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厉害的10个成功秘诀
共 9177字,需浏览 19分钟
·
2021-11-04 12:13
最近终于看了《曾国藩传》,一拍大腿,相逢恨晚啊。
曾国藩这个人很有意思,乡野出身,天生体质不好,也不够聪明,最后走上仕途,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使清王朝的生命延续了60多年,功不可谓不大。
就立德而言,他时时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50年后,相继主宰了两个大人物——蒋介石和毛泽东,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曾国藩当作过自己的精神偶像。
就立言而言,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对理学身体力行,登堂入室,造诣很深,留下了千万字,其精深博大让学者终身沉浮其中,其家书语录更让普通人受益匪浅。
那么,他是怎么从一个乡野土包子,成功逆袭的呢?
看完《曾国藩》传,我总结了下,主要是他这个人身上具备以下10种特质。
热爱读书、志向大立、性格坚韧、愈挫愈勇、广交朋友、思维坚定、胸怀宽广、培养人才、自我管理。
热爱读书
曾家世世代代靠务农为生,到了曾国藩祖父时期,曾家实现了从贫农、到中农、到小地主的转变,生活可以说过得去了。
不过,中国人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成功,要看这个家族是否有人在朝为官。
于是,祖父便让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开始考取功名。
曾国藩的父亲,考了多年,也没考上。
祖父又将希望寄托于孙辈身上,让自己的长孙也就是曾国藩从小读书,曾国藩十四岁就开始了科考生涯。
遗憾的是,曾国藩和他父亲一样,考了五六次,都没有考中。
终于,父亲在43岁中了秀才,曾国藩在23岁中了秀才。
相对父亲而言,曾国藩这个年纪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期。
第二年,曾国藩中举人。
27岁,曾国藩中进士,比平均年龄38岁小了11岁。
进士之后,座师认为曾国藩的名字太难听了,什么“子城”,太俗气了,给他改名叫“国藩”。
曾国藩又参加了一次考试,叫“朝考”,考试成功的话,就能够进入翰林。
翰林非常牛逼,清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里的宰辅,都出自翰林。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入翰林,大概率上,职场生涯,就不能够位极人臣,触碰高层的权利。
而且翰林升官也比其他人快,对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曾国藩不仅有点实力,而且还有点运气,皇帝读了他的文章,非常喜欢,这样他就顺利进入了翰林。
翰林们会进入翰林院,翰林院不仅是政府机关,而且还是个学府机关,这里集中了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这些精英们,一天没有什么事情,主要任务就是读书。
论读书,曾国藩七八岁就开蒙了,但是他读的基本都是科考的应试教材,知识界面非常狭窄。
进入翰林院后,他发现其他人综合素质都很好,有种学者风范,相比之下,自己就像个土包子。
在这座中国的牛津、剑桥和海德堡里,他告诉自己,要下功夫读书。
在翰林院读书的这段时光,曾国藩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基本每天都要读书。后来因为工作太忙,不能读书,他每每会发出感慨,因为不能读书而感到遗憾。
都说读书无用,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几乎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条路径。
因为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读书里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升,比如见识、视野和格局。
曾国藩说,要想提升自己的见识、视野和格局,一方面学习古人,就是多读书;另一方面,结交朋友,结交高质量的朋友。
正是通过读书,曾国藩提升了见识、视野、格局,在自己30岁这一年,给自己的人生,立下了大志。
志向大立
传统时代,人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升官发财。
而曾国藩给自己立下的人生大志是,做圣人。
什么是圣人?
圣人,就是完美的人,立德、立功、立言。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人生理想,普通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其中一项,就很厉害了,曾国藩要三项全能,理想不可谓不宏伟。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目标、人生版图。
曾国藩在自己职业生涯一开始,就给自己把方向定好了,目标锁定了,把版图设计好了。
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人说,我不立志,只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人生自然也不会差。
《论语》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意思就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无所得。
立志往往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有了正确的方向你才会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目标更会激发一个人不为自己所知晓的潜能。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要求三群学生举重,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对第一群人,什么也没说。
对第二群人,说看看谁最有耐力。
对第三群人,说你们举起的东西上面连着一个电网,如果放手,整个城市就会断电。
结果,第一群人坚持了10分钟,第二群人坚持了15分钟,第三群人坚持了20分钟。
人的能力大小,不光取决于能力自身,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一个人的志向,也就是说人生目标。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放在金字塔的最顶层,他说人只有在实现了生理安全、物质安全之后,才会想要往金字塔顶端要自我实现。
曾国藩跳过这些步骤,把目标直接锁定在自我价值实现上,也就是做圣人,以完人为人生目标和毕生追求。
可谓“取乎其上”。
性格坚韧
大志向是立下了,如何实现这一志向呢?
