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名存实亡?基站休眠背后的无奈
共 3383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0-09-04 13:19
技术编辑:芒果果丨发自 思否编辑部
SegmentFault 思否报道丨公众号:SegmentFault
5G 建设在全球都是个热点话题,中国在这场 5G 竞速中遥遥领先。全球五大 5G 通信设备厂商中国占了两席,华为更是稳居第一。5G 基站建设数量方面,中国也是一骑绝尘,虽然美国一直未公布 5G 基站数量,但从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最多的韩国也只有 12 万左右。而截止到今年 6 月底,中国已开通 40 多万个 5G 基站,比日韩英德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多。
从 5G 商用之初到现在,运营商强调的一直是 5G 的高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5G 够快!
不过,虽然 5G 建设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 8 月初,洛阳联通宣却布了分时段休眠 5G 基站的消息,此消息一出把就大家的视线从 “5G 究竟有多快”转到了“5G 究竟有多贵”上。
为何要休眠 5G 基站?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建一个 5G 基站的成本有多高?
首先是建设成本,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在 GTI 国际产业峰会上指出,当前一个 5G 基站的投资是 4G 基站的 2 倍,首先在硬件上资金的投入就远大于 4G 基站的建设。
而且,5G 基站与 4G 基站不同,它使用的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功耗都远高于 4G 基站,所需的电量自然就会更高。根据中国铁塔和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一个5G 基站的功耗在 3500W 左右,超过 4G 基站 3 倍。
再加上 5g 基站的覆盖范围更小,所以建设密度也要更大,数量需要在 4G 基站的 3 倍以上,综合下来,一个 5G 基站的成本竟快达到 4G 基站的 10 倍。
杨峰义说:“2018 年全年三家运营商的移动基站共耗电约 270 亿度,总电费约 240 亿元。在统一的覆盖情况下,5G 网络的能耗将达到 2430 亿度,电费达到 2160 亿元。” 而从最近三大运营商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来看,其全年利润还未到达千亿元。
那么分时段休眠 5G 基站能省多少钱呢?
中国联通宣布选择“智能化”关闭基站的方式,就是在每天 21:00-次日 9:00 利用 AUU 深度休眠功能在用户使用量小的时间段自动休眠。
这种智能休眠的方式不会影响用户使用网络,在设备使用低于某个值的时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节省功耗,在用户用网高峰不会停止运行。若按休眠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算,根据杨峰义所说的全年电费达到 2160 亿元,则可以节省 700 多亿。
现阶段 5G 技术的主要问题
从个人用户的角度来看,5G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的普及,虽然 5G 商用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但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并没有很大提升。首先就是 5G 基站的覆盖还不全面,导致了 5G 网络并不稳定。
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手机桌面右上角的网络图标变成了 “5G”,但是实际网速却和 4G 并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大部分厂商为了降低功耗都选择了采用低频 5G 的技术方案,这种低频 5G 网络在网络传输速度上与 4G 网络几乎相同。
以中国联通使用的下行三载波聚合 4G 网络为例,4G 网络的实测下行速度大约为 1.2Gbps,而 5G 网络的现阶段的平均下行速度约为 1-1.4Gbps,与 4G 网络差距不大。在网络 5G 网络覆盖不稳定的区域,甚至有 5G 网速还不如 4G 的情况的出现。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5G 技术存在的问题就不只是网速一方面了。5G 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通信系统,集成了多种核心技术,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类型丰富的多种业务。但 5G 移动通信系统与核心技术但融合还有很多阻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归纳出了十项 5G 技术引入带来的技术挑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带来的挑战、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挑战、网络切片的挑战、SBA 的挑战、边缘计算的挑战、精准同步的挑战、运营支撑的挑战、车联网的挑战、5G 大连接的挑战和 5G 企业专网的挑战。
除了这十大挑战,邬贺铨院士还提到了 5G 面临的频谱资源、站址选择、网络安全等问题。5G 频谱的划分不同就意味着能接入的产业链也有所不同,比如 2.6Hz 的低频网络,就适合接入更多 TD-LED 设备。
5G 网络要真正做到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网络可以持续稳定的运行,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网络可以连接的设备越多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高,保证网络使用便利性的同时也要确保通信和设备的安全性。
国内 5G 建设的尴尬境地
国内 5G 建设从全球来看都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 5G 通信设备还是运营商建 5G 基站的速度都比其他国家进展的更快。
但国内的 5G 网络建设的推进似乎有些急于求成了,短短几个月三大运营商已经建起了几十万个 5G 基站。从 2020 年初到现在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十款 5G 手机推出,各种支持 5G 连接的智能硬件更是层出不穷。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消费已经走在了前面,应用却还没跟上。
一个 5G 基站的覆盖只有 200-300 米,如果想做到网络全覆盖就必须大规模兴建 5G 基站。从中国的人口密度来讲是其实适合大规模建设 5G 网络的,但一开始就使用这种全面铺开的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若果短期内无法产生更多经济效益,这种投入就如同石沉大海。
就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欧洲国家,虽然 5G 基站建设的进程缓慢,但本就地广人稀的他们大规模建设 5G 基站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大,花费一个 4G 基站近十倍的成本建一个只能覆盖几户人家的 5G 基站既劳民伤财有没有更多的实际用途,所以对他们来说,放缓推进 5G 基站的建设并不会延缓 5G 的发展,反而是更经济实惠的方式。
对目前国内的现状来说,智能硬件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还在摸索 5G 的商业化路径,高额的运营成本很难长期维系现状。为了维持 5G 网络的运行,同时尽量减小损失,5G 套餐的价格短期内自然也无法做到与 4G 持平。
5G 在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加大了数据传输能力、加快了网络速度,降低了网络延迟时间,虽然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了提升,但并不是刚需。
虽然现在各大手机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 5G 智能手机,甚至已经出现了千元以下的产品,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几百元的 5G 套餐的费用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升级 5G 套餐的成本太高。在网络尚不稳定且 5G 网速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用户量自然增长缓慢。
探索 5G 商用生存之道
运营商选择休眠 5G 基站其实是符合国内 5G 应用现状的。现阶段只有大城市的中心城区 5G 覆盖比较好,很多地方的 5G 网络并不稳定,使用 5G 网络的用户也远没有达到 4G 用户的量级。智能休眠的方案在 5G 网络使用高峰也会持续运行,在用户使用量小的时间段休眠是一种既保证用户使用又能节省成本的最好方式。
虽然 5G 网络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仍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2020 年,新冠病毒的爆发给 5G 就带来一个机会。在线沟通、远程交互的需求激增,催生出了一系列软件、硬件应用,5G 网络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高速发展期。
专业领域的试点运行就是普及 5G 的一种方式,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为例,三大运营仅用几天时间就火速完成了 5G 网络的部署,保障了医疗救护的需求。
另一方面,5G 智能硬件的销量在第一季度线下销售持续下跌后,在第二季度也迎来了一波回转。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44%。
与此同时,运营商也开始从 5G 基站建设成本的角度寻找破局之法,各地开始转变供电方式,降低 5G 基站的用电费用。各大通信设备厂商研发新技术,节省建站成本。
5G 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商用阶段,“云”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常态,新的用户需求正在源源不断的出现。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将持续催化 5G 商用的发展,未来休眠的 5G 基站势必将全面“复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