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并不是空穴来风

共 5174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0-12-19 17:12

来源:企业数字化咨询

作者:彻纹

物联网智库 转载/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导  读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工业互联网何方神圣?

工业互联网承担着近几年工业领域当红顶级流量,而20年3月17日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壮大数字化经济新业务,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加快上线上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平台"又再一次让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承载流量与曝光的作用,而且也逐渐让其脱离了名词领域,逐渐蚕食版的拓展到应用层面。那么工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除了通用电气这样的制造业巨头,加入该联盟的还有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而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为: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我们通过定义能够清楚的认知到以下关键信息:工业级平台、实现共享,目的是提质增效,而且站位非常高,面向的是产业级平台。



工业互联网缘何而起?

剪裁人员利用率提高80%、制版人数减少50%、不良品率由原来的2%降低到0.06%、产品生产周期由原来20天减少到10天、设备利用率提高20%、管理效率提高30%以上……这是工业互联网给某服装工厂改造之后的答卷。很显然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为企业赚的利润,只有服务的客户有了利润,才能体现服务者的价值,从而赢得订单。为了客户赢得利润无非为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产品不良率、减少因数据黑盒而产生的窝工现象,当然这些只是面向客户内部实现的运营优化。那么除了内部节流之外再就是服务附加值增加,比如本来的皮包加入GPS导航具备防丢失功能、老人用的拐棍具备特殊情况报警与位置跟踪功能等,在之前传统的产品基础之上附加更多服务,甚至在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新的需求收集、新产业孵化,也就是开源或者新产品、新模式的生产培育,因为数据会带来更多增加服务的基础。


也就是概念再满天飞,即使政府补贴,但是最终的推动点应该属于用户,只有用户收到切实的利益,体现了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他才会被更广泛的推广。


所以凡是不以给客户带来实际效益的工业互联网改造都是耍流氓,虽然随着工作方式更改、组织架构调整会引来效率或者周期延长,但那个只是阵痛期,但是如果未来许久都一直属于阵痛期的话,只能说明药用错了。



旗舰版的企业信息化

百度百科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指通过计算机技术的部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持续经营的能力。与工业互联网的定义有众多相似之处,都是为了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也对应到工业互联网效益的最终归宿:开源节流,电子商务将争夺更多销售机会,而内部管理系统则极大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降低运营成本。



概念与效果类似尽在不言中,工业互联网与企业信息化提法当中最大的区别在于连接万物(设备、供应商、客户、人)、工业级平台,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更多的是实现企业内部部分业务的数字化与数据共享,外部业务拓展无法也只是电子商务拓展销售计划,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多也只是电话、微信,高端一些的会利用邮件留存。即使军工行业发展比较靠前的厂所协同目前也只是数据传递,没有真正达到连接客户、供应商等企业外围数据;对于平台问题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路上的绊脚石,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是case by case,而且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比较忌讳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造成信息化建设烟囱耸立、信息孤岛,而且平台也五花八样不尽相同。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与统一,最大限度打通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数据,那么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范畴显然力不从心,只有加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才能让数据飞的更远,连接更多的业务场景,极大释放数据的价值。企业信息化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共享,而工业互联网旨在完成产业级的数据共享;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多依靠单点平台,工业互联网依靠云计算的PAAS平台,极大实现平台统一性。



工业互联网旗号响亮

企业信息化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以数据为驱动的流程重构与数据共享,而工业互联网重在完成产业链当中企业之间的数据传递与串联,那么工业互联网所包含的内容将不仅仅是建设信息化系统,而是需要包含网络、平台与完全在内的三大体系。


网络体系——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工业互联网要将整个工业系统覆盖,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互联,形成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泛在深度互联的前提,重点实现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


平台体系——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工业互联网是服务于传统制造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其构建主要基于大数据的支撑,它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理念、架构和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中。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监测管理等提供支撑,实现生产智能决策、业务模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生态培育,形成工业智能化的“神经中枢系统”。


安全体系——工业互联网的保障,工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工业系统与互联网天然隔离的边界,但是安全是影响制造企业上云的关键因素,数据安全与工业安全直接影响工业、经济安全乃至国家总体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主要涉及数据接入安全、平台安全以及访问安全等方面,通过工业防火墙技术、工业网闸技术、加密隧道传输技术,防止数据泄露、被侦听或篡改,保障数据在源头和传输过程中安全;通过平台入侵实时检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恶意代码防护、网站威胁防护、网页篡改等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代码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网站安全;通过建立统一的访问机制,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和所能使用的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对云平台重要资源的访问控制和管理,防止非法访问。


目前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结构情况中,基础设施规模达到1912.89亿元,占总规模的40.9%;软件与应用规模达到1435.84亿元,占比为30.7%;通信与平台的规模为1290.85亿元,占比为27.6%;工业安全为37.42亿元,占总规模的0.8%。通过数字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工业互联网还没有到真正他所定义的工业级平台的程度(通信与平台规模仅占比27.6%),目前还更多的在网络体系即基础设施阶段挣扎,而这个阶段恰好应该是属于企业信息化的范畴,简而言之就是工业互联网是信息化的旗舰、升级版,但是由于现状所困扯着工业互联网的旗号干着信息化建设的内核,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平台级规模与工业安全会逐渐夺回更多的市场份额。


