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陈敬熊院士逝世

共 6203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2-03-17 17:47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3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陈敬熊同志是我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开创性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天线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委员会重大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研究生导师”,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陈敬熊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高度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将毕生所学所知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奋斗终生。


陈敬熊同志治丧委员会

二零二二年三月十六日

陈敬熊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我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他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对国防科技事业不断探索、取得成绩的同时,陈敬熊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1954年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到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5年的入党路,他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科技救国信念、坚定科技报国初心。
陈敬熊院士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祖国国防事业的一片天地,用一生的追求与探索,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胸怀科技报国志
开拓创新勇攻坚

早在读大学时,陈敬熊就立下了科技救国之志。
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亲身体会到国民党当局穷凶极恶、贪污腐化,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对新中国充满了憧憬。
那时陈敬熊便立下志向: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和青春年华奉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奋斗终生。
1954年,在电信科学研究所工作的陈敬熊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以勤奋工作来表明自己要求进步的态度。
1957年,陈敬熊已是电信科学研究所可以挑大梁、独当一面的专家,他在一份思想总结中写道:“到北京后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当时一起工作的一些党员同志的优良作风深受感染。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己与他们比较,确实相形见绌,大大落后了,我觉得要赶上去才好。”
同年,对入党有着坚定追求的他,踏上了发展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1957年11月,在北京永定路,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组建了。陈敬熊从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原先为电信科学研究所)转入二分院,自此开始从事他毕生热爱的航天科研事业,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
不久,成为航天人的他迎来了第一项重大工程,研制“1059”导弹天线。
20世纪50年代,我国面临着“半月形包围圈”、核讹诈等威胁与挑衅,国家安全形势危如累卵。对此,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致决定,要用国产尖端武器来回应美国的军事威胁,赢得战略主动权。其中就有导弹的研制。
当时,陈敬熊接到的任务是研制“1059”导弹的天线,这是导弹控制系统的关键装置,相当于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离开天线,导弹就会成为“无的之矢”。然而导弹天线跟地面天线不一样,它是导弹结构的一部分,天线形式多样,设计条件特殊,研制难度极大。
“1059”导弹是仿制苏式导弹。就在大家鼓足干劲、辛勤工作抓紧仿制时,陈敬熊发现,苏方提供的图纸并不完整,对关键技术也是守口如瓶。后来,苏方甚至撤走了专家,不再给予支持。
面对重重困难,大家决心吃透导弹设计图,自己研制出来。陈敬熊和组员经过几番讨论,将研制重点放在高速飞行器的天线绕射问题上。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大大简化金属圆锥体、圆柱体、抛物柱体等设计计算公式的推导,为弹上天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了导弹天线的关键技术问题。
这样的解决方法打破了苏联专家在设计图中提出的条条框框,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好操作。
在研究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的那段时期,陈敬熊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导弹天线电磁波如何传播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国际上已经有外国人提出了一些理论。但陈敬熊发现,这些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眼前的问题。
在他提出创新方法时,很多人发出质疑,认为要破权威人士的框框,不可行也不可能。
但从读书时就不迷信权威的陈敬熊,就是要开阔思路,寻找出路,把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东西搞出来。
把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东西搞出来,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天线方面的计算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要解决边界问题,要确定一定范围空间边界上的电磁场分布,由此得出整个空间的电磁场分布情况。”陈敬熊的同事、23所退休专家文定说。
陈敬熊利用直接求解法所作的系统研究成为了导弹天线设计的依据,为“1059”导弹天线的成功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0年11月5日,我国西北戈壁滩某试验场,“1059”导弹腾空而起,在蓝天上划出一道优美弧线,7分钟后落入预定目标区域,试验取得成功。当晚的庆功宴上,聂荣臻元帅高兴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如今,在陈敬熊曾经工作过的无线电研究室,23所青年技术骨干周恩很敬佩陈院士敢于质疑权威的科研精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科研人员对麦克斯韦方程掌握得不太好,理解得不够深刻,陈老发明的直接求解法让大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陈老结合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总结和推理得出新结论,不仅敢于质疑权威,还开拓创新,这对后来的研究人员也是一种激励,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创新的典范。”

