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曹操早已经作古,他到底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他的言论和时局上,寻找一下合理的答案。 第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模式注定了曹操政治生涯的天花板。汉献帝是个傀儡皇帝,但即便是曹操,在名义上遵循的还是汉家正统,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正常的,而曹操是借着这一种畸形的政治形态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政治生涯的天花板。就像你去创业,手里没公司,朋友手里有个公司,你借人家的壳来营业,等到后来做大做强了,拿着协议找大客户去签,你客户到天眼查(此处工商查询公司长期招标)那里一查,对你说不对啊,这公司法人叫刘协,而不叫曹操。这个天花板虽然很脆弱,但它一直存在。 第二,汉家气数已尽,但能够一统天下的接班人并不是曹操。历经400多年,经过西汉、东汉,刘姓王朝在当时的确已经走向了终结,但能够承汉启下的,没有人能够做到,曹操也做不到。曹操如果能够在赤壁之战击败孙刘,获得天下的统一,那时以他的名望,以他的战功,是可以皇袍加身,登基称帝的。可就倒霉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攻占天下的企图被一次次粉碎。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濡须坞又打过一次孙权,双方胜负不分,曹操撤兵。在汉中与刘备交锋,不利,撤兵。赤壁之战时,曹操大约53岁,正是所谓知天命的年头,自此之后,在攻城掠地上,他再无大的建树,这也打击了他称帝的进程。 第三,曹操不想当下一个袁术。曹操身边有太多失败的案例,这让他并不得不考虑失败的成本。西汉、东汉之交,出过一个王莽,纂汉自立,最终兵败被杀,尸体被肢解,头还被藏到了仓库里。曹操身边还有一个例子,便是不自量力的袁术,称帝后遭到吕布、曹操等人的四处追杀,最终连口蜂蜜水都喝不到,可怜死去。详情请点击查看:袁术:也曾称帝,到死吃不到一口蜂蜜说到这里,想起中国近代的袁世凯,一直发梦想做皇帝,结果真当上的皇帝,众叛亲离,没过多久就垮掉了。当年的十八路诸侯,伐的是董卓,扶的是汉室,这点儿革命初心和觉悟还是有的,他一旦称帝,便是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了,实在是太明显了,必将受天下的嘲笑和讨伐。 第四,他人的劝说,各有心机。孙权劝曹操称帝,那是他夺了荆州,杀了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这时要找曹操来帮手,所以才故意劝曹操称臣。 曹操看得明白,称孙权此举是将自己拿到火上烤。群臣之中有人劝曹操登基,那很明显,曹操做了皇帝,自己也可以跟着提半级呢,这种好处谁不愿意要呢。但这其中也有反对的声音,比如曹操手下有名的谋士荀彧,便比较坚决地反对曹操的僭越行为。详情请点击查看:荀彧:选择留恋不放手对此,曹操有自知之明,又岂是这些人的意见可以左右的。 第五,曹操虽无皇帝之名,但已有皇帝之实,比起“名”,他更看重“实”。曹操一向是个重“实”轻“名”的人,他本来出身微贱,选人用人更是不拘一格,即便是降将、叛将,只要有长处而且为我所用,但加以利用。他曾说过:“如果非清廉之士而不用,但齐桓公如何能够称霸呢?既然已经有了皇帝的权利,皇帝的地位,又何必非要向前迈一步,夺取那不可能会带来不幸的”名“呢? 第六,后来如何,曹操也已经安排好。《三国志》的一段注解里,曾经提到曹操与夏侯惇的一段对话。夏侯惇对魏王说:”天下人都知道汉家气数已尽,该有其他人来继承。自古以来能为百姓除害者即为民望所归,即民主是也。今殿下从戎三十多年,功勋卓著,乃天命所归,又何必迟疑?“曹操先引了《论语》里一段话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这是孔子说的,大意是说,把孝悌的道理应用于政事,就算是从政了,后面还有一句,曹操没说,叫做“奚其为为政”,是说,要怎么样才算参与政治呢?曹操引用这段文字,大意是说把事情做了就好了,至于当不当皇帝,这不是关键所在。然后,曹操又说了后半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在时,实力强大,但他并没有直接与商纣王对抗,而是等到其子周武王时,这才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曹操这也在暗示,皇帝这个虚名我就不要了,让后代们去做吧。曹操死后,其子曹丕袭魏王、丞相之职。这年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改国号魏,史称魏文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 讲到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吧,皇帝这个位置不错,但也没那么好做,我们大家啊,洗洗睡吧。
往期故事:
“煮酒论英雄”是真的么?曹操为何一直追杀刘备?曹操:一提铜雀台我就打喷嚏评论