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并非纸上谈兵

亿欧网

共 370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6-16 10:32

碳中和目标下,科技出行企业的“脱碳”之路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全文3570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文|李浩诚

编辑|武东

题图|Unsplash


近年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有效提高了各国生产效率,改善了人类生活方式,先后让数十个国家实现了现代化。然而,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随之也愈发突出。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那时起,“碳中和”就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同时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各行各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自己的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作为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交通运输行业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来加速碳中和的发展呢?


在亿欧智库过往报告中,提出了“科技出行”这一概念,很好地诠释了当前注重科技创新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行业——是指以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汽车科技为载体的大众化出行形态。作为其中与C端用户紧密相连的汽车企业、出行服务&解决方案企业、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在这一历史性的绿色能源经济转型的环境下,如何先拔头筹,实现独特的价值呢?



同时,“碳中和”发展当中所出现的碳积分、碳税等衍生品,如何进行利用呢?企业的“碳中和”发展如何与数字化转型相协同?企业如果抓住机会扩充市场?这些问题已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已是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真枪实弹”


基于此,亿欧智库近期正在撰写《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科技出行相关企业为核心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策略及现状,解析“碳中和”衍生品碳积分、积分交易、碳税的意义及应用方式,探讨科技出行企业如何抓住“碳中和”发展机遇并给予建设性建议等。



“碳积分”能否成为车企之间的商品?


对于造车新势力,例如蔚来、小鹏、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生产完全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发展驱动;而对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发展,则更多是由内部的技术驱动以及外部政策驱动共同推进,而“碳积分”的出现显然属于外部政策驱动 。


从效果来看,“碳积分”政策对引导汽车行业节能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传统车企而言,如何解决碳积分不达标却成了当前首要问题。


“碳积分”的交易被许可,一定程度上,为那些“碳积分”不达标的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从而免受车型停产减产的惩罚。但随着“碳积分”价格的增长,“碳积分”这个原本用来对企业进行激励与监管的衡量标准,逐渐商品化,甚至有如期货一般流通之势。对于“碳积分”的交易,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相较于2019年碳积分800元/分的价格,2021年碳积分的价格已大幅增长至3000元/分,并且行业内达成共识,认为在短时间内,碳积分的价格将不会降低,甚至可能继续增长。


4月9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排名,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与上汽通用五菱。若这些积分将于2021年进行出售,并按照 3000元/分的交易价格换算,特斯拉2020年所获得的86.03万新能源积分,目前价值高达25.8亿元;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以上时间所拥有的积分目前价值也分别高达22.62亿元、13.2亿元。如此的价值换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碳积分”的价值所在。



以特斯拉为例,2020年特斯拉对外公示的财报中显示,其通过出售碳积分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远高于2019年获得的5.93亿美元,同时也远超过该公司2020年7.21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2020年碳积分的高额收入才是特斯拉全年实现盈利的真实原因。


从2021Q1来看,特斯拉碳积分收入同比增长了46.32%。亿欧智库预测,2021年这笔收入仍将创造新高。


目前,汽车行业尚未真正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但双积分制度已然为汽车行业进入碳交易市场进行了预热。


由于今年7月1日将强制性启用国家标准,这也将意味着,如果那些已经自身积累大量负积分的汽车企业,没有办法在短期内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或低油耗车型,来获取足够的正积分,那么,企业当中将会有部分排放超标的车型遭到停产的处罚。同时根据当前的“双积分”管理规则,车企在其负积分抵偿归零前,只能申报油耗限值以内的新产品。


所以,亿欧智库认为,为了不被暂停部分产品的申报甚至生产,购买相应数额的新能源积分,将成为负积分企业为数不多的解决方案之一。



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在产品,碳积分制度作为鼓励车企转型的激励与监管政策,也将和前些年的补贴一样在完成使命后退坡,但当下“碳积分”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亏损使企业无法对其视而不见。


对于负积分企业,应合理选择积分购买节点,减少“碳积分”相关的支出成本,而对于手持大量积分的企业就如同持有“期货”一般,应清晰地洞察积分价格的波动,积分价格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碳中和”?


出行服务企业,像滴滴出行、嘀嗒出行、青桔单车、百度、高德等,将有乘车需求的用户的出行,从线下逐渐转移至线上;而出行解决方案企业,像希迪智驾,则为用户提供更加合理的行车路线。这些企业近年来的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为用户的出行场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优化,同时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汽车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措施, 如何将数字化转型与“碳中和”相结合并实施落地,才是出行服务企业的社会职责所在。


6月3日,嘀嗒出行正式发布了“Project Blue More蓝多多计划”,这将有望实现全球出行行业首次,对用户的顺风出行减碳贡献值进行权威认证。截至目前,该计划的用户预约参与人数已超20万,目前还在持续增加。


此次嘀嗒出行联合推动首个顺风车碳减排方法学算法标准的出台,将为出行行业测算用户个人碳减排贡献值提供有益借鉴,也将更有效调动用户参与绿色低碳出行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作为面向广大C端用户的出行服务企业,如何让出行用户的碳减排值得到官方认证并产生价值,使用户在积极助力碳中和的同时也获得具体收益,这样将会是今后面向C端用户企业重点关注的一项开创性话题。


不同于嘀嗒出行,“希迪智驾”融合全球领先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降维应用到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目前已经助力长沙完成交叉路口改造、公交线路改造以及公交车的智能网联化和主动公交优先改造,有效地减少私家车出行量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在各企业纷纷为“碳中和”发展发出倡导与实践举措的主流趋势下,尚未行动的企业显然无法交出一份名叫“社会责任”的满意答卷。



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设施长期处于优质供给不足的状态,存在数量众多的充电桩因维护不足,导致废弃、损坏的严重现象。随着“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数量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汽车能源替换模式将由传统石化能源逐渐向新能源转移,从而降低碳排放。


对充电桩质量优劣、距离远近等因素的选择,将成为决定新能源车主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在能源“增量替换”的发展下,补能及配套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变化莫测,及时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将抢占先机,有机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目前像能链、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补能及配套服务企业已经纷纷开始行动。


能链通过精准算法可将新能源车主导向最优质的充电场站,提升充电桩运营效率和能源补给效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助力“增量替换”,实现碳中和。


特来电选择与宝马、威马等车企进行合作,共同探索“低碳出行”发展之路。


星星充电则与易至出行达成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布局充电网络的建设。



结语


在国家提出“3060”的发展目标下,科技出行企业的“碳中和”发展吸引了各个行业的关注。同时“碳中和”发展也并非纸上谈兵,各家企业纷纷布局,欲在这历史性的绿色能源经济转型当中,攻占属于自己的“城池”。


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之路应该如何走?如何利用好碳衍生品?企业如何利用机遇抢占市场?不同“碳中和”实现路径又有哪些特点?“碳中和”发展又有哪些资金注入机会呢?


亿欧智库将在《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中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拨开“碳中和”下科技出行企业发展转型的迷雾,助力科技出行企业的“碳中和”的发展布局,挖掘“碳中和”发展下科技出行行业的投资机会。


亿欧智库诚邀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协会、专家、高校、研究机构等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当中的价值、机遇以及解决方案。


更多报告信息交流与合作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信息,也可联系报告作者李浩诚(邮箱:lihaocheng@iyiou.com)。


本文由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