曾国藩的办法就是写日记。
日记,日记,天天写才叫日记。
于是,他就开始天天写。
写了一年时间,突然中断了。
为什么?
曾国藩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日记本不能随身携带,不太方便。如果有手机就好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问题,懒。
为什么偷懒呢?
问题在于,他把日记写成了流水账。
比如,某年某月某天,去谁家吃了饭。某年某月某天,在谁家住了一晚上。
当然,还有更为核心的问题是,他经常在日记中给自己提的要求,根本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就懒得再写了。
就在写日记工程中断了半年之后,他觉得不行,还是得写日记。
不得不说,曾国藩是个理想驱动型人格,写日记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天天写,说干就干。
他说自己要天天早起、看书、写毛笔字、写日记。
结果呢?
一个月里,起床失败率高达50%。
《茶余偶谈》这本书,一个月只记了两次。
写毛笔字,一个月只有一天完成了。
日记写的还是像流水账。
他的朋友告诉他,日记不是这个写法,写日记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
曾国藩重要找到了写日历的正确方法:
第一,重视写日记这件事情,用楷书写,保持恭敬。
第二,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反思一整天的活动和念头,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
第三,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日记中给自己下任务,并且通过日记总结任务执行情况。同时,记录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反省做的不对的地方,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但是做圣人实在是太难了,很多事情是要跟作为人的本性做搏杀的,比如犯懒、贪食色等。
与人性斗争,如何取得胜利?
自己监督自己,往往会有盲点,怎么办呢?
曾国藩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过段时间,把自己的日记发给朋友们,借用外力,让朋友们监督自己,这样就不好意思不精进和进化了。
这有点像今天写微博,然后朋友在底下跟帖留言。
后来出兵,在外打仗,他就把自己的日记定期抄写,寄回家中,形成了曾国藩家书。
家书既是给兄弟子侄们做榜样,也是让他们监督自己。
曾国藩将写日记这个习惯,坚持了一生,从未中断。
他说,在修身的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重要的是韧。
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困时不要间断,熬过这关,就会有进步。再进再困,再熬再奋,日复一日,自然会有长进。
在一生的日记写作过程中,他的气质、格局、心胸、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他一生影响深远。
愈挫愈勇
凡是立大志者,在进阶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受到大的阻碍。
曾国藩也是如此。
他人生的第一大挫折,就是考秀才。
秀才考了好几年,一直都没有上榜。
终于在父亲43岁那年中了秀才,他也榜上有名。
不过,他是因为文章写的太差了,被作为了“反面典型”,张贴在另外一张榜单上。
之所以成为反面典型,是因为他的文章文理欠通,也就是说连道理都没讲通。
文理欠通是很严重的批评,在六等文章里,排在倒数第一名。
被“悬牌批评”是一件很难堪、很羞辱的事情。
曾国藩不仅在县里出了名,而且在省里也出了名,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
回家之后,他茶饭不思,躲进书房,不肯出来。
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来考试失败的原因。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找到了。
一是自己太笨了。没办法,这是基因决定的,很难改变。怎么办呢?只能靠努力。为此,他为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涤生”,要把失败的过去彻底扫去,发奋努力,重新做人。
二是方法用错了。学知识靠死记硬背,没有打开自己,文章过于拘谨,只重小节不观大局。那就要在大局观上下功夫。
这一年方法用对了,又用了超人的努力,终于中了秀才。
第二大挫折,就是在湖南因得罪通省文武官,差点被杀。
曾国藩丁忧在家,又遇太平天国起义,皇上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主要负责“剿匪”。
曾国藩这个人,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足全套,他除了剿匪外,还除暴安良,打击敌方黑恶势力。
他成立了“审案局”,办案不走司法程序,也不尊重行政程序,抓捕、审判、监禁、处决统统归自己所有,一个人拿下了社会治安权。
土匪、流氓、抢劫犯等,不需要参照法律、不需要任何实据,以举报口信为准,稍加询问立即砍头。
湖南通省文官认为他过于残酷,开始厌恶他,他也因此得名“曾屠户”“曾剃头”等绰号。
但大家拿他没办法,只能嘴上说说,任由他行事。
