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基础知识介绍(附资料下载)
共 229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2-10 18:30
我们先说说工业4.0。
工业4.0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在2014年提出的,所谓的4.0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来的。
工业4.0(Industry 4.0)这个概念, 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 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 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 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一如既往的从概念上碾压对手,灯塔国从未让我们失望过。
就在德国琢磨工业4.0这个概念的时候,老牌工业企业GE在2012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概念,随后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推广开来。之后,除了像GE这样的制造业巨头,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也加入了该联盟。到了2013年6月,GE又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时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杰夫·伊梅尔特称,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的目标正是升级那些关键的工业领域。
从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与工业4.0 的联合白皮书讨论来看,工业4.0 主要面向制造业,而工业物联网(IIoT)适用于能源、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多种行业。因此,德国的“工业4.0 平台”战略计划主要聚焦于制造业,并从市场和主要供应商这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市场方面,通过使用新型先进技术提高效率、增强灵活性或缩短上市时间;主要供应商方面,机器、自动化组件或软件解决方案等供应商面向主要市场提供其产品和服务。
简单的说,工业4.0只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引发革命,工业互联网是朝着全产业链数据打通而努力的。
根据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给出的定义,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其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及人的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及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带来四方面的提升,通过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工业生产的资源优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延伸,使各种要素资源得以高效共享和优化利用。
在实际的工业数字化项目中,我们没有必要在这几个概念之间来纠结,可以宏观的理解为,“工业4.0”等同于“工业互联网”,等同于“智能制造2025”,等同于“互联网+工业”将中间的差异交给专家来分析,我们可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具体的业务落地环节。
所谓的工业革命,其本质是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成倍的提高生产力,新的生产力取代就旧的生产力的一个过程。
工业互联网其本质也是新的信息技术取代原有技术,使得这些新的技术在工业领域生根发芽,成倍的提高原有的生产力。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质与价值创造的目的。
从工业互联网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工业互联网依旧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工业互联网在各个产业中的渗透率不高 。
但从 2012 年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至今,行业整体已经走过萌芽期与探索期 工业互联网概念与价值深入人心,头部企业形成自己的标杆案例并对行业赋能 并在部分行业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进入市场推广期。
在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工业数字化水平是影响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作为工业互联网核心部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上各类工业设备的数字化水平低是造成平台市场规模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场景,实际上可以总结概括为三大应用场景:1)设备资产与产品管理、2)业务与运营优化、3)产业协同创新(社会化资源协作),完整覆盖从企业流程管理到车间设备管理,再到外部伙伴协作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链条。
前两种应用场景聚焦在工厂内的降本、增效和提质;产业协同创新场景则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基于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来降低行业交易成本,并为企业带来业务增量,以及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
此外,开发难度越低、优化价值越高的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的热度越高。当前,设备健康管理和生产过程管控是关注度最高的应用场景;产业协同创新/社会化资源协作场景则由于涉及的外部主体较多,发展较为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市场和需求培育。
从行业成熟度,产品成熟度,以及整体行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工业互联网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和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