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中和”持续创新绿色出行场景,微众银行用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共 229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3-05 19:17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单美琪、孟俊莲
当前,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是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央深改委会议也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今年两会正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点话题。就概念来看,碳中和主要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随着“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目前已逐步在供给侧、需求侧以及改良工业过程中全面落地。而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能耗和碳排放的三大行业之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势在必行。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以及提升运输组织效率等将成为工作重中之重。而采取相对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可以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实现环境资源的减少损耗以及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区块链技术助力绿色出行
据统计,2019年中国的机动车已达3.48亿辆,私家车2.07亿辆,有66个城市的汽车总数超百万辆。道路交通在交通运输业的整体碳排放中占比高达84%,交通出行带来的碳排放量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负担,成为全球变暖严重、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各方达成共识的是减排逐步成为重要发力点。
提高绿色公共出行体验,降低私家车排碳率也是推进“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在这个领域,微众银行在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攻关的同时,创新性提出区块链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参考框架“善度”。
2020年6月5日,微众银行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会治理框架“善度”白皮书诞生,同时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普惠发布首个基于“善度”框架的落地应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通过市场化激励的手段探索推动公众绿色出行的新路径,鼓励大众绿色出行。随后该平台陆续在北京、深圳、成都、泸州等城市落地。
据介绍,该平台使用微众银行牵头研发的FISCO BCOS区块链技术,其发行、分发、赞助、兑换、清结算、监管、审计等过程公开透明,相关记录可随时追溯查证,既具备合规要求和公信力,又提高多方之间的信任度。未来,绿普惠将进一步拓展机动车绿色驾驶,ETC使用、公交、地铁等更多交通方式下的绿色出行场景。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曾在该发布会上指出,“善度”是一种针对“善行”实现度量、激励、跟踪、监督机制的社会治理框架,结合区块链在开放共治等方面的特性,旨在解决社会文明治理中缺乏鼓励行善机制、激励小善行为成本过高、欠缺量化牵引等痛点问题,助力打造支持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良性生态,实现“科技扬善”。
“绿色出行普惠平台”作为“善度”的首个落地应用,体现了其度量尺度、激励相容、合规治理的三大核心机制:首先,用户的绿色低碳出行行为被互联网和车联网设备记录并通过碳排量精准度量。其次,平台的多方参与者各取所需,既实现了价值共赢,又达到了倡导低碳价值观的结果。最后,产品借助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全流程追溯、多方共识等特性,可满足监管审计要求,可兼顾创新与风险平衡。
积极落实3年减碳100万吨行动
另一方面,微众银行也曾表示,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协作项目“一吨碳”行动倡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记者注意到,也是在去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绿色出行联盟主席杜少中还发起了绿色出行“一吨碳”行动公益倡议。
具体来看,上述行动中就参与者个人而言,是践行绿色出行每天累计减排量,机动车停驶200余天,可以实现减排一吨碳;企业方面,购买一吨碳,可以积极支持交通减排,实现企业碳中和,体现社会责任,同时普惠公众;政府方面,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大数据、及时了解机动车停驶数量,精确量化自愿停驶情况,进一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一吨碳”行动目标是在3年内带动百万车主参与绿色出行,目标减排100万吨二氧化碳;鼓励和吸引更多企业购买“一吨碳”,进行碳中和。而参与者也可以通过更多绿色环保方式达到减排“一吨碳”的目标。上述行动倡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环保社会组织和合作企业等支持。
记者了解到,一吨碳”行动由绿色出行普惠平台提供运营支撑,该平台由微众银行参与支持,采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互联技术,记录车主停驶和绿色驾驶行为,并将其量化,同时将产生的减排量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实现交易,给予车主碳积分奖励。杜少中曾表示,社会各方力量对 “一吨碳”行动倡议的大力支持,体现了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面前,同呼吸共命运,思想和行动的高度契合。
放眼海外,当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已达峰值,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年-70年的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30%,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规划仅有30年时间。
但目前我国碳中和已取得一定成效,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善度 下载白皮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