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动驾驶及鸿蒙OS加持,首款L4级量产车38.89万元起

芯智讯

共 6372字,需浏览 13分钟

 ·

2021-04-20 08:15

去年10月底,华为发布了HI品牌,作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华为以Huawei Inside创新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汽车,包括1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化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服务,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


4月18日,在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华为召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21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五大新品,包括: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高分辨4D成像雷达、“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和智能化热管理系统。展示了华为在汽车产业推出了全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会上表示,华为将会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入,今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超过2000人。


鸿蒙OS智能座舱


在去年9月,在HDC 2020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 2.0系统,随后华为推出了面向车机的鸿蒙OS 2.0版本。


此次华为发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正是基于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支持一芯多屏、多用户并发、运行时确定性保障、分布式外设、车载网络&多部件等多种应用,提供有差异化启动恢复、多用户切换、极速启动、声场控制、多部件协同等功能。


同时面向车载场景增量,还开发有HOS-A子系统,可实现账号、多模输入、用户程序框架、元能力框架、多媒体、公共通信、车机业务启动恢复等功能,使得自动驾驶、导航、视频、音乐和通话等业务能够在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无缝切换。


在硬件方面,华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基于性能强大的麒麟990A芯片车机芯片,配备了独立NPU,具备3.5TOPs算力,可大幅提升车载智慧屏的各种显示及多媒体体验,集成的巴龙5000基带芯片,可支持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连接。


基于在光技术领域的长期积累及AR引擎等黑科技,华为还打造了小身材、高性能的AR-HUD。它体积只有10L,会根据用户眼睛位置调整投影区域,因此普通风挡即可使用;可视角达到13°x 5°,能够展现更多内容;同时,它能够在7.5米的距离上具备70寸大小的画幅,拥有高清画质(1920×640分辨率),让用户体验到AR-HUD带来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和驾驶安全辅助。



在发布会上,华为表示,鸿蒙OS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将秉持中立开放原则,聚焦于计算平台、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及核心服务、显示平台和软硬件生态,通过开放、使能,帮助车企、一级供应商和应用伙伴开发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服务与功能。

据介绍,目前华为的鸿蒙OS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获得30多家硬件合作伙伴、50多家应用生态合作伙伴支持,未来将继续加大与汽车及应用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力度,与产业链一起打造智能驾驶的极致体验。

高分辨4D成像雷达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协同无疑将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成为了自动驾驶行业的共识。而在各类技术的发展路线上,车载激光雷达正朝着固态、更高线束的方向发展;车载摄像头则正朝着更高清、更多数量部署的方向发展;车载毫米波雷达则正朝着具备更多信道、分辨率更高的4D成像雷达方向发展。

去年12月,华为正式发布其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该激光雷达具备了120°×25°大视野,足以应对城区、高速等场景的人、车测距诉求,全视场测距可达150米;同时在全视野中,水平、垂直线束均匀分布,不存在拼接、抖动等情况,形成稳定的点云对后端感知算法非常友好,而作为车规级产品,此款激光雷达小体积,适合前装量产车型需求。一辆车配置3个激光雷达,即可实现300°基本无死角的覆盖。


华为当时就表示,其自研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华为还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Pilot产线,按照年产10万套/线在推进。并且其成本不超过200美元,甚至有望降到100美元以下。



在关键的激光雷达技术上获得突破之后,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华为还正式发布了高分辨率4D成像雷达(毫米波雷达)。

据介绍,华为高分辨4D成像雷达采用12T24R大天线阵列(12个发射通道,24接收通道),比常规毫米波雷达3T4R的天线配置,整整提升了24倍,比业界典型成像雷达多50%接收通道,这也当前可量产的最大阵列成像雷达。


4D成像雷达在继承传统毫米波雷达极佳测距测速能力,不受光线和雨雪天气影响,以及非视距被遮挡目标的独特探测能力优势的同时,大幅提升分辨率,目标检测的置信度和检测范围,同时进化出像激光雷达一样的4D高密度点云,可带来丰富的感知增强应用,比如环境刻画,构图,定位等,也可通过多雷达的点云级融合,更好实现车周的360°检测,从而满足全目标,全覆盖,多工况,全天候的感知要求。


据华为介绍,其高分辨4D成像雷达预研于2017年,直到2019年才正式开发,2020年就完成首次路试,今年华为高分辨4D成像雷达已经正式量产,首批发货超100万。


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新品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也表示,华为将推动毫米波雷达取代低线激光雷达,让激光雷达技术往上走,以实现两种雷达的广泛部署。



