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叠加拉尼娜,这个冬天怎么办?

亿欧网

共 339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0-31 01:38


这个冬天会很难。


全文3262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赵颖 陈晨  粥七

编辑|王丽

来源|华尔街见闻

ID:wallstreetcn

题图|Pexels


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全球疫情开始再次蔓延。今年冬季气温低于预期、疫苗效力下降以及疫苗覆盖率的差距使得很难预测疫情的演变,接下来的三到六周将是关键时期。


而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


疫情反扑,加上真的要来“拉尼娜”?这个冬天怎么办?



全球疫情反扑


餐馆和发廊关门了,学生重返学校还很遥远,多国实行宵禁,晚间八点后不准出门。从英国到俄罗斯再到新加坡,疫情再次袭来,欧洲国家拉脱维亚重新实施限制措施。


拉脱维亚疫情最为严重,不禁让人想起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英国很早就为居民接种了疫苗,并取消了对疫情的大部分限制,10月22日日增新冠病例自7月以来首次超过5万例。


在东欧疫苗接种率较低的国家,情况更糟。俄罗斯10月6日新冠死亡人数刷新纪录,超过1000人。罗马尼亚的重症监护病床告急。


澳大利亚尽管对疫情持有“零容忍”态度,但是国内疫情也开始恶化。美国严重的夏季疫情刚刚缓解,政府开始推进强化疫苗注射,以阻止另一波疫情。



伴随着疫情蔓延,人们希望疫苗能使其快速走出危机。虽然疫苗被证明能有效减少传染和死亡,但并不能做到百分百阻断传播,并且效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目前的疫情情况比一年前更加复杂。


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学家Arnaud Fontanet表示,气温低于预期、疫苗效力下降以及疫苗覆盖率的差距使得很难预测疫情的演变,接下来的三到六周将是关键时期。


尽管各国疫情应对措施不尽相同,但有些情况是一致的的,早期推进疫苗接种的国家,比如以色列、美国和英国,首先经历疫苗减弱情况。那些保持实施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国家机构,无论是戴口罩还是群体活动,似乎做得更好。


英国首相约翰逊于7月19日取消了大部分与新冠相关的限制措施,英国成为在没有其他措施仅依赖疫苗接种的案例。由于青少年疫苗接种推进缓慢,英国中学感染率的激增。在批评声中,英国政府本周采取行动,扩大12至15岁人群的疫苗接种。


新加坡选择重新开放,当疫苗接种率超过80%,放弃新冠清零策略。在8月份防疫力度放松后,感染率很快开始攀升。新加坡本周决定将疫情限制措施延长一个月,并警告疫情情况可能使其医疗系统受挑战。


在美国,超过40%的人口没有接种疫苗,该国疫情可能像英国和其他地方那样再次爆发。为了加强疫情防御,阻止感染人数激增,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周三批准了Moderna Inc.和强生公司的强化疫苗。


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等国试图走中间道路,依靠疫苗通行证、口罩和检测措施来推进疫苗接种,避免更多的封锁。欧盟中接种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国家保加利亚本周强制实施了疫苗通行证措施。在德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选择只为接种疫苗或从新冠病毒中恢复的人提供服务。意大利的餐馆、剧院和健身房都需要通行证,总理德拉基批评了英国宽松的措施,称该国放弃了一切谨慎措施,现在正面临后果。



世卫组织紧急情况项目负责人Mike Rya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英国和其他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目前一些限制措施已经被取消,人们在室内进行社交活动,这些表示了疫苗在阻隔传染等方面将受考验。


Ryan进一步指出,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在冬季人们在室内进行社交活动,病毒在进一步传播。


在拉脱维亚,大约一半的人口仍然没有接种疫苗,官员们发现本国处于严峻的境地,对于未实施的严格限制表示遗憾。



“拉尼娜”气候是什么?