他借办理团练的由头,训练地方小型武装,着手创建一支军队,目的是对付太平军和匪患,挽救朝廷,再造国家。
这彻底惹恼了武官。
文官们只在嘴上较劲,军人们直接付诸了行动。
几个小兵夜闯曾国藩的公馆,差点杀死了这个国家副部级的官员。
他一路跑到隔壁装聋作哑的巡抚衙门,叩首求救,才得解脱。
这件事情对曾国藩打击非常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他决心出走僻静的衡阳,建立一支有“良心”和“灵魂”的军队——湘军,来日雪耻。
没有办公场所,借住祠堂。没有名位,沿用审案局。没有经验,在失败和错误中摸索。没人帮忙,自己咬牙坚持。没有钱,就在社会上劝捐。
终于,湘军在太平军北伐时,取得了清政府的首次胜利,湘潭大捷。
皇帝赋予了曾国藩调遣湖南除巡抚外所有官员的职权,他在湖南不仅挣回了面子,而且还赢回了里子。
通过这两件事情,曾国藩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
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去,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
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广交朋友
曾国藩说,要想精进,一是跟古人学习,就是看书。二是跟朋友学,广泛交友。
可惜曾国藩在老家时,除了应试教育的基本书籍,基本没有书可以看。
乡下信息不发达,交通又闭塞,所以也基本没有高质量的朋友可以交。
到了北京,进入翰林院,曾国藩有两大爱好,一是看书,二是交友。
翰林们没有业绩KPI,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曾国藩过的相当惬意,整天呼朋唤友,请客吃饭,吟诗作赋,切磋学问,听戏下棋。
最多的一天,接待或者拜访了十几个朋友。
他在日记中说,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的,经常交往的朋友多达100多人。
之所以朋友这么多,是有原因的。
曾国藩这个人,急公好义,特别爱帮助人。
朋友去世,他帮着整理文集,出版遗著。
朋友在京病死,他料理后事,出钱出力。
朋友病危返乡,他就出钱帮忙。
自己在九江内外交困,冒着生命危险派兵支援胡林翼。
也正因为他是个热心肠,所以同乡都很倚重他。
渐渐的,他就有了声望。
声望这个东西在职场非常重要,是职场晋升的重要基础。
很多干部提拔,除了要看你品行、业绩、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你的群众基础,也就是声望。
后来,他建立湘系部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次得到朋友相救,解自己于危局。
比如,曾国藩对朝廷心灰意冷,正好自己母亲去世,就接机回老家守丧了。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而且很快打过了三个省,皇帝又想起了曾国藩,命令退休或丁忧在家官员兴办“团练”。而曾国藩对朝廷已不抱期望,写了奏折准备辞去这个差事。
他的好友郭嵩焘劝他说,乱世出英雄,正是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理想的好机会,机会就在眼前,一定要抓住机会。曾国藩才决定出来给皇帝继续卖命。
比如,胡林翼在湖北取得胜利,并且坐上了湖北巡抚的位置之后,解决了曾国藩军队一直很苦恼的军饷问题,成为了湘系军队的战略大后方。
后来曾国藩因为军事危机和政治危机躲回老家,湘系军队投靠胡林翼,在胡林翼的苦心调护下,保住了湘系势力。
再后来有仗要打,朝廷安排胡林翼前往浙江,胡林翼却说自己困于战争,无法脱身,跟朝廷上奏让曾国藩出山,他才得以再立战功。正是胡林翼为替曾国藩保存了实力,创造了出山的机会,他才有了出头之日。
他毕生的事业,多半受朋友所助。
他向我们证明了,朋友多了,路确实会好走。
思维坚定
如果说人生志向是地图中的一个地点,那么思维方式就更像是地图中,从地点通向目标地点的路径,是思维方式在指导着我们到达的过程。
曾国藩有着坚定的战略思维、目标思维、反向思维、抓主要矛盾思维,以及崇尚笨拙思维。
1.战略思维。
所谓战略,就是基于宏观性和长远性,把各种纷繁复杂的要素按照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整理排列,然后拿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在粉碎太平军北伐的过程中,他运用战略思维,否定了皇帝直接攻打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想法,将重点聚焦在对方军事运输线长江中下游的几座重要城市,分别是武昌、九江、安庆、南京,先伐枝叶,再捣根本。
曾国藩认为,这场战役的关键就是武昌,他要在武昌建立军事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形成立足根本,再积蓄力量,从武昌顺流而下,先取九江,次夺安庆,最后夺回南京。
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一生,从文官,到武官,打了几场大仗,稳定了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无不得益于自己战略眼光和思维。
2.目标思维。
曾国藩这个人,目标一旦下定,就会坚决朝着目标前行,定力非常强,不受噪音干扰。
在几次战斗中,朝廷都下达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馊主意。
怎么办呢?