在华为看来,要想实现高阶自动驾驶,至少要配备3个高线束激光雷达、12个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6个高分辨率的率4D毫米波雷达。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要想真正实现L4级别甚至以上的自动驾驶,除了需要部署非常多的传感器之外,还需要强大的计算平台来快速处理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庞大的数据。


华为此次发布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是业界目前已经量产、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稠密算力高达400 TOPS,可支持16路摄像头+12路CAN总线+8路车载以太网接口,达到ASIL D功能安全要求。搭载智能驾驶平台软件MDC Core(含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配套完善工具链,可满足拥堵跟车(TJP)、高速巡航(HWP)、自动泊车(AVP)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所需,已率先搭载在ARCFOX极狐 阿尔法S上并量产上市,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搭载不同MDC系列产品的新车型陆续量产上市。



华为表示,作为智能驾驶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华为MDC一直秉承“平台化标准化”的开放发展战略,积极与产业界的传感器、执行器、应用算法等生态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打造传感器生态圈、执行器生态圈以及智能驾驶软件应用生态圈。华为MDC通过开放的计算平台,聚众智成合力,携手伙伴一起加速智能驾驶产业生态的构建,迈入智能驾驶量产新阶段。


“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是覆盖自动驾驶核心的数据、模型、算法、训练、仿真、标注、高精地图等业务需求,构建出的一套数据驱动闭环的开放平台,旨在通过车云协同的能力封装、业内领先的标注能力,升级的虚拟仿真,安全合规的一站式云服务,协助车企零基础构建自动驾驶开发能力,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


华为表示,上云是自动驾驶从开发到商用的必由之路。要确保车辆在各个地区都能就近接入云端,并轻松解决商用化面临的覆盖、安全、弹性扩展的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开发者将不再为了机房专线,升级扩容伤脑筋,精力都放在核心算法开发上。




此外,高精地图也是自动驾驶中的重要元素。所以,华为还正式对外发布最新的高精地图云服务能力及路标。目前,华为已经拥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及完整的高精地图采集和制图能力,已实现全国高快速路和一线城区全覆盖,明年覆盖超过8座城市,2023年覆盖超过20座城市,未来将扩展到全国所有城市。同时会按周、月度、季度更新地图,并支持高阶自动驾驶、ADAS、V2X等多种应用。



目前,华为八爪鱼平台已经整合了2000万个标注好的数据集、20万个场景库数据、完整工具链、预置算法、真实场景数字孪生、虚实混合仿真、大规模并行仿真和华为高精地图于一体,车企可直接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算法研发。从而降低开发门槛,实现0基础开发,提升开发效率。

智能化热管理系统

“三电系统”一直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为追求极简架构、更高效能以及更好智驾体验,需要对乘员舱、电机/电控、电池进行热管理。

在整车控制上,华为通过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及鸿蒙OS智能座舱等已经完成了布局。在电机电控方面,此前华为已经推出了DriveOne多合一电驱系统,不仅包括了融合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甚至还有进一步融合了电源分配单元PDU、车载充电机OBC、直流变换器DCDC、电池控制单元BCU。


在动力电池方面,虽然华为并未涉足动力电池的制造方面,但是在此次的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化热管理系统,解决了电池系统面临的热管理难题。


华为智能化热管理系统通过一体化设计的极简架构、部件和控制集成等创新技术,可以在满足舒适性前提下将热泵工作温度由业界的-10℃降低至-18℃,从而将新能源车续航提升20%,同时通过个性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助力车企打造能效最优、体验最优的热系统。

在汽车电动化的浪潮,汽车热管理系统变得愈来愈重要。当前,大多数新能源车热系统采用能效较低的PTC制热方案,在冬季低温情况下续航里程会降低30%~40%。因此,更加高效节能的热泵系统(能效比为PTC的2倍以上)已经成为下一代热管理技术方向。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热泵渗透率将会增长三倍以上。传统热泵方案系统复杂、管路众多,环境适应性差(在-10℃以下无法使用),智能化程度低(标定等工作依靠人工),严重影响了热泵系统的效率和应用。


华为历经四年时间研究与开发,推出了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智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华为智能化热管理系统通过一体化设计、部件和控制两个集成,可以实现环境适应性、标定效率、用户体验三大提升。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首发


4月17日晚间,在北汽新能源举办的“2021 ARCFOX极狐品牌之夜”上,极狐 阿尔法S(ARCFOX αS)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价格区间为25.19-34.49万元。此外首发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也正式发布,售价38.89万元起。






