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给予诗和远方的答案【10月第三周】
共 238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0-27 19:55
- 边听边看,效果更好 -
时间飞快是近期的注释。
十一前的迫不及待、十一中的流水似箭、十一后的百般忙碌,静下来已经是一个月了。
一个月没坐下来好好写字。写字于我而言是一种放空,电脑重启只打开笔记,手机勿扰模式开启,一切静悄悄。
经历了iPad被偷的闹心事件,我真切感到静悄悄才是工作生活最珍贵的时刻。平平淡淡的做着产品的本职、思考点商业的乐趣,挺好。
现在终于能坐下来,将割了一个月的每周总结继续,回归正轨的感觉真棒。
01
产品经理的本职
产品本职是要提升对产品的理解,加深自己对用户、需求、功能、项目的理解。
1 为什么B站的视频,没有贴片?
这是B站做的最睿智的决策之一,加过贴片然后宣布永远不做。
贴片广告是视频最最常见的商业模式,最舒心的躺着挣钱的商业模式,但不适合B站。
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B站的视频(UP主上传的)不属于B站,那如果基于视频赚取的广告费,算谁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分润模型,平台和up主都不会满意的模型。
对用户来说体验也极差,因为我们看视频平台时的预期明确,就是要看三十集的剧,就是要看电影,选择成本在点开前。
但B站的视频选择成本延续到点开之后,看了不感兴趣,用户立即更换。如果加了贴片就变成了连续看广告的不合理状态。
对于用户有预期的视频加多少秒的广告用户都能等,有些贴片已经达到了150S。但用户没有预期的视频,加1秒都不合适。
站着把钱挣了,这是B站营收的长远秘籍。
02
商业管理的兴趣
产品是公司商业形式的载体,公司的意志通过产品表现出来。产品经理就是执行商业意志的中间人角色。因此,懂商业是产品经理跃迁的必备技能。
1 企业的发散与收敛
滴滴还没上架,已经忘了下架几个月了。现在滴滴社区团购开始主动退出。
滴滴从打车工具起家,在有钱有人的情况下,适合做社区团购的业务吗?基于这个问题,我在考虑企业的边界。
站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战争下,只要坚持到最后其二,才算是事业有成。但难的就是守成,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就是业务边界的问题,拓展业务寻找第二曲选的问题。既有创始人的雄心壮志,也有团队成员的下一个高期许回报。
高频带低频是一个解法,本来就是低频的业务,能带一单就带一单,慢慢的教育用户,熬一熬用户习惯就到来了。美团延展酒旅火车票等业务就是这个思路。
但低频带高频呢?三天打一次车的用户在初期转化出更低频的订单,能熬得住吗?为了尽快看到下一步的增长、面对创业的风口期,能耐心的等着教育用户吗?等不到。
低频带高频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有耐心,有长期做慢慢做的决心,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团队能跑通跑顺。
所以,企业到底是该发散还是收敛呢?在有钱有人的时候可以穷举新项目新机会,但落地到具体做法的时候要基于自身的业务特性勇敢的回答不做。
我感觉最适合滴滴的业务是无人驾驶,未来肯定是无人驾驶的车随叫随到,教育大家不要买车,随时随地都有一个靠谱的AI汽车送你到任何地方。
2 实业更需要迭代
去年的十月一,我写了老家一个有产品思维的饭店。但他今年的情况,不胜往昔。
模仿者太多了,从门店装修到大厅布局,从桌子板凳到点餐方式,一模一样。我没去吃,但想来口味也大致不差。
生意冷清了,我问家里人原因,得到的答案是:吃够了。就这么简单,吃够了所以不去了。
他的破败在于新鲜感没了,一招鲜终究是败给了时间。跟产品一样,迭代才有新鲜感,这个新鲜感在实体饭店的维度可以是:菜品、口味、服务、宣传。
在现有的基础上迭代,不沿用千篇一律的菜品,推出有特色有替换的新体验,让模仿者不暇,让消费者惊喜。
线下实体店的迭代明显加快了,过去10年不变的套路即将消失,这将是一场线下物业的生死竞赛。
03
个人成长的期望
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我们没多少时间顾得上自己的成长了。这不对。
1 怎么理解内卷
最近一段时间,我听到很多人在聊天时下意识的使用「内卷」这个词,同事同学都在说。
我很反感内卷这个词,也从来不用。如果按照他们说的内卷标准,我从来不卷。
我一般很早下班,两年前我就在贯彻早下班的实践,有事我宁愿回家做也不在公司待着,没做完第二天我会早起把事做完。
我反感内卷是因为内卷是同纬度的竞争,格局不够大。我是觉得如果只把眼光聚焦于身边的同事,那就太没追求了。
在职场至少要看到两级领导的实力,对齐一级领导的水平。同时要看看行业的情况,知道业内的优秀人才在做什么。
那为什么还会发生内卷的情况呢?大概这些人已经在全国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没有去其他学校其他班级的可能了,那就只能在班里待着。
但矛盾就是恰恰自身还有对财富职位的追求,那就看谁努力吧。毕竟除了几个学霸,大家的水平已经差不多。
让他们卷起来吧,与我们不相干。
2 找到成长暗线
十一前后我陆续见了几个同学,大学高中初中都有。
站在30岁这个节点,大家其实都很焦虑。世界上的幸福都相同,但焦虑的也相同: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没户口的要离开一线,但二线的工作工资落差太大。上车买房的一直在咬牙坚持,抱怨没了可支配余额的生活。
我突然觉得,大家把工作看的太重了,我们似乎习惯了工作挣钱的方式。加上行业的红利消失和不稳定,焦虑加剧了。
我们大家都在沿用共同的成长路线,从小城到省会到一线,先读书再大学后工作。我生出一种我们即使把名字替换也毫无违和的恐惧。
没有个体性,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没有人能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没有有坚信的事业和为此付出的努力。现在的状态看起来稳定实则不堪。
我开始有点否定不能提供「事业价值」的事情,这也许才是职场成长的暗线。一个和工作本职并不冲突甚至融合的暗线。
但时间终会给予问题以答案,一个充满诗和远方的答案。
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