他或者借故自己没军队没训练好,或者资源没储备到位等理由,采取拖延战术。
因为太平军非常擅长声东击西,在攻打安庆的时候,太平军开往苏浙攻城。
朝廷一看,受不了了,不能让富庶之地落入敌人手里,就命曾国藩火速救援苏浙。
但曾国藩看出来这是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顶着特别大的压力,坚守自己的策略,最后取得了胜利。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决策,还要排除各种干扰,执行到底,可以说他的这种定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就会排除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将胜利的可能变成现实。
3.反向思维。
组建湘军的时候,曾国藩反复思考如何建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他运用了反向思考的方法,从正规军为什么没有战斗力开始寻找答案。
通过总结,他发现正规军之所以没有战斗力,根本在于制度缺陷。
一是正规军实行“低饷制”,钱不够花,部队经营第三产业,军人经营第二副业,导致军队训练水平下降,战斗力几乎为零。
二是帝王权术操纵下,正规军都是临时组建,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彼此陌生,遇到硬仗四散溃逃。
三是领兵打仗的人没有价值信仰,军队缺乏共同的价值追求,不能形成合力,团队没有凝聚力。
四是正规军的兵源不好,大部分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或游手好闲之人,这些人一打就跑。
总结出了失败的问题和原因,湘军在组建的时候,就规避了这几个问题,实行厚饷制,将必亲选、兵必自募,选士人领山农,重视政治教育建立共同信仰和精神追求。
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
4.抓主要矛盾思维。
刚开始他混迹官场,处身生活,经常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说话直言不讳,因此他把亲人训斥的在他身边都待不下去了,在职场也得罪了很多人,还把皇帝给开罪了。
后来他发现这样不行,把周围人都得罪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人支持,很难开展。
终于,他在家里无事可干的那一年,发现自己自傲、急切、蛮干、刚强,再次出山之后,就变得“和光同尘”了。
比如,以前他带兵打仗,很少在战胜后保举自己的下属,别人保举3000,他才保举300,弄得大家跟着他混都没有指望,留不住人。后来,他就扩大名额,给兄弟们挣得前程。有了队伍才能成事,成事是目的。
比如,朋友们送礼物,他不是一点都不收,而是选那个最便宜的收,礼尚往来,维系朋友感情。朋友要聚,聚同好办大事是目的。
比如,他为自己在官场的吃喝应酬、灰色支出等建立了“小金库”,他的那些灰色收入都放在这个小金库里,为了应酬和灰色支出使用。没有钱,就成不了事,成事是目的。
他不像海瑞那样传统意义上的清官,但他因为知道自己的理想、使命和目标,抓住了主要矛盾,利用能利用的资源去做大事,完成自己的人生愿景。
而不是两袖清风,什么都做不成,甚至被官场排挤赶回老家。
5.崇尚笨拙思维。
曾国藩的人生中,很多东西都是经过艰难困苦才得来的,比如科考,比如朝廷地位。
所以,他一生崇尚笨拙,说拙就是强。
也因此,他创造的湘系军队做战术,也很特别。
打仗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月、两月为单位,而是以年为单位,一年、两年、三年。
湘军攻城最主要的就是挖沟,内一条深沟,外一条深沟,军队就在深沟之间扎寨,等城里的人被活活困死饿死,以静制动,反客为主,正所谓“结硬寨”。
他说,“笨拙的人没有资本,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逆商很高,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走捷径,做事情不留死角,基础非常牢靠。”
胸怀宽广
果真宰相肚里能撑船,曾国藩经常以德报怨。
在与太平军九江一战中,曾国藩方陷入危机。
此时,好友湖北巡抚胡林翼向曾国藩请求支援军事力量,曾国藩当时以武汉更为重要为由,不顾自己的安危,派了6000人给胡林翼。
他说这是天下大势,自己虽困犹荣。
自己一手提拔起来,并保举为江西巡抚的沈葆桢,在上位之后,卡拿支援曾国藩的军饷,后来彻底断送军饷,跟曾国藩决裂。
曾国藩刚开始并没有计较,直到后来关系到战争胜负国家存亡时,才上奏折弹劾了沈葆桢。
自己一手推向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后来公然跟自己成为敌对。
虽然左宗棠一直在曾国藩的手下干活,但是他却看不起曾国藩,觉得自己天纵之才却连年落地,还要委于人下,于是就千方百计的在曾国藩身上挑毛病,来验证自己的科举无用论和上天不公论。
终于在自己翅膀硬了之后,他就跟曾国藩翻脸了。
失和之后,左宗棠开始了对曾国藩各种不善良的评论,而曾国藩自始至终,都不在公开场合说左宗棠的坏话,私下里也不怎么谈起他,真正做到了相忘于江湖。
在清代末期的对外交往中,曾国藩甚至说,要建立外交,我们要平等对待外国人。
清政府虽然匮乏无能,但是自视清高,觉得外国人不是人,因此跟外国人的和谈出尔反尔,这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变本加厉的剥削清政府。
曾国藩说,我们要平等相待,诚信外交。
