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微信小程序(Taro)手动埋点和自动埋点

前端人

共 12472字,需浏览 25分钟

 ·

2021-03-09 20:34


关注公众号 前端人,回复“加群

添加无广告优质学习群


每一个公司要想用户增长,都要收集和分析用户操作数据,因此埋点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而对于前端职业发展来说,传统的手动埋点,无疑是繁琐又无聊的事情,能简化就简化。

一、手动埋点

手动埋点就是在每一处需要的地方,都加一段上报埋点的代码。影响代码的阅读体验,且散落的埋点代码不方便管理。

以页面 pv 为例,我们此前是在每一个页面中上报 pv:

// src/manual/home/index.tsx

import tracking from "./tracking";

// pageSn 是前端和产品约定的「页面在埋点系统的唯一标识」,比如这个项目首页的标识符是数字 11664
const pageSn = 11111;

export default () => {
  // useDidShow 是 Taro 专有的 Hook,等同于小程序原生 componentDidShow 生命周期,会在页面展示的时候调用。
  useDidShow(() => {
    // 通过统一封装的 sendPv 方法发送 pv 埋点
    sendPv(pageSn);
  });
  return <View>手动埋点页面</View>;
}; 

二、自动埋点

自动埋点可分为全自动埋点和半自动埋点。全自动埋点则是不管需不需要,将所有的点都埋了。前端肯定开心了 “以后埋点产品都不要不要找我啦”,可数据同学就哭唧唧了。

比如,腾讯和 Taro 团队共同推出 腾讯有数自动化埋点,接入超级简单。比如配置 proxyPage 为 true 即可 “上报所有页面的 browse 、leave、share 等事件”,配置 autoTrack 为 true 即可 “自动上报所有元素的 tap、change、longpress、confirm 事件”。

可从数据量和有效性来说,「全埋」等于「不埋」,因为「全埋」一方面对数据存储量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会给我们负责数据清洗的同学带来大量工作。

所以接下来,还是从中寻求平衡,着重看半自动埋点。

1、页面曝光(pv)

页面曝光(pv),理想的上报方式是:

  • 在一个统一的地方(如 trackingConf.ts),配置好每个要埋点的页面的标识符(即 pageSn
  • 页面显示后,自动判断下是否需要上报(是否在 trackingConf.ts 配置文件中),要就直接上报。

具体实现

(1)统一配置埋点字段,pageSn 表示页面在埋点系统中的标识符

// trackingConf.ts
export default {
  "auto/home/index": {
    pageSn: 11111,
  },
}; 

当然,如果你的业务允许三七二十一,上报所有页面 pv(带上 path 让产品自己筛选),那(1)这步可以省了,直接看(2),这种方式可称为「pv 全自动埋点」。

(2)封装 usePv hook,在页面展示时,获取当前页面 pageSn、判断是否要埋 pv、要的话发送 pv

// usePv.ts

// 获取当前页面 path,借助 Taro 的 getCurrentInstance
export const getPath = () => {
  const path = Taro.getCurrentInstance().router?.path || "";
  // 去掉开头的 /,比如将 '/auto/home/index' 改为 'auto/home/index'
  return path.match(/^\/*/) ? path.replace(/^\/*/, "") : path;
};

// 获取当前页面 pageSn、判断是否要埋 pv、要的话发送 pv
// 入参 getExtra 支持携带额外参数
const usePv = ({
  getExtra,
}: {
  getExtra?: () => any;
} = {}) => {
  // 页面曝光
  useDidShow(() => {
    const currentPath = getPath();
    // 从 trackingConf 中获取 pageSn
    const pageSn = trackingConf[currentPath]?.pageSn;
    console.log("自动获取 pageSn", currentPath, pageSn);
    if (pageSn) {
      const extra = getExtra?.();
      // 通过统一封装的 sendPv 方法发送 pv 埋点
      extra ? sendPv(pageSn, extra) : sendPv(pageSn);
    }
  });
}; 

(3)然后封装页面组件 WrapPage ,使用上述的 usePv()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View } from "@tarojs/components";
import usePv from "./usePv";

function WrapPage(Comp) {
  return function MyPage(props) {
    usePv();
    return (
      <View>
        <Comp {...props} />
      </View>
    );
  };
}

export default WrapPage; 

(4)最后在所有页面组件,包一层 WrapPage 即可实现「所有页面按需埋点」:

// src/auto/home/index.tsx

const Index = WrapPage(() => {
  return <View>自动埋点页面</View>;
}); 

后续新开发一个页面,除了用 WrapPage 包裹外,只需要在第(1)步的 trackingConf.ts 中增加该页面的 pageSn 即可。

提问环节

好奇宝宝们可能要问了:

(1)WrapPage 里这样封装了 usePv(),应该如何支持上报自定义字段呢?

