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人街探案3》

数据D江湖

共 366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2-15 20:33


长话短说。

 

《唐人街探案3》猫眼上的预测票房正在冲着63亿人民币而去,也就是接近十亿美元的票房,这种数据足够让好莱坞任何一家电影公司虎躯一震,十亿美元放在电影史都是可怕的数据,听这个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我换一种说法大家就懂了,就是光中国一个地方的票房,已经接近《指环王》第三部(10.7亿美元)、《蝙蝠侠:黑暗骑士》(10亿美元)、《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10.27亿美元)、《加勒比海盗2》(10.6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注意我们是中国大陆一个区域的票房,上面说的四部电影是全球票房,现在中国商业电影的国际化还没有开始,好莱坞从1990年代就开始碾压全球各国影业,作为一个普通影迷,我从1998年开始关注电影,这些年来亲身感受好莱坞横扫天下的、令人屏息的强大,无论票房还是技术,都有一种隔代感,现在看到我们渐渐追了上去,并且在没有国际化的时候就爆发出这么大能量,内心是多么欣慰。

 

回到唐探3这部电影。

 

唐探系列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唐人街探案1》拍得足够好,就像“囧”系列的第一部《人在囧途》异常出色,才能带出后面的续作,唐探1和《人在囧途》出生时还有点畏畏缩缩,不敢在票房黄金期抢市场,结果口碑票房双爆,才开始了后面疯狂的抢狂之旅。

 

我今天聊唐探系列,是一定要把囧系列带上一起聊,一是因为两个系列都有王宝强,王宝强是两部电影的灵魂,二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样的,就像我聊委内瑞拉的发展过程,喜欢拉沙特出来对比一样,一比较就更能看出事物的好坏。

 

应该承认一点,唐探系列和囧系列都是第一部最好,从这之后水平都差了不少,场面越来越大,故事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缺少灵魂,主要问题都出在对王宝强的使用上。

 

唐探1为什么好?好就好在将平凡人的感情溶入了故事,片中类似大闹泰国警察局这种段落明明有一点浮夸,但幸好有感情基础承托住了,片中最重要的感情,就是对唐仁这个角色的情感挖掘,他一出场时的油腻行为,通过后期对他心酸往事的描述,使人物丰富化、立体化,使观众对他产生了共鸣,而且他的个人故事,又跟海外华人的辛酸生活史关联在了一起,使“唐人街”这个标志性符号也立起来了,“探案”这两个字,才能延续展开,侦探故事才可以铺陈出去。

 

这世上侦探故事那么多,凭什么唐探系列跳出来?灵魂根本不是破案,唐探里的破案水平也就那样,灵魂在讲述海外华人的辛酸奋斗往事。

 

这才是唐探系列得以立足的根基。

 

同样,囧系列的灵魂在哪?是中国农民工阶层跟精英阶层越来越疏远的时代大背景下,突然将两个阶层的代表性人物强行绑定在一起,制造出了巨大的矛盾冲突才有的笑料百出,到囧系列的第二部《泰囧》里,虽然背景换成了泰国,其骨子里的灵魂还是两个人的阶级冲突,是王宝强所代表的农村进城找工的普通劳动人民,跟徐峥代表的城市富裕人群双方的巨大社会代沟,两个不同背景的人原本不会有交集,现在他们被迫放进一个碗里,拼命搅拌才有的喜剧效果。

 

囧系列拍到第三部的《港囧》,用包贝尔顶替了王宝强这个角色,这部电影就马上惨败,成了一部狗屎水平的电影,为什么?因为囧系列的灵魂根本不是徐峥,而是王宝强,徐峥这种城市精英型演员到处都有,而王宝强这种代表普通劳动人民的接地气角色十分稀有,王宝强是带着他几十年的辛酸底层生活经历在演戏(黄渤也是),包贝尔则毫无生活体验,他没有经历过普通人生活的痛苦,全靠空洞和浮夸来表现生活,《港囧》毫无生活气息,死得活该。

 

到第四部《囧妈》,同样是这个原因,戏剧冲突从第一部的阶层差异,突然跳到了城市精英的母子矛盾,靠堆砌笑料推动剧本,强行挠观众胳肢窝搞笑,失去了生活就是失去灵魂,而王宝强,就是代表着中国普罗大众的生活,失去了他,囧系列就变得寡淡无味。

 

同样能有王宝强这种味道的,中国还有黄渤这个演员,但王宝强更适合扮演普通劳动人民,要么憨厚要么油腻,黄渤长得更猥琐一些,更适合扮演黑社会成员、小流氓、痞子、混混这种边缘型角色。

 

唐探系列跟囧系列犯了一样的错误。

 