如果你看曾国藩传,看他这个人的平生事,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正是因为这种胸怀宽广,让他能容人,能够很好地驾驭人,让人才为自己所用。
是个人都会有缺点,包括自己的接班人李鸿章,但是他用人所长,成人成己,让人叹服。
培养人才
曾国藩一生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在他的观念里,人才是天下兴衰的关键。
他办有自己的幕府,在这里培养自己的幕僚班子或者说助手班子,也就是人才储备库。
行军打仗,他每到一处,就贴出告示,求得人才。
有人来面试,曾国藩就亲自接待、观察、面试。
通过这种方式,幕府汇集了将近500人。
一旦入选,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到湘军中学习,以便考察这些人的能力。
幕府就像是一个学校,曾国藩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幕僚们在这里学习、切磋、考试。
而曾国藩作为校长,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他们成才。
曾国藩的接班人李鸿章,就是在幕府中成长起来的。
他培养人才的方式,一是定期考试,二是定期谈话,三是耳濡目染。
通过考试,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谈话,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读书心得传授给他们。
耳濡目染,可以为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
他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指导大家求得进步。
他很热爱这个行业,甚至比在朝为官还热爱。
后来他能够功成身退,及时抽身,也是因为他已经给自己培养好了接班人,李鸿章。
而且在离开之前,他还为李鸿章扫清了一切障碍,甚至差点被人们认定为“卖国贼”。
在生命的劲尽头,他也不忘为国家的人才做最后的谋略,奏请朝廷派出了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东学为本,西学为用,推动这个国家向前进。
曾国藩的影响力之所以一直很大,跟他的“爱才如命”是分不开的。
他一直强调,在自己能力很强的基础上,如果能有一两个非常强的助手,能帮助你成就目前的大事。在你身体变差、生命终止之后,他们仍能把你未完成的事情继续推动下去。
进退有道
曾国藩的一生,有很多次职业发展不顺遂的时候。
比如刚从翰林院被提拔,想做一番大事,却因为当局内扰外困而不得志,他想回家。
好在,他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圣人,做一个完美的人。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可以通过仕途获得,还可以通过读书写文获得。
他不得志的时候,就经常想回家之后,有大把时间来做学问。
他一生都对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苦于没有时间研究。
如果仕途不顺,他就会转到自己人生的另外一个重点,学术研究,做个学者。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曾国藩的人生没有那种被打击到泥潭里,爬不起来的时候。
因为他有选择,而且都不悖于自己的初心。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有曾国藩的这种进退可守,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在职业发展不顺时,这个爱好,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漫长煎熬。
自我管理
曾国藩,一个没有天资、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三无人员,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除了以上9条,还得益于他的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给自己定了自我管理的12条军规。
第一,敬。无事时心在肚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第二,静坐。每天静坐四刻。
第三,早起。
第四,读书不二。一本书没看完,没看懂,就不看下一本书。
第五,读史。
第六,谨言。
第七,养气。
第八,保身。
第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也会向高人请教。
第十,月无忘所能。每月写诗几首,写文几篇,积累经验。
第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小时。
第十二,夜不出门。晚上不出门当宅男,看书、学习、写字,练功夫。
这12条军规,正是曾国藩培养自己这支队伍的规章制度,日日践行,终得大业。
写在最后
如果说,有一个人相见恨晚,这个人一定是曾国藩。
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人类的精神征途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