举个例子,产品希望 src/auto/home/index.tsx 这个页面上报 pv 的时候,额外上报一下 当前页面 URL 查询参数即 params

很简单,就是这个页面不要用 WrapPage 包裹,而是拿到 params 后直接调用 usePv 函数:

// src/auto/home/index.tsx

const Index = () => {
  usePv({
    getExtra: () => {
      const params = Taro.getCurrentInstance().router?.params;
      return { params };
    },
  });
  return <View>自动埋点页面</View>;
}); 

(2)这里每个页面组件,都要用 WrapPage 包裹一下,对业务还是有侵入型了,原生小程序可以改写 Page,在 Page 中直接 usePv()。Taro 项目应该也可以这么做,实现 0 业务侵入吧?

Taro 项目中,确实可以也可以和原生小程序一样,在 App 中统一拦截原生 Page,但这样的话,上面「某些页面要计算额外参数并上报」就不好解决了。

2、页面分享

微信小程序中,存在两种分享:

  • 分享给好友:useShareAppMessage
  • 分享到朋友圈:useShareTimeline。小程序基础库 v2.11.3 开始支持,目前只在 Android 平台可用。

具体实现

以 useShareAppMessage 为例(useShareTimeline 同理):

(1)仍在 trackingConf.ts 统一配置文件中,增加分享埋点的标识字段 eleSn (及额外参数)

// trackingConf.ts
export default {
  "auto/home/index": {
    pageSn: 11111,
    shareMessage: { eleSn: 2222, destination: 0 }, // 增加 shareMessage 包含分享好友的 eleSn、业务额外参数 destination
  }
}; 

(2)封装 useShareAppMessage 方法,业务调用 Taro.useShareAppMessage 的地方全局替换为这个 useShareAppMessage

// 分享给好友,统一埋点
export const useShareAppMessage = ( callback: (payload: ShareAppMessageObject) => ShareAppMessageReturn ) => {
  let newCallback = (payload: ShareAppMessageObject) => {
    const result = callback(payload)

    const currentPath = getPath(); // getPath 获取当前页面路径,可参考「1、页面曝光(pv)」中的 getPath
    // 从 trackingConf 中获取 pageSn、shareMessage 等
    const { pageSn, shareMessage } = trackingConf[currentPath]
    const { eleSn, ...extra } = shareMessage || {}
    let page_el_sn = eleSn
    const { imageUrl: image_url, path: share_url } = result
    const { from: from_ele } = payload

    const reportInfo = {
      from_ele,
      share_to: 'friend', // 'friend' 表示分享给好友
      image_url,
      share_url,
      ...extra
    }
    console.log('...useShareAppMessage tracking', { pageSn, page_el_sn, reportInfo })
    sendImpr(pageSn, page_el_sn, reportInfo) // 可自行封装 sendImpr 方法,发送分享埋点信息
    return result
  }
  Taro.useShareAppMessage(newCallback)

这样,如果有个页面需增加分享好友的埋点,直接在 trackingConf.ts 中增加 shareMessage 的 eleSn 即可,useShareTimeline 同理。

提问环节

好奇宝宝们可能要问了:页面需要增加分享好友/朋友圈的埋点,可否 0 配置(即不用修改上述的 trackingConf.ts 文件)?

与前文中「pv 全自动埋点」类似,只要和产品约定好捞数据的方式也可以,比如笔者和产品约定了:

每个页面分享好友/朋友圈,eleSn 都是 444444,然后产品通过 pageSn 判断是哪个页面,通过 share_to 判断是分享好友 / 朋友圈,对于分享好友的场景,再通过 from_ele 判断通过右上角分享还是点击页面中的按钮分享。

这样页面分享也可以全自动埋点了。

3、元素埋点

元素自动埋点的调研遇到阻力,尚未落地。下文主要谈不同思路遇到的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评论区沟通。

我们元素埋点,较高频的有曝光、点击事件,中低频的有滚动、悬停等事件。

手动埋点的方式就是在元素指定事件触发的时候,手动执行 sendImpr 上报埋点(带上页面唯一标识符 pageSn、 元素唯一标识符 eleSn)。

那这个环节是否可以省事一些呢?对业务无侵入,大概的做法还是:

