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能否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我们希望十年之后,安世亚太能够进入到国际第一梯队。”安世亚太的高级副总裁、工业软件中心主任、数字孪生体实验室主任田锋讲到。
这是否是一句空话?
当前,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在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
不难看到,2021年上半年以来,最为热闹的莫过于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平台反垄断中阿里“事出”频频、社区团购行业泡沫破裂、“精神鸦片”后续‘抄底’腾讯热热闹闹、K12在线教育全面崩裂……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随着消费互联网经济红利消退,再谈产业转型,向哪转?怎么转?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之外,工业正在被推向风口。
中国要真正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工业必须要创新、要升级,并且工业软件要先行。但无论是从市场上来讲,还是从用户层面来看,在国产工业软件行业上,仍更多的是在抱有飘忽不定的看法。这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历史印象与实践表现;另一方面,国产化工业软件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见效慢导致能够拿的出来引起瞩目的并不多。
当然,国产工业软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田锋表示,未来十年,或见分晓。
No.
01
国产工业软件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
问:和上世纪的工业软件发展初期相比,当前国产工业软件大环境怎么样?
田锋: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初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当时来讲,国产工业软件与国外工业软件相比差距并不大,后来出于种种原因国内工业软件开始走向没落。
这两年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过去,大家对工业软件都不再抱什么希望,或者说没有什么期待,但是现在从态度上来讲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力量开始投入到工业软件事业中。
当然,中国工业软件这个风口到来的原因,不仅仅是美国打压,更是因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已经到了必须有自己的软件的时期,创新突破已经来到了窗口期。
问:国产化替代浪潮下,工业软件行业迎来了哪些利好?
田锋: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对于国家的依赖性较大。这两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发展国产化工业软件态度已经非常坚决,不再犹豫,国家出了很多财务政策来扶持工业软件行业;同时,市场情况也有所好转。在中美贸易战下,行业头部企业都在积极储备国产化软件,备胎计划也好、响应号召也罢,都是好的方面。
安世亚太 数字化时代的正向研制体系
从人才方面来讲,以前大家都不愿意加入到工业软件事业上来,因为它不赚钱,不如互联网行业,同时,因为以前大家都不去发展工业软件的时候,也感受不到人才的缺失。但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回国投身工业软件行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这些给予了国内工业软件厂商们极大的信心,可以说,工业软件厂商开始挺起腰杆了。
No.
02
国产工业软件也正处在一个坏的时代
问:当前工业软件行业要发展,最不利的因素有哪些?
田锋:首要的是,知识产权问题。我多次强调,打击盗版软件、免费软件,将会是国产化工业软件发展的关键。
当知识产权得到了保障,从用户侧来讲,企业将会开始考虑价格、性能较为合适的国产软件,从而为国产化软件厂商带来生存的可能;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对于国外软件依赖性并不高,这说明国产软件是有机会的,当实践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国产化软件将会与工业行业一起踏上创新的可能。
其次,是市场需求与研发要相呼应的问题。安世亚太这些年来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中国的工业软件不要和国外的软件去对标。工业软件需要深厚的技术沉淀与积累,也就是说,在当前这种起步晚阶段上,要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重要、迫切的地方。
问:所以,主要还是因为国产工业软件不受市场用户认可吗?
田锋:不全是。考验国产工业软件的不止是功能、性能问题,还有理念的转变。国外工业软件从功能、性能等方面来说都相当丰满,但国内用户大价钱将其购买过来,大多数用户的真正使用程度又有多少呢?也不过50%最多。所以,国产工业软件开发一定要对标用户需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工业软件的竞争框架水平是很高的,但我们的工业水平大多数尚未到达。
国产工业软件需要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所谓根与本。当“国退民进”的时候,如何保障工业软件继续有力量发展下去,我认为是解决了知识产权后能够有更广泛的机会得到市场的接受与认可。
三年就可以决定一个软件厂商还能不能继续活下去,十年就会有行业龙头出现或者是见证行业的没落,个中原因可见一斑。
No.
03
破局正在进行中
问:国产化替代浪潮下,工业软件厂商们当下的生存情况如何?