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偏暖/冷的现象,是气候系统年际变化中的最强信号。


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平时更高时,通常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平时更低时,通常会发生拉尼娜现象。


新华社文章显示: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而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常年同期会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不过和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发生时,对气候的影响相对温和。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在今年底之前,1950年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过16次,上一次即为去年8月到今年3月。


对于今冬二次出现连续的拉尼娜现象,研究称并不罕见,可以称之为“双底”。




有哪些影响?


1. 拉尼娜指数与商品价格正相关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NOAA编制的ONI指数可以用于观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当这一数值低于-0.5°C时,被定义为拉尼娜现象。


如果将ONI指数与原油价格同比叠加,可以观察到比较高的同步性。


ONI指数对于原油同比具有3个月左右的领先性,与CPI同比的正相关性也很高。当前,这一指数在-0.5的分界处,后续冬季若ONI指数继续向低温方向增强(目前看概率较高),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在冬季结束前出现大幅回落的概率较小。若油价维持在80美元/桶上方,照此测算的PPI同比在四季度存在一定的冲高压力。



兴业证券的研究则显示,石油、煤、天然气、铜和铁矿石等品种在历次拉尼娜现象中上涨概率超过50%。该现象对铝的价格影响不显著。



分析师继续研究了拉尼娜现象的滞后效应,并统计了7种能源金属产品在拉尼娜谷值后1、3、6个月以及1年的价格走势。


研究显示,拉尼娜谷值后6个月内所有品种上涨概率均大于50%,但6个月后上涨概率开始出现明显分化。


除天然气的强势能够延续之拉尼娜谷值后一年外,其余品种均在6个月左右达到最大,之后出现回落。



2. 拉尼娜指数与农产品价格同样呈正相关


关于拉尼娜指数对于USDA月度供需报告提供的全球常用粮食作物的影响,兴业证券分析师选取了小麦、粗粮、玉米、大米、棉花和白糖这六个品种在1980年以后的价格作拟合分析。


数据显示,在所有拉尼娜时段中,六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概率均超过50%,不过其中大米、棉花上涨的概率略低于其他四种农产品。在历年的上涨品种占比数据中,上涨品种占比超过2/3的次数有8次,占统计次数的2/3。



分析师同样研究了该现象的滞后效应。在拉尼娜谷值后1、3、6个月以及1年的统计数据中:


除大麦外,其余5种农产品在谷值后短期内1至3个月内上涨概率较大,6个月后上涨概率明显下降。除白糖外,其余5种农产品均在拉尼娜谷值后6个月的涨幅最大,且均超过非拉尼娜时期。


此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切换与农产品价格的相关性也较高。研究显示,农产品价格倾向于在厄尔尼诺峰值附近达到价格的阶段性底部,并于拉尼娜谷值附近达到阶段性顶部。


3. 其他影响


华尔街此前文章也指出,拉尼娜可能会使南美的农作物面临极大的干旱,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持续干旱无法缓解,还会使得即将到来的野火季节更加严重;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已受重创的玉米、咖啡和大豆等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同时印度尼西亚各地的棕榈油将会因为洪水的增加受到很多影响。


中金认为,拉尼娜天气引发的全球降水和温度的异常现象对不同产业/行业造成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来看,一方面降水和温度偏离正常值将直接对全球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市场情绪发生较大波动,进而推动农产品价格非理性上涨。另一方面,拉尼娜气候可能引发得寒冷天气或将利好能源、煤炭、纺服化纤、尿素化肥等相关产业链,加剧市场对冬季能源短缺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天然气、取暖油、煤炭、棉纺织、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


华尔街此前文章曾分析过巴西旱灾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更强的美元vs更贵的大宗商品 分歧背后是什么?》一文也分析过,商品指数一路走高,背后既有通胀预期也有供给受限,大部分时间是供需型因素主导,一旦供给瓶颈缓解,商品指数可能面临重置,尤其是美元在双赤字扩大趋势下易软难硬,而现在的拉尼娜将会加剧大宗商品供需的问题。


本文由华尔街见闻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2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