囧系列是在发挥王宝强的憨厚,唐探系列则是在发挥王宝强的油腻,我们看社会上大部分普通人群,总是老实中带着一点狡诈,刚好是王宝强所代表的两面,是因为活得艰难,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才不由自流露出来的普通性格,徐峥这样的精英型人物缺少这种痛苦,跟普通人有距离感,就难以跟大众产生共鸣,所以囧系列只要缺少王宝强,就必崩无疑。

 

唐探1深度挖掘了唐仁这个角色,以及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海外华人,使故事和人物在情感逻辑上立得住,所以口碑最好,也带起来第二部和第三部,但到第二部第三部,质量也崩了。

 

第二部和第三部从“挖掘海外华人如何艰难生存+破案推理”,突然变成了“异域风情+破案推理”,这使得唐仁这个角色大变,从第一部的“可以理解的心酸”,变成了一个插科打诨的小丑,一个让人略生反感的中年油腻男,第一部的贪财好色,是建立在人物情感动机上的,是人物遭受过创伤后的表现,而第二部第三部反弃了对人物的探索,使唐仁简单化、标签化,从而使电影失去了情感的力量。

 

第二部的反派杀人,只是为了成仙,没有情感递进,第三部的反派杀人,是突然增加的强行煽情,是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强加一段父女戏,前面根本没有做足铺垫让观众投入感情基础,所以法庭上的戏一出来,观众是错愕的,一时都呆住了,不敢相信剧情突然这么发展。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他娘的叫《唐人街探案》!重点是唐人!是本土华人去到海外,而不是第三部这样,为了跟唐人街扯上关系,强行拉上两个跟中国有一点关系的日本人带入感情戏,这样使观众没有感情基础,观众的情绪得不到共鸣,观众才会不喜欢、不满足。

 

说真的,把唐探2和唐探3里的故事放到其它任何侦探剧的背景里去,没有丝毫违和感,因为感情不在了,技术反正都是一样的。

 

那么《唐人街探案》系列到底该怎么拍?

 

首先,要把唐仁这个角色充分调动起来,后面可以让他作为一个情感纽带,连接一个又一个海外华人的生活故事,如果唐仁没得挖,那就挖其他海外华人的故事,让一个一个华人,鲜动生活地演绎在海外如何艰难地生存下来,这里面一定有大量感人的素材、奇诡的经历,这样贴近生活才能打动观众、引导观众。

 

其次,再将华人的海外生活史,关联到一个又一个破案故事里,这样故事既妙趣横生,又接了地气,就不会让唐仁这个角色越来越单薄,越来越让人讨厌。

 

很可惜,囧系列跟唐探系列都不打算走这条路了。

 

囧系列现在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基本可以宣告死刑,徐峥是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拯救这个系列的,他不是这个系列的灵魂。

 

而唐探系列,虽然没有打算走高质量情感路线,但至少摸索出了“异域风情+破案推理”这条商业路线,并在带出“Q”这个组织后,准备玩柯南那一套了。

 

可以预见,唐探系列将越来越热闹,大明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流水线化、标准化、模式化。

 

唐探系列已经从第一部的“从海外华人的生活史中遇到感动,顺便破个案”,定位成“让你嗨、让你狂,让你春节爽爽爽,顺便破个案”这种模式。

 

相比之下,唐探系列终究比囧系列要更有战略眼光一点,后面几部,也将越来越弱化王宝强,而重点推偶像型人物刘昊然,让刘昊然担纲整个系列,虽然失去了生活,但至少保证了商业化的延续性。

 

其实如果能保证唐探系列走向商业高度,也是极好的。

 

唐探3是一部充满了成熟商业味道的作品,其编、演、导、宣都流露出稳健的、成体系的操盘感,虽然侦破过程也算不上高质量,但也在普罗大众可以接受的逻辑范围,这种高水平的商业电影的出现,比中国某部电影拿个金棕榈、金熊奖更有意义得多,它表明中国商业电影体系的成熟,表明这种电影事业是可以延续的,电影人才也将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产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唐探3在质量确实有下滑,但在商业上,又做得足够好。

 

今年春节档,无论是《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人潮汹涌》、《哪吒重生》都在质量上达到了一定水准,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井喷势头,在票房上,在我们开始陆续有电影闯进10亿美元这个区间,足以撼动向来高傲的好莱坞,巨大的市场将催生资本和技术的进入,中国电影肯定将会越来越好,并将迎来一段美好的黄金期。

 

就如同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在历经种种磨难后,也一定会一步步越来越好。


--------   往 期 推 荐  ----------

    

本站知识星球,扩展分享交流渠道,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上方图片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