喜欢,可能并不算什么吧。


作者:霍华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478858177
1.科研岗位有限
有个著名的段子:国会询问物理教授,你们只有一个教师职位,可为什么要招一百个物理学博士,物理教授回答,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哪一个学生适合当物理学教授。
是的,剩下的九十九个博士都成了科研炮灰。这个世界培养出的科研人员,远比需求多,所以很多博士并不能靠科研为生,所以只能逃离科研。

2. 大多数人读博很盲目

99%中国大多数学生读博的打开方式不对,哪怕是说喜欢做科研,也说不错要做什么科研,为何喜欢。
更别说,很多人觉得大学老师轻松,读博是为了当大学老师;有的是找不到工作,想通过读博转移就业压力;还有的觉得读博可以刷学历,为了镀金读博。这些人,并不热爱科研,读完博士后离开科研顺理成章。

3. 读博正确的打开方式

什么是读博正确的打开方式?以亚马逊AI主任科学家李沐博士为例,李沐本科毕业后加入百度,接触到AI工业界最棘手的问题,然后带着工业界的问题,去学术界寻找答案,所以李沐博士期间成功丰硕,不但解决了之前工业界棘手的问题,还做出很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工作。下面是他写的《博士这五年》,每次阅读都感慨这才是读博士的正确姿势: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99638

作者:废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809618463
我的经历属于工作两年后,辞职去读了博士,毕业后再去了企业。这其中身份和思路的改变,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学校中比较在意的是paper,以及方案的新颖性,一个idea,可以不用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要在某一效果上很突出。举个简单例子,一种半导体器件,假设说它一共有30项性能要求,在学校你往往只用把其中1~2项指标做得很突出,这个idea就会被认可和收录,其他的项你都可以甚至不去分析,或者不去提及。

在企业,人们关注的点很全面,包括设计的领先程度,工艺实现的难度,良率成本,可靠性,专利保护等等。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可能刚进到对口的公司就会发现,自己研究那么多年的一个器件,实际上行业内的痛点根本不是自己研究的方向;也有可能自己做了那么多仿真和设计,其实在量产阶段工艺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令人深省的是,如果学校去研究这些“痛点”,学生往往毕不了业。

学校的研究和企业的需求没有对齐,是现在高等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我本人,我离开科研圈去到企业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到科研的道路越来越偏离当时的初衷,发paper并不应该是一个科学家的全部。

同样都是过河,企业在研究如何让我的无数消费者都能安全渡过,裤子不沾湿。学校在研究我怎么一个人花样过河,我就是全河边最靓的崽。



☆ END ☆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

下载2:Python视觉实战项目52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Python视觉实战项目即可下载包括图像分割、口罩检测、车道线检测、车辆计数、添加眼线、车牌识别、字符识别、情绪检测、文本内容提取、面部识别等31个视觉实战项目,助力快速学校计算机视觉。

下载3:OpenCV实战项目20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OpenCV实战项目20讲即可下载含有20个基于OpenCV实现20个实战项目,实现OpenCV学习进阶。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SLAM、三维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以后会逐渐细分),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三 + 上海交大 + 视觉SLAM“。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


浏览 1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