尽管战略上工业互联网是站在企业信息化更高维度、更长业务链上形成的工业级平台,但是并不能违背数字化转型的客观规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企业间的数据融合与传递首先解决的则是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强推工业互联网的时候就会发现企业一片黑洞并不满足业务上云的条件。所以现在工业互联网实施方式由企业间的平台搭建,沦为了以综合咨询为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补课的窘境,但是至少这样会避免企业内平台不统一造成的麻烦,相当于以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内容完成了工业互联网改造。



企业信息化的前途已知

工业互联网锣鼓喧天但是并不影响先阶段他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产业升级的本质,所以越来越多的供应商会将之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框架由下图之前仅有左侧拓展框图进行拓展,拓展到产业链之上的平台与服务。


内部仍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在现有国家倡导的工业互联网中利用统一平台,但这个并不违背客户的真实需求,因为我不止一次在大型国企中遇到国企采购二次开发平台的案例,因为正常来讲国企一般采购的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应用系统,但企业内平台耸立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平台的问题,哪怕仅仅是二次开发平台,这与国家提出的工业级平台不谋而合,难道只是巧合吗?更多应该是前路所致、需求导向的结果而已。但只是目前因为企业信息化滞后(数字化基础比较差)、企业级工业安全(数据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造成工业级平台实施时间延后而已,但并不否认它需求的存在,比如登录月球的想法自古就有,但是技术手段造成古代靠神话、现在靠神舟。



那么企业信息化与工业互联网如何过渡,我们先看看智能制造的阶段等级划分:


  • 规划级:开始对智能制造进行规划,部分核心业务有西你先回基础;

  • 规范级:核心业务重要环节实现了标准化和数字化,单一业务内部开始实现数据共享;

  • 集成级:核心业务间实现了集成,数据在工厂范围内可共享;

  • 优化级:能够对数据进行挖掘,实现了对知识、模型等的应用,并能反馈优化核心业务流程,体现人工智能;

  • 引领:实现预测、预警、自适应,通过与产业上下游的横向集成,带动产业模式的创新。



通过上边对于智能制造阶段的划分其实已经能够看出端倪,当企业信息化建设到达引领级之后会激发出对于企业外部业务的可视与掌控,或者对于新业务模式的渴望,最后会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全过渡到工业互联网领域。虽然目前极热度的推广工业互联网有些杀鸡取卵的味道,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是一次偏左倾的引导,或者说是国家层级极度渴望产业升级而吹响的号角。国家层面希望到第五层级产生更多的新兴业务形态,所以将工业互联网定位新基建的之一,但是实现新兴业态就目前而看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化才是基础,有了数据才会有更多的业务模型、商业模式的出现。


实现产业级平台化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当头则是云计算,因为一旦所有业务实现数字化、数字化融合,将严重考验计算能力、网络能力,这些技术寄希望于当今企业服务器显然不可取,云计算负载将接受验证,所以云计算、5G作为新基建之一是国家是有深刻战略考虑的。


如果说云计算是基础的承载者,那么适用于各行业、各角色的工业APP则成为刚需,但是将工业APP置于顶部去实现企业级的业务功能显然有待新技术的发展(OT与IT更深入融合),就目前来讲,企业信息化还是主流,所以工业互联网难的并不是工业级平台、云计算支撑平台,而是如何解决产业链中企业数字化的问题。企业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且目前也正处于这一步,但是这一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一个系统一个系统针对企业业务进行个性化定制。目前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主流也在于此,大力推广自己的二次开发平台(云计算对应的PAAS平台),而企业内部信息化问题交给了行业集成商,因为这是件耗时、耗人的苦差事,顶级平台供应商根本不在于这点蝇头小利,加上企业信息化需要庞大的项目团队,这与企业效益可控性南辕北辙,所以我们会看到例如华为、海尔、树根等平台供应商会有大量外包的集成商,但是仍然会做一些主流的系统应用来验证平台、推广平台。


综合来讲,企业微信、钉钉等SAAS软件的出现与技术的发展会缩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与周期,但并不能更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基础的事实,更不能否认现在主流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只是给企业信息化建设披上了一层时尚外衣的事实,工业互联网只是给信息化建设加了一把油而已。



版权声明:“物联网智库”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科技/研究/投资类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或由于二次转载标错了转载来源,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微信My_lordmiss


往期精选


哈工大也太难了!曝在全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中被禁用......

终极杀招!美国对华为启动

“无限追溯”,又拉黑38家......

华为高端麒麟芯片或将绝版,

余承东:应对方案已出!

刚刚,美国宣布“净网”行动:

封杀中国运营商,禁用 BAT 云......

科技史将记住今天,我们被美帝

强盗“明抢”成功!字节跳动同意......

华为要进军光刻机制造,两年

量产5nm光刻机?......




浏览 3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