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到了嫦娥五号带回来的“土特产”?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向社会发放了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来自国内的13所科研机构获得了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研究资格。
去年12月17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共取回了1731克月壤。今年4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首批44个总计56.8812g的月球样品,并开始受理借用申请。来自教育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中科院、核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方面的23家科研机构的37名使用责任人提出了85份申请。
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借用申请进行集中评审,37人进行了现场答辩。经审核,13所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对应21个样品,共17.4764g,其中光片样6个157.6mg,岩屑样13个868.8mg。评审通过的样品申请数占全部申请的36.5%,样品重量占全部发布样品重量的37.8%。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等科研机构获得首批样品研究资格。
中国科学院院士、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朱日祥介绍,评审标准首先是要评估申请人拟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其次专家组要评估申请人的研究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具备相关研究能力。在会议表决时,需要参会的专家2/3以上同意。
记者获悉,部分样品存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而部分样品则无人问津,有些样品有人申请但是没有发出去。朱日祥介绍,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取决于申请人对样品研究价值以及申请策略的考量;二是委员们从科学意义、方案可行性、对其他研究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了严格把关,未支持科学问题阐述不清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的申请。
嫦娥五号通过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取样,本次发放的均为表取样品。据介绍,目前表取样品的处理工作基本完成,钻取样品的处理、制备和基础分析工作仍在进行中。钻取样的数量较多,样品量都很小,很多样品少于1克,样品的处理、描述、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很大,样品制备和基础分析也需要更为精细和仔细。
后续,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还将陆续发布,下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预计安排在今年9月。
国家航天局介绍,正在计划组织部分月球样品入藏毛主席的故乡湖南韶山进行异地灾备,以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夙愿。
本文转载自“中国航天报”,原标题《谁分到了嫦娥五号带回来的“土特产”?》,记者 | 赵聪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