一片丹心献国防

峥嵘岁月红旗展


几乎是在仿制“1059”的同时,五院另一项代号为“543”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开展。
“543”导弹是地空导弹,那段时期二分院负责地空导弹的研制生产,陈敬熊参与了制导站天线的研制工作。
导弹能否击中高空目标,全靠制导站测定目标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计算向导弹发出控制指令,一举将其摧毁。1963年,当“543”制导站等重点设备相继完成生产,仿制工作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时,制导站天线系统却出现了误差超差的现象。
当时,美国和台湾当局利用“U-2”飞机肆意闯入大陆上空。“U-2”飞机一次飞行就可以侦察9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只要飞行10次左右,它收集的资料几乎可以绘制一幅完整的中国全境地形图。制造出国产地空导弹,建立一支拥有自主权的防空部队,刻不容缓。
1965年7月的一天,身为二院23所副所长的陈敬熊突然得到钱学森的约见,钱学森转述了贺龙的一席话:“毛主席说,美国的U-2飞机打不下来,他都睡不着觉,你钱学森同志一定要想办法把技术关键攻下来,让毛主席睡好觉!”钱学森当场指定陈敬熊负责遴选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解决问题。
“让毛主席睡好觉”,这句话让陈敬熊深感责任重大。按照钱学森的指示,陈敬熊接到任务立即和研究小组奔赴位于西安城郊的786厂。
7月正是酷暑时节,而786厂的露天试验厂区在几十公里外的山上,山路陡峭曲折,一下雨,路上就满是泥泞。陈敬熊忍受着虫咬,和团队成员一起架设天线。他苦苦探索,白天做试验,晚上分析数据。然而,试验一次次失败,压力时常让陈敬熊一声不吭地凝望窗外。
他经过计算推断,认为苏方的天线设计有问题,在特定条件下,某些部位的电磁波反射形成的二次辐射会导致天线性能下降。要解决问题,就要更改设计图纸,而这与苏联专家原先的设计思路有所不同。
为了证明方案可行,陈敬熊让助手李桂生作了严格的定量计算,并安排攻关小组的彭润初等人做了一系列的外围试验。
经过夜以继日的刻苦攻关,1966年1月,陈敬熊的团队研究出了制导站天线改进方案,解决了制导站天线问题,这标志着“543”的仿制工作全部结束。之后,“红旗一号”投入批量生产,装备到部队,加强了我国的防空力量。
这一解决办法又一直被沿用到红旗二号导弹和红旗二号甲导弹天线的生产之中。红旗二号导弹于1967年6月27日首次击落了“U-2”飞机,克敌制胜,担起了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
这段岁月是陈敬熊最为之自豪的回忆,不光是因为“543”武器系统仿制圆满成功,还因为在这期间,陈敬熊向组织提交了参军申请书,参军是陈敬熊一直以来的渴望,他渴望为国防事业献出全部精力。陈敬熊递交申请书不久,五院政治部下发了一份关于科技人员可以参军的文件,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五院二分院正式批准陈敬熊参军。
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陈敬熊心潮澎湃,他无比珍视参军的经历,至今还珍藏着第一次身着戎装的照片。
1970年,陈敬熊再次接到国家的重要任务,建立防御武器系统研制最为核心的“101”雷达、“102”雷达以及“715”相控阵雷达。在此期间,他研究相控阵天线产生盲区的理论,发表了《相控阵天线“盲点”问题》论文,荣获1978~1979年度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相控阵天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科研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的陈敬熊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同时,追求进步的入党道路上,陈敬熊历经25年的“长跑”终于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979年12月26日,是陈敬熊人生中值得铭记的日子,二院23所科技处党支部讨论他的入党问题,全票通过。经过一年的考察,陈敬熊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学术成果促发展
甘为人梯育人才

1977年10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大会召开,陈敬熊代表23所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上,陈敬熊因在国防科技战线作出的重要贡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当他还沉浸在喜悦中时,又接到通知,要代表所里参加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因为23所研制的“101”雷达在大会表彰名单上。陈敬熊感到,科学研究的春天到来了。
陈敬熊备受鼓舞,废寝忘食地从事科研工作。他系统总结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实践与得出的理论,出版了学术专著。其中,《电磁理论中的直接法与积分方程法》亮相国际书展,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示中国学者的风采。陈敬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推动了我国在相控阵天线、微带天线等科技领域的进步。1987年1月,以陈敬熊为主要发明者的“地空导弹(红旗一号、二号、二号甲)制导站天线关键技术”发明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5年,陈敬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对他在科研领域数十年勤奋耕耘的最高褒奖。
“未来的发展靠年轻人,为年轻人创造条件,不妨做个伯乐。”在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时,陈敬熊甘为人梯,特别注重培养青年人才。
航天事业建设初期,科技人才匮乏,陈敬熊从带领自己助手成长的过程中想到“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第一个在二院实施并推广,通过传帮带让年轻人在事业中迅速成长。因为办法卓有成效,二分院领导于1961年召开经验介绍报告会,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宣传推广这种方法。
为了满足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他又开始张罗航天系统自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1982年,23所正式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陈敬熊主持招生录取工作。我们是二院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单位。”曾与陈敬熊并肩攻关“543”制导站、合作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王励回忆。
陈敬熊是许多二分院青年人心目中的“陈老师”,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向他请教,除了一对一的教学,他还开办学习班。那时候,陈敬熊的课就是青年人的“营养剂”。“陈老的教学特点是严谨,讲课深入浅出。”23所退休专家蔡庆宇、黄佳是陈敬熊的学生,他们对跟随陈老学习的经历记忆犹新,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在课堂上,陈敬熊院士将亲身经历和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学生们和他畅所欲言、热烈研讨,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23所研究员沈江林是陈敬熊的学生,时至今日,谈及陈老提出的理论,他说,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等理论,在他那个年代是开拓性的,尽管后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基础理论,那些科研成果永远不会过时。
除了担任23所研究生导师,陈敬熊还先后在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执教,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播撒科技星火。
晚年的陈敬熊依旧坚持学习和研究。在他家里,随处可见的是他的手稿和书籍。
……
2022年3月16日,陈敬熊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斯人已逝,思念长存。
文/宋皓薇 陈佳佳
编辑/李庆勤
审核/刘淮宇
监制/索阿娣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国航天报”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太空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上)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下



SpaceX为乌克兰提供卫星互联网战区接入解决方案



从乌克兰战事看“即时遥感”与现代战争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常务副社长:冉承新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陈泓希、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太空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浏览 2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