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总感觉互联网大厂的尽头是放贷款。
共 342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3-09-13 18:30
你好呀,我是歪歪。
昨天晚上在微博刷到了这样的一个热搜:
大概就是学校把要毕业的学生送到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美其名曰实训周、实训月、社会实践等等。
据当事人爆料说,这所培训机构离学校 200 多公里,参加培训的费用为,一万七千元,这个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
歪师傅 2016 年读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 1000 元,一万七千元相当于一整年的生活费加学杂费了。
这名大学生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就拒绝了。
然后,经典的桥段就出现了,培训机构跳出来说:你一下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你可以去贷款啊?你只需要把资料给我,签个字,足不出户,钱就到账。分期还,一个月也给不了多少,就一两千块钱。过段时间你找到工作了,一个月工资轻轻松松就上万了,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就当是投资了。
这就是贷款,但是可恨的是有一些不良机构会刻意隐瞒这个事实,只是强调你可以先学习,再就业,之后用工资还贷款。
如果你确实在培训机构里面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顺利找到了工作,这个钱你能正常还上,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你贷了好几万款,结果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起钱,等收到了银行的催账电话之后,你才意识到,原来之前借的是贷款,而贷出来的钱,早就被培训机构拿着了。
刻意隐瞒贷款实时,没有说清楚或者完全不说贷款逾期后果,这就是不良培训机构的可恨之处。
你推荐学生去贷款,哪怕你把贷款这个事情的利害关系给讲清楚之后,让学生自己慎重思考是否贷款,我也不会觉得你是不良机构,因为作为一个毕业的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机构只是给你指了一条路,走不走,决定权在你。
说真的,作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人来说,绝大部分人一眼就能看穿这个“贷款学习”的小把戏。
但是对于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很有可能分辨不出来,或者说分辨出来了,但是选择了轻信。
我还记得我大二的时候,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学校里面摆了几个买手机的摊点,打着 0 元领手机的噱头来宣传,围了非常多的人,其中就包括我,而且我还是他们的目标人群,我觉得当时手机确实不好用了,又想换手机的想法,又困于囊中羞涩。
然后在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下,我坐着工作人员的小电瓶车来到了校园外他们的门店。
随后另外一个工作人员给我详细的介绍了“0 元领手机”活动的详细规则,大概就是我只需要签个字,当时就能把手机拿走,然后只需要每个月“分期”给 300 多块钱就行了,但是要连续给 12 个月。
虽然我对于“当时拿走”心动了,但是我毕竟是学过高等数学的大学生,在心里经过飞快的演算,我就知道这样算下来我最终给的钱都可以买两个这样的手机了。
最终我并没有办理,但是我感到了深深的套路。
因为如果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要分期付款这么多的话,我肯定就不会随着他来店里面。
后来我不办理了,也没有人用小电瓶送我回学校,我还是坐公交车回去的,痛失 2 元公交费。
还有一次是大三的时候,陪朋友一起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当时我逛了整整一圈,没拍几张照片,因为没有碰到什么和我计算机专业匹配,并且让我心动的岗位。
这是我当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这个来自 2014 年的招聘:
当年的我丝毫不觉得这个招聘有任何的问题,甚至还挺想去。
但是大概是 2018 年的时候,我翻手机相册偶然间又看到了这个图片,再读一次后发现:这玩意不就是培训机构吗?!整的还挺委婉啊!
先给你来个模拟面试,然后打压你说你技术垃圾,大学是怎么学的,怎么好意思来参加面试的?接着说我们可以先把你招了,但是你这样水平不能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刚好我们有个为期三个月的岗前集训,你只需要缴 xx 元的集训费用就行。
什么,你说你是穷学生,没钱?
没钱没关系,可以贷款嘛,拍一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签个字就行了,快得很。
所以你看,当时我作为一个找工作的大学生,很难分辨出这个岗位里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套路。
也许你会说:学生嘛,就是这样,单纯,容易上当。
但是我还可以给你举一个我步入社会之后,一个贷款的亲身经历。
2018 年的时候,我工作了两年时间,当时公司由于某些方面的压力,决定不再提供宿舍,于是我开始了找房租房之路。
这一次我还是和当时住宿舍的同事一起租房,最终在蛋壳公寓 APP 上选中了一间房。
合计下来每月 2840 元的房租。我们两个人一间房,各自承担 1420 元。
选蛋壳公寓的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支持月付。能月付,对我的压力要小一点。
因为当时我已经背着 7k 的成都房贷了,再加上 4 月份成都摇号中了,就买了房子,把我自己身上的钱划回去之后,我只给自己留了 4438 元。
除了月付之外,就是半年付了,所以如果要是在押一付六,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是我当时付款的时候的截图:
而当时的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月付其实是另外一种年付。也就是租金贷。
在中介的三言两语下,我们就完成了租金贷。
蛋壳其实是从银行那边拿到了一整年的贷款金额,我们每个月还房租其实是还的银行贷款。
而且更加可气的是,后来我和室友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租的那个房间,是一个隔断。
我们一个月 2840 元,租了一个隔断。
而那个时候,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我,哪知道这些事情。甚至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我们是在进行贷款,因为全程都是在手机上操作,中介也是叫一直点下一步,然后签个字就行了。
自己太傻,江湖水深,莫名其妙的就背上了贷款。
后来我离开了北京,还好在这段时间,蛋壳公寓还没有暴雷,各种承诺还是跟得上。
再后来蛋壳暴雷了,最难受的是那些背着租金贷,每个月还得继续给贷款,但是房子被房东强行收回去的那一拨人。
所以你看,从买手机、找工作、租房子处处都是套路,每一处都藏着贷款。而且现在贷款越来越方便了,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我点个外卖、刷个短视频、聊天软件,哪怕是运动相关的,甚至是听音乐的 APP 都在想着给我授信,放一笔贷。
所以最近这几年,我总感觉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尽头是放贷款,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有放贷业务。
又由于小额贷款过于方便,导致现在诈骗也开始围绕着这一块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脑洞大开的“创新”,千方百计的让你去贷款,然后心甘情愿的把贷出来的钱,打给他。
真的是,一言难尽。
最后,回到最开始的这个新闻: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想得是就一万多块钱而已,何必呢。
读完介绍之后,就感到一阵熟悉的套路感,虽然介绍里面说的是“某培训机构”。
稍微一查,果然是 IT 培训。
那么压垮这个大学生的,这一万多元的背后是什么?
是债务吗?
只是表面而已。
撕开表面之后,我看到的是畸形的行业现状和坏了的人心。
·············· END ··············
推荐👍:可拷,很刑!一种基于ChatGPT的高效吃瓜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推荐👍:面试官: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处理多少请求?(小心有坑)
你好呀,我是歪歪。我没进过一线大厂,没创过业,也没写过书,更不是技术专家,所以也没有什么亮眼的title。
当年高考,随缘调剂到了某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纯属误打误撞,进入程序员的行列,之后开始了运气爆棚的程序员之路。
说起程序员之路还是有点意思,可以点击蓝字,查看我的程序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