Component 指定事件触发增加个 hook -> 判断是否要上报埋点 -> 满足条件则上报

问题一分为二:

(1)拦截元素事件回调

可以拦截并遍历小程序 Component 接收到的 options.methods,如果是一个自定义函数,则在函数被调用的时候判断第一个参数(假设命名为 e)的 type 是否等于 tap 等事件。这时候可以根据 e 等信息决定是否满足埋点上报条件了。

原生小程序中的实现,大致如下:

// App.js
App({
  onLaunch() {
    let old = Component
    Component = function(config) {
      // 拦截业务传入的 config
      const newConf = proxyConfig(config)
      old(newConf)
    }
  }
})

const proxyConfig = function(conf) {
  const methods = conf.methods
  // 获取自定义方法(按需排除一些不埋点的方法)
  let diyMethods =  Object.entries(methods).filter(function (method) {
    let methodName = method[0]
    return ![
      "onLoad",
      "onShow",
      "onReady",
      "onHide",
      "onUnload",
      "onPullDownRefresh",
      "onReachBottom",
      "onPageScroll",
      "onShareAppMessage",
      "onResize",
      "onTabItemTap",
      "observer",
    ].includes(methodName);
  })
  diyMethods.forEach(function(method) {
    const [methodName, methodFn] = method
    // 修改 conf 中的 methods
    methods[methodName] = function (...args) {
      const e = args && args[0]
      if (e && e.type === 'tap') {
        console.log('...tapping', methodName, args) // 触发点击事件的时候,按需上报埋点
      }
      methodFn.call(this,...args)
    }
  });
  // 返回修改后的 conf
  return conf

Taro 项目中,不能直接在组件代码里用 Component,但可以迂回一些的方式实现相同目的,比如:

// myProxy.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let OriginPage = Page
  let OriginComponent = Component

  return (Page = function(conf) {
    conf.forEach(function(e) {
      let [methodName, methodFn] = e

      if (typeof methodFn === 'function') {
        conf[methodName] = function(...args) {
          // 做你想做的事,如改写 conf 等
          methodFn.call(this, ...args)
        }
      }
    })
    return OriginPage(conf)
  })(
    (Component = function(conf) {
      const methods = conf.methods
      methods.forEach(function(e) {
        // 做你想做的事,如改写 conf 等
      })

      OriginComponent(conf)
    })
  )
})() 

然后在 app.tsx 中直接引入 myProxy.js 即可

(2)如何自动生成元素唯一标识符

目前是通过埋点系统中申请下来的 eleSn 来唯一标识元素的,如果想要自动标识,可细分为:

  • XPath:在 pc / mobile 中还可以,但在小程序中不支持直接获取节点的 XPath / 根据 XPath 获取节点。微信小程序可否支持通过 XPath 获取 DOM 元素?
  • 自动获取 组件方法名:原生小程序中,因为直接拦截了 Component options 中的 methods,所以在事件触发时可以获取到原始的方法名,但 Taro 项目中不行,因为 methods 被代理了一道,事件触发后,你看到的方法名都是 eh
  • AST 解析源码分析出页面名、方法名和方法对应的注释来标识元素:Taro 项目中目测只能用这个方法,但成本较大,且「在代码不断迭代后,存量数据是否还能用」也是个问题,所以笔者未做尝试。

三、总结

本文概述了一下微信小程序(Taro)从手动埋点到自动埋点的思路。并按照页面埋点(pv、分享)以及元素埋点,分析了实现方式:

  • 页面 pv:
    • 封装 usePv,根据当前页面 path 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出 pageSn
    • 封装页面组件 WrapPage 调用 usePv()
  • 分享好友/朋友圈:自定义 useShareAppMessage、useShareTimeline,根据当前页面 path 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出 pageSn 和分享 eleSn,然后获取传入参数后埋点上报
    元素埋点:提供了改写 Component 方法来拦截事件回调的思路,但因元素唯一标识符不能自动获取,所以不大适合自动化埋点。

原文:juejin.cn/post/6934900764192030733


  • 回复资料包领取我整理的进阶资料包
  • 回复加群,加入前端进阶群
  • console.log("点赞===看===你我都快乐")
  • Bug离我更远了,下班离我更近了

 

浏览 6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