田锋:作为工业软件厂商来讲,国产化替代浪潮下,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抓住机会。我们也做了很多的部署。但工业软件厂商们的生存境况仍旧不容乐观。
工业软件厂商的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做项目,定制化项目,先养活团队再谈梦想;另一种,在国家补贴支撑下研发。老实来讲,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抱着拯救行业的心气的,但是却淹没在茫茫的市场需求与眼前的生存中。
问:关于资本开始涌入,市场或将被炒热,这将为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田锋:受整个环境的影响,当前国产工业软件市场确实受到了资本的追捧,这是一件好事。资本在这时投入、炒热,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因为从各行业发展史来看,没有哪个行业发展壮大是一直在不温不火之中的。当然,特殊时期之后,行业回归良性发展也是势在必行。
有了资金的保障,我们就可以针对用户刚需开始攻克软件与性能,发展也就慢慢滚动起来了。
问:当前行业正处在巨变之中,领头羊会出现吗?
田锋:在自主工业仿真软件方面,安世亚太是领头羊是毋庸置疑的。安世亚太25年来时时刻刻在做仿真,一直在集中精力干这么一件事。无论是从技术沉淀、刚需识别、工程化验证能力上,我们具备这个条件。例如,我们已经做了一万多工程咨询问题验证,从而让用户长期使用。
安世亚太 案例库是工程化验证的可行方案
从商业体系上来讲,安世亚太也有着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我们有一百多人的销售人员。这些都能够说明我们拥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我们希望十年之后能够进入到国际第一梯队。
问:怎样定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在开源的基础上建立的工业软件算不算自主软件?
田锋:我国现代科技发展不断在诠释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我国的高铁、华为鸿蒙……所以你这个问题本身是存在误区的。如果一家从零起步的公司,不使用开源而是闭着眼睛从一行行代码码起那真是个“傻子”。
不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是害人的。不管是建立在开源之上的消化吸收,还是通过收购拥有知识产权也好,再创新都是自主工业软件的关键。
代码可控是指,你已经吸收透了开源代码的全部,对于漏洞安全等问题都能够可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再创新,是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产品最终形成正向设计。
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工业软件必然要走的路。
No.
04
步入第一梯队的黎明
问:在市场表现上,安世亚太的工业软件情况如何?
田锋:我们有很多工业软件,早前做定制化软件的时候其实积累了很多。在精益研发平台软件上,我们已经做得相当成熟了,已有五六百家客户;相对来说,定制化的、行业化的工业软件,因为标准化程度不高,所以用户情况略低。
但总的来说,我们正在为一千多家客户提供服务。
问:国产工业软件怎样做才能胜出,或者说真正实现国产化替代?
田锋:服务赋能,提升竞争力。安世亚太认为服务能力将会是国产工业软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们积极呼吁企业及政策要意识到采购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解决中国企业仿真应用实效不高的问题,逐步实现自主工业软件的替换。
安世亚太 赋能用户是实现舶来品替换的可行路径
你可以看到,再差的软件都能用好,关键是需要一个保障其良好运行的体系,这就需要有服务体系支撑。
以复合材料为例,在国外软件中可能存在几十种材料模式,国内用户在挑选材料时可能是比较迷茫的。我们在梳理需求的时候发现,在大多数用户中,对于材料模型的需求常见的却只有两三种,同时这两三种是国家标准下的。安世亚太将通过取舍将精力放在了这两三种材料模型的突破,从而满足了我们的用户需求。
问:未来,国产工业软件如何做到市场普及?
田锋:有两个方面:通用工业软件、云化。
推出标准化产品,向市场普及。安世亚太是以代理ANSYS开始的,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将它做到国内市场第一。我们发现打造产业基础的重中之重,高校是重点用户。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在高校之中推广,从而奠定了普及的基础。在这样的实践积累下,我们现在推出的标准化软件也正在采用这样的做法。
2020年底,我们正式推出了安世亚太自主通用仿真软件——PERA SIM。不能否认的是,目前国内行业中的标准化软件都尚处在婴儿期。与其它厂商们相比,安世亚太的PERA SIM是有竞争力的,或许将成为最后存活下来的那一个。我们将它定位为普及化的重要战略定位,截止目前,PERA SIM上已经有十个左右的用户。
云化。当然,这种云化并不是指SaaS化,因为从实践中我们也看到SaaS虽然轻,但在功能及性能上会受限,所以在工业软件上SaaS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安世亚太提出,将工业软件放在云托盘上,通过降低成本达到普及的目标,这种免费的推行将会存在于很长一段时间。
这不难理解。这种方式推广起来就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因为这需要整个企业来推动,涉及企业管理等众多社会角色;而当社会学的力量发挥减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国产化工业软件从自然科学这个角度来做,要比较容易标准化,从而在市场普及上产生作用。
随着通用软件面向市场,工业仿真软件的格局,就将面临真正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