动力方面,极狐阿尔法S系列拥有单电机和前后双电机两种布局,其中单电机的最大功率为218马力,最大扭矩为360牛·米;双电机的系统最大功率为435马力,最大扭矩为720牛·米。四款车型提供了三个续航里程版本,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525km、603km以及708km。



内饰方面,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车内正前方的这块20.3英寸的大屏,将仪表盘、中控大屏和副驾屏幕汇集到了一起,4K的分辨率支持高清视频的播放。同时,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还配备了零重力座椅、全景天窗、64色氛围灯、增强版HUD、哈曼卡顿的12扬声器+1低音单元等。



更为关键的是,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集成了整套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了3颗华为自研的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鸿蒙OS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和智能化热管理系统等智能化部件。


根据此前华为方面公布的信息来看,集成了整套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已经可以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此前,一段关于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自动驾驶视频在网上曝光,其中展示了华为自动驾驶的实际表现,可以看出,该车型在在两边停满车辆的拥挤道路上不断躲避对面来车、行人等“障碍”,整个过程极为顺滑、精准,宛如一个老司机一般。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不比特斯拉差。”


此外,华为HI解决方案还能让汽车不断的自我学习、持续迭代,在路口控制表现更加接近人工驾驶,包括直行、左转、无保护转弯等功能。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华为提供三种高阶自动驾驶模式:


一是目前仅限北上广深开放的NCA模式,车内预制高精地图,用户只需要在地图中输入目的地,然后通过车辆的巡航拨杆,可一键开启此功能;


二是ICA+ 模式,这种模式无高精度地图,该模式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但无法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


三是 ICA 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特斯拉 Autopilot,可以在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的情况下,实现驾驶辅助功能。


从NCA到ICA,三种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动驾驶的能力从最高到最低。


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虽然华为自动驾驶在体验上称可达到 L4 级别(完全自动驾驶),但在法律上是 L2(驾驶辅助),二者的区别是责任主体还是驾驶员。


作为国内首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也为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带来了较高的溢价。相比于最高配版的极狐阿尔法S(大概在L2.5级别),高阶版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售价要高出了前者近8.5万元。如果拿基础版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来跟低配版的极狐阿尔法S来比,前者更是比后者高出了13.7万元。


小结:


虽然目前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已经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但华为方面近日再次重申不会造车,而是将通过深度合作车企的模式,通过“华为inside”方式赋能车企。


此前,徐直军就曾表示,将会与北汽、广汽、长安汽车打造3个汽车子品牌。随着此次华为与广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推出,相信华为与广汽、长安的子品牌很快也将会与我们见面。


从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动作来看,通过与国内二线汽车品牌的合作,不仅成功将华为的芯片、激光雷达、鸿蒙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全套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整车上实现了商用,同时随着上路车型的增多,也将进一步华为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


但在芯智讯看来,国内二线车厂之所以愿意与华为进行合作,主要还是看重了其全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华为品牌上的影响力。而且双方之间的合作,华为可能更具优势地位,因此,这些车厂与华为合作的子品牌所带来的溢价,很大一部分可能将会归于华为,这些车厂实际上已经成了半个华为汽车“代工厂”的角色。对于华为来说,这可能会比自己造车来的更稳(投入更低、风险也更低)。


而在未来,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汽车市场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提升,华为或许终将会亲自下场,推出自己品牌的智能汽车,这可能是华为的狼性使然。


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国内的一线的车厂并没有率先与华为合作的重要原因,他们并不愿放弃在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研,也不愿在这全套的核心的技术上都对华为形成依赖,如果未来华为自己造车,那么届时还能还拿什么来跟华为竞争?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往期精彩文章

美国将全面禁售DUV/EUV设备及EDA软件?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技术进步!

抛弃MIPS!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Arch正式发布:龙芯3A5000首发搭载

台积电Fab14突发停电,疑有3万片晶圆受损;联茂新埔厂发生火灾,10%产能受影响

台积电、世芯均暂停与飞腾合作!世芯39%营收来自飞腾,计划申请供货许可!

疫情之下,逆势成长的平板市场,究竟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深投控收购意大利半导体设备商被叫停

美国再度打压中国超算!申威、飞腾等7家实体被制裁

产能供不应求,8吋晶圆代工竞标价单价突破1000美元!分析师:并不算过分

成本仅1美元的芯片,为何却卡住了整个产业链的脖子?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讯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浏览 3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