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案例 | 打造 IoT 产品的「体验传感器网络」
▲点击"三分设"关注,回复"社群"加入我们
欢迎来到专业设计师学习交流社区
三分设|连接知识,帮助全球 1 亿设计师成长
转自:AlibabaDesign
编辑:章成愉
共 2649 字,预计阅读 7 分钟
IoT 领域涉足的设计类型涵盖了软件设计到硬件设计再到服务设计,作为阿里巴巴 IoT 事业部的设计团队,如何建立符合业务需求的用户体验监测系统?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的收集效率?如何有效地打通用户体验与业务价值的闭环?我们将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一下用户研究的经验:如何打造 IoT 产品的「体验传感器网络」。
01 IoT 产品的体验监测,难在哪?
传统的物联网开发,需要经过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与云端部署三个步骤。需要至少三种技术栈的团队储备与长达 3 个月以上的开发过程。这种长链路多角色的业务特性会导致如下的几个体验监测难点:
线下环节多:IoT 事业部大多数产品使用链路有“断链”,无法完全完成线上化追踪;
学习门槛高:使用的用户大多需要较长的学习路径,产品很专业化;
行业模式新:整体行业处于初期阶段,产品不一定有固定的用户路径。
云端闭环:在浏览器里使用阿里云账号即可完成整体的使用链路,一般是工作台类产品。用户的操作全在云上,可用埋点方式等获取一定的数据。但工作台类产品操作往往很重很碎,不是典型的单链路控制台产品;
云端+本地:在浏览器里完成配置后,在本地环境进行二次开发。这种产品在云上的部分以控制台配置为主。如果仅靠数据埋点,只能从配置任务完成率以及最后运行调用的情况了解任务完成情况;
云端+设备端:在浏览器里完成配置后,云端直接下发到物联网设备端。这也是 IoT 产品特色使用路径。数据埋点也能从云端任务完成率以及设备调用的情况了解任务完成情况,中间长链路的使用过程变成了「黑箱」;
云端+本地+设备端:在浏览器里完成配置后,将 SDK 下载到本地环境进行二次开发,最后烧录到物联网设备端。这是 IoT 产品最典型的使用路径。数据埋点只能从一头一尾——即云端任务完成率以及设备调用的情况了解任务完成情况,中间「黑黑箱」出错也难以定位原因。
03 工具化赋能体验价值闭环
触达:使用低代码搭建器 IoT Studio 搭建体验月报,完成自动化生成。将关键的体验信息以钉钉机器人定期推送到群;
响应:将专业的体验洞察工具赋能业务方,对核心问题进行攻关;
追踪:与阿里云大客户体验团队讨论协同,使用同一个池子追踪,避免体验设计与客服团队各自为战,实现合流。